第30章 至圣之道(1 / 1)

徐庶脸色难看,强笑道:“以往来访,孔明常睡卧草堂,今年来时,却两次不在,可惜。”

转身向刘琦介绍道:“孔明不在,此乃其三弟诸葛均也。”

诸葛均出门言道:“前次听闻将军登门,遗憾错过,家兄深感不安,还望见谅。此次出门时,为防怠慢贵客,命我在家等候,二位不妨入内休息片刻。”

徐庶看着刘琦,左右为难,他心里清楚,恐怕是诸葛亮故意不见,隆中有什么风吹草动,他必定第一个知道。

刘琦却不以为意,将马匹交给从人,笑道:“是我等来得唐突,打扰了。”

三人入庄,这次诸葛均将他们带进草堂,堂中十分简洁雅致,摆着一张古琴,背后草帘上挂着一幅字: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刘琦扫视一圈,笑道:“我在水镜山庄,曾听人说起诸葛四友,除先生之外,还有崔州平、石广元,经常抚琴、闲游为乐,此等生活,谁不羡慕?”

“那二人行踪不定,也有一年多未见了。”

徐庶以往也以此为乐,但自从听了刘琦一番话,此时再闻此言,总觉得有些讽刺意味。

等端来茶水,饮过之后,刘琦将所带的地图拿出来,言道:“久闻卧龙有经天纬地之才,熟谙韬略,我这里有绘图一份,特来请教,可惜圣贤难遇,只好暂留此处。待某杀退曹军,再来拜谒。”

诸葛均展开一看,不禁脸色微变,旋即笑道:“小子愚钝,只这份图恐难回复家兄,将军上次留诗一首,深得农人之心,可否再作一书,说明情况?”

刘琦笑道:“我也正有此意。”

桌案上有文房四宝,徐庶亲自研磨,刘琦提笔略停片刻,伏案写道:

琦久慕卧龙、凤雏高名,奈何一卧一飞,不能为荆州所用,惆怅何似!十年卧薪苦读,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忽闻皇叔被谋害,垂死病中惊坐起。

吾承皇叔之志,兴汉室、救庶民,聚豪杰以除奸党,纳贤士而振纲纪,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生有吕望之才,子房之略,若能以天下苍生为念,则天下幸甚,社稷幸甚。

琦自不量力,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请先生出山相助,报国济难,万幸之至。

刘琦写完,徐庶在一旁看得荡气回肠:“某也有数言敬上。”

诸葛均又取过一张纸,只见徐庶奋笔疾书:“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将不国,何以为家?”

几行字匆匆写罢,挂念前方战事紧急,与刘琦起身告辞,扬长而去。

诸葛均目送一行人打马过山冈,才转身回房,却见诸葛亮已经站在堂下,正拿着那份地图观看,神情凝重。

“刘琦也有意为三足鼎立之势,与兄长所绘西川图有异曲同工之妙。”

诸葛均走到草帘前解开丝带,画轴展开,正是诸葛亮三分天下的草图,与刘琦的画轴几乎大同小异。

诸葛亮轻声一叹,慨然道:“北方既平,鼎足之势已成,天下高人皆可略窥一二,非吾一人所见。然此信中所云,令我心惊不已,非天纵奇才、鸿儒高士不能出此言。”

诸葛均疑惑道:“我看此信虽言辞恳切,却也不过寻常之语,刘琦心系苍生,欲兴汉室,身为汉室苗裔理应担当,有何奇特之处?”

诸葛亮却微微摇头,拿着书信又看一遍,缓缓道:“刘琦已悟道矣!”

诸葛均愕然:“悟道?”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诸葛亮沉吟着,踱步来到门口,明媚的阳光让他眯起双眼:“此乃至圣之道!”

诸葛均自然难以领悟,拿起徐庶的那张纸,问道:“那元直先生?”

诸葛亮收回目光,摇头笑道:“元直见我两次不肯出面,颇有抱怨之心,笑我苟活偏安,无妨。”

诸葛均问道:“那二兄意欲何为?”

“岳父为我准备的四轮车,该派上用场了!”诸葛亮长吐一口气,对堂外吩咐道:“备车!”

“兄长果然要出山?”诸葛均吃惊道:“此去抗曹,恐非旦夕之事,还有三月便是婚期,只怕要耽误。”

诸葛亮指着徐庶的信笑道:“曹操南下,荆州将永无宁日,国将不国,何以为家?吾当至军前,以效匹夫之力。”

诸葛亮命童子收拾行李准备次日出发,向诸葛均条不紊安排诸事,看守田地,养花种草,事无巨细一一交代清楚。

……

刘琦看似潇洒离开隆中,心里却七上八下,身为荆州之主,得不到庞统也就罢了,如果请不出诸葛亮,简直白穿越了。

诸葛亮有忧国忧民之心,只是在等待明主,一个能让他全力施展的平台。

刘琦的身份比刘备更正,底子更雄厚,所以姿态也没必要太低,该装逼就装逼,该强势就强势。

和刘备那样唯唯诺诺,变成诸葛亮的一言堂,这对所有人也是极不负责的,完全托付也意味着责任更重,后来诸葛亮就被活活累死。

一幅三足鼎立蓝图,先打打诸葛亮的傲气,再与他形成共鸣。

结合之前甘宁献策,让诸葛亮看到自己的战略目光和雄心,这些都是一个明主所该具备的条件,只是刘备没有而已。

刘琦的饼也画得足够大,不只是振兴汉室,地图上还有西域和漠北,又绞尽脑汁想了几句经典之词。

雄心、能力和诚意都摆在台面上,也让自己的形象更为神秘高大,现在就等诸葛亮待价而沽。

刘琦心思如潮,徐庶也一路上沉着脸不说话,泥人都有三分脾气,更何况是早年快意恩仇的徐庶?

好歹也是挚交好友,就算不愿出仕,他两次带刘琦来,好歹也露个面,让他有些下不来台。

以前四人各处游历,感叹生逢乱世,报国无门,眼睁睁看着百姓受苦却又无能为力。

如今机会摆在眼前,却又踟蹰不定,那些雄心壮志都种到地里去了不成?

他现在一心辅佐刘琦,又深知诸葛亮之才,自然又急又气,怒其不争。

思索着等战事结束之后,再去一趟水镜山庄,请司马徽帮忙,看能否点醒诸葛亮。

等再过几年,无论刘琦胜败如何,锦上添花怎比得雪中送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