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云起将事情始末大致讲了下。原来,他一直奇怪李臻为什么会帮谢怀远做事。几天来,他通过一番打探,再加上谢正轮生前汇报给他的一些情况,终于弄明白事情始末。两年前靖东大旱,李臻游历江湖之时,多在靖东一带行走。靖东受灾之时,他亦发动江湖人士自发组队前去救灾。无奈他们力量有限,所作所为杯水车薪,只能眼睁睁看着大批大批饥民饿死渴死,不死的则四处流窜。可巧,谢怀远带了钱粮赶去赈灾,救下灾民无数。最初,李臻毛遂自荐,声称愿意帮谢怀远监视米粮发放和钱财收支。谢怀远一班手下自然极力反对。毕竟,李臻只是江湖草莽,万一他见财起意呢?若是大家都了解的熟人,熟知对方人品也就罢了,偏偏李臻不过是个陌生人。谢怀远虽然信不过这个初次见面的李臻,但也同样信不过那班朝廷官员。他派人暗中在灾民中做了一番调查,了解到李臻和他带来的那帮江湖朋友确实一心赈灾。但是这些,依然不足以让他信任李臻。李臻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谢怀远信不过他,于是私下去找谢怀远。他告诉谢怀远,自己生于靖东长于靖东,后来有两年,靖东先遭大旱又逢洪灾,可惜朝廷腐败赈灾不力,致使靖东百姓流离失所。他一家人就在那时候,死的死散的散了。李臻说,他不愿意看着靖东百姓再受苦,所以才主动要求监管钱粮发放。他不是为了侵吞赈灾款项,而是为了防止别人打那些钱粮的主意。他说如果谢怀远信不过他,他也不勉强。如果谢怀远愿意请他帮忙,他愿意合二人之力想出一套天衣无缝的赈灾流程,赈灾的大小官员和官差士卒必须按流程做事,将钱粮全部下发。如果有人想中饱私囊,就得破坏流程,可是,官员不按流程做事,钱粮也就不按流程下发到他们手里,他们想贪都没法子贪。而李臻,只管帮他想流程,并带自己的人帮他监督各个赈灾点的情况。在整个流程里,他们这些江湖人只占到第三方的角度来保证整个流程的快速有效运行,绝对不染指钱粮。于是,谢怀远和李臻一拍即合。李臻带去靖东的,都是些侠义为怀四方游侠之人。他们仗着一身功夫四海为家,根本不将朝廷的大小官员放在眼里。这样一群人来督促一帮官员运行赈灾流程,真是再合适不过。
再说谢怀远,他当时一心想做出政绩,所以事事亲力亲为。顶着炎炎烈日,亲自指挥官兵打井。米粮一车一车运到时,放下钦差的架子,带着一众官员帮忙搬抬米袋。靖东的灾情很快得到缓解。之后,又发生一件很离奇的事。谢怀远搭台祭拜龙神时,割破自己手掌,以自己的鲜血祭祀饲龙神。没想到真的天降细雨。那场雨虽然不大,但是细细绵绵,飘了足足有一天。这件事在靖东一带,被民间传得十分神奇,靖东百姓各个对谢怀远感恩戴德!李臻虽然觉得龙神之事纯属缪谈,但谢怀远自甘以鲜血饲龙神的行为,让他十分感佩。而李臻的才能和武功也让谢怀远觉得,他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尤其此人又有一颗忠义之心,若能跟此人交好,实乃一大幸事。等到赈灾结束后,谢怀远和李臻早已成为莫逆之交。不久,谢怀远回京述职,被破格提拔为吏部尚书。
表面上看,谢怀远风光无限。但实际上,谢怀远因为此事陷入危机四伏的境地。朝中几股势力在明面上抓不到他的把柄,必然会想法子暗中解决他。谢怀远不得不求助李臻。李臻为了帮谢怀远,便上京留在尚书府做了管家。一年多来,李臻救了谢怀远四次。朝中的老臣安排暗人刺杀过谢怀远四次,那些暗人均因为不敌李臻落得失败而归或者当场殒命的下场。虽然李臻没能活捉过一个暗人,但也没让那些暗人伤了谢怀远一根汗毛。只是因为朝中局势,所以谢怀远一次也没有声张出去。除此之外,李臻还为尚书府训练出一批忠诚勇猛的护卫,为谢怀远设置了防身暗器。谢怀远手上的戒指,腰间的玉带,足下的靴子,都别有玄机,只要催动机簧,就能射出淬毒暗器。谢怀远也不曾薄带了李臻,对李臻几乎是有求必应。
这便是李臻为何会一直屈身在尚书府的原因。
谢云起讲完这些长出一口气,让嘴巴赶紧趁这点空闲歇歇。
秦赏夕想了想问道:“李臻和谢怀远是怎么相识的很容易查,毕竟这又不是什么秘密。谢怀远身怀暗器的事,谢正轮可以告诉你。可是,其他的呢?李臻和团素是怎么扯上关系的?况且李臻有那么好吗?谢怀远根本不是什么好人,他只为了朋友之义就全力辅佐谢怀远,想来也有些是非不分!”
