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咸宁公主(二)(1 / 1)

巧玉 黛眉 1029 字 8个月前

兴国寺坐北朝南,气势雄伟,香火鼎盛。可能是因为今日是七夕节,前来上香的年轻女孩很多。

朱高燧先下了马,等着巧玉和宁儿依次下了马车。随行的官兵已辟出一条通路,百姓们站在两边,纷纷探头看着热闹。

巧玉走近朱高燧小声劝道,“王爷,此处是寺庙,不宜如此行事。还请王爷在寺外等候,我陪宁儿进去拜佛。不知可否?”

朱高燧想了想,脸上酒窝乍现也小声回答,“就依玉儿。只是这里嘈杂,你们进去多加小心。”说完带着官兵退到了一边。

巧玉牵了宁儿的手,相视一笑。两个人随着人群缓缓的进了寺门。

朱高燧等着巧玉她们进了寺门,才对身边的荣井使了个眼色。荣井会意,转身布置去了。

进入大殿,巨大、端庄的千手观音端坐在莲花宝座上,双目微睁,看着脚下的芸芸众生。巧玉和宁儿虔诚膜拜。两个人都闭了双眼,在心里默默祷告。许完愿,宁儿陪着巧玉替母亲捐了个长生牌位。

“小嫂子,后殿的院子里有两株千年银杏。银杏树又称夫妻树,很多善男信女都把自己的愿望写在彩纸上,抛上树,我们也去看看吧?”

“宁儿,好啊!”

两个人刚出了后殿,就看到院中的两株参天古树,郁郁葱葱,枝杈间还飘着数不胜数的各色彩纸。

宁儿兴奋的指着旁边的一个小摊子,“小嫂子,那里有彩纸。”

巧玉顺着宁儿的手指看过去。一位中年僧人,正站在一张小桌的后面,微笑着为人们分发桌子上的各色彩纸。他旁边还有一张桌子,桌子后面坐着一位年老的僧人,正在帮人往彩纸上写着愿望。

宁儿快步走过去,接过两张淡黄色的彩纸,笑着递给巧玉一张,两个人走到旁边的桌前。老和尚笑着问,“不知两位女施主,要写些什么?”

“师傅,可否借笔墨一用?”巧玉恭敬的问道。老和尚笑着双手递上沾饱了魔汁的毛笔,巧玉双手接过,先递给宁儿。宁儿想了想,在纸上写了八个大字,“国泰民安夫妻恩爱”。

巧玉不禁赞叹,“寓意好!字也写得漂亮。女孩家还能写得一手隶书,实属稀罕!”

“小嫂子夸奖了!”宁儿有些害羞的把纸条捏在手里,将毛笔双手奉上。“小嫂子,该你了!”

巧玉接过毛笔,不假思索的用蝇头小楷写下,“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宁儿看在眼里,笑而不语。

两个人走到树下相视一笑,一起使劲都把纸条高高的抛上天空,纸条下端的重物带着纸条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搭在了树杈之间。

“小嫂子快看,我们的纸条都落到树上了!”宁儿兴奋的喊出了声。

“两位小姐投的果然很准呀!”一个轻佻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巧玉也不回头,牵了宁儿的手就往前殿的方向快走。

一位富贵公子,带着两个家丁拦住了巧玉和宁儿的去路。“两位小姐,怎么没有家人陪伴。幸亏本公子怜香惜玉。不如就由我来伴着你们吧!”说着就要上前拉扯她们。

宁儿哪里受过如此调戏,怒火直冲脑门。厉声喝道,“大胆狂徒!竟敢对……”没等宁儿说出“本宫”两字,巧玉已经挡在了宁儿身前。满脸肃穆的说,“这位公子不劳担心,我们的家人就在寺外。佛门重地,还请公子自重。”说完便牵了宁儿的手想要绕道而行。

谁知那公子不肯罢休,竟上前一步,一把抓住了巧玉的另一只手,恬不知耻的说,“还挺烈,我喜欢。跟我走,咱们玩玩去!”说着就伸过脸来要轻薄巧玉。

巧玉松了牵着宁儿的手,反手就是一个掌掴。“啪”的一声,狠狠的打在对方的脸上。来人刚要发怒,不知道从哪里跳出来四位黑衣蒙面人,手里的佩刀闪着烁烁寒光。庭院里的百姓看到此景,纷纷四散。院子里一下子只剩下这几个人。其中的三人将那位公子和两个家丁围了起来,剩下的一人,对着巧玉和宁儿单膝跪地,恭敬的说道,“主人赎罪,属下来晚令主人受惊了!还望主人见谅!”

“起来吧!”巧玉重新牵好宁儿的手,稳定了心神。

黑衣人站起身,低着头恭敬的问,“不知主人欲将此三人如何处置?”

宁儿抢着说道,“杀了这些狂徒!竟敢对本宫不敬!”

那公子一听其中的一个姑娘竟自称本宫,这才意识到自己惹了不能惹的人,立时吓得双膝跪地,边哭边哀求。“娘娘饶命呀!家父是礼部侍郎裴元庆!”

“礼部侍郎的公子竟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更加的罪无可恕!”朱高燧冷冷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巧玉快步走到朱高燧身边,小声提醒,“王爷,这里是佛门境地,万不可开杀戒!”

朱高燧温柔的看着巧玉,“还是玉儿想的周全。”抬眼冷冷的吩咐黑衣人,“带到庙外。尸体送回裴侍郎府。”

裴公子听了这话,早已吓得魂飞魄散,由着黑衣人提将起来,不一会儿就消失不见了。

朱高燧也不回避,一把将巧玉揽入怀中,柔柔的问,“玉儿,受惊了!有没有吓坏?”

巧玉大窘着红了脸摇摇头。宁儿笑着戏谑道,“三哥哥,我刚才也受惊了,你为何不来安慰我?”