谢云起道:“你误会李臻了。李臻在尚书府呆久了后,见识了许多官场上尔虞我诈之事,对此十分厌倦。而怀远为了自保,也做出过不少算不得光明正大的事。李臻早就想离开了。他帮尚书府训练出一批护卫,又帮谢怀远打造防身暗器,为的也不过是他走了以后,谢怀远的安全不成问题。尤其是这大半年来,随着朝中局势转变,已经没有暗人再来刺杀怀远。于是李臻就对怀远告别。”
秦赏夕猜测道:“他知道的太多了。谢怀远肯定不会让他走!”
谢云起道:“的确如此。怀远只有这一个信得过的人,所以怀远的事他几乎都知道,就连帮怀远拿到谢家盐场的账册他都有份。而且他若走了,怀远就少了最得力的干将,等于没了左膀右臂!”
秦赏夕道:“这些又是谁告诉你的?谢怀远?还是李臻?如果他们两个自己不说,外人很难查到人家心里在想什么吧?”
谢云起道:“这些事李臻告诉我的。我弄明白李臻为什么要帮怀远做事后,觉得此人高风亮节,值得相交。于是,就在他当值的晚上,去了他所在的屋子,陪他喝酒。我们就相识了。”
秦赏夕诧异道:“这么快?这么简单?”
谢潇华听她这么问,嗤道:“我大哥是什么人?以他的交际手段,他想跟谁交朋友,简直易如反掌。更何况他还长了一张人畜无害童叟无欺的脸孔,整天又笑得能把阴天变晴,加上声名在外,别说李臻了,就算永嘉皇帝站在面前,他也能摆平。你以为怀远在外人面前模仿他,是为了好玩吗?”
秦赏夕忍不住笑道:“你可真会替你大哥博名声。”
谢云起则道:“不要听潇华乱说。我是生意人,生意人结交朋友的手段,的确比一般人略好一些。不过都是形势所迫,不得不锻炼自己这方面的能力罢了。哪有潇华说的那么夸张?”
秦赏夕笑道:“我知道了,你不必谦虚了。接着说啊,后来呢?”
谢云起道:“我和李臻相谈甚欢,期间我告诉他,他和怀远的事,我大概知道一些。但我有一事不明,那就是,他打算留在怀远身边多久?像他这样的人,必定不愿长久居于此处。李臻告诉我,其实从江姑娘出事后,他一直想走。如果不是怀远愿意娶江姑娘,又答应帮他找亲人,他已经不告而别了。”
秦赏夕道:“所以你就追问他,这些是怎么回事?”
谢云起点头道:“对。我听了很奇怪,这些事怎么会扯上他的亲。事情原本也没什么见不得人,况且李臻是为了找人,多一些人帮忙打听总是好的。于是也没做隐瞒,就告诉我,他幼时遇到靖东大旱,他的双亲在那场天灾中都亡故了,只剩下年迈的奶奶带着他和两岁大的妹妹度日。结果第二年,又遇到水灾。水漫家乡不久,他就跟奶奶和妹妹在洪流中失散了。他命大没死,还拜在高人门下,习得一身武艺。等他出师后,他就返回家乡去找奶奶和妹妹。哪里还找得到呢?昔年逃难离乡的人,虽然多半都已经回去了。可是他的奶奶和妹妹却不见踪迹。有人说,一个老婆婆抱着个那么小的女童,多半已经死在灾荒年月了。可他不甘心,他想找到他的亲人。他说,他奶奶年纪大了,妹妹还那么小,若是真死也罢了。若是万幸活下来,境遇想来十分凄惨。他是人家的孙儿和兄长,又焉能不顾。只是多年来,他寻寻觅觅,又多方托人打探,却始终没有消息。怀远在他去意日渐坚决之时,答应会帮他找他失散多年的亲人,唯一的要求是,希望他还可以多留在尚书府几年!李臻一个人能力有限,即使穷极一生,又能走多少地方找多少人打听?他的朋友们虽然四处游历时也会帮他打探一下,但那些人都是江湖客,江湖争斗亦是十分惨烈,又能帮得了他多少?怀远就不一样了,虽然此事不便下公函,可怀远一道道私函传到地方各处,多得是地方官尽心竭力帮忙找人。所以李臻决定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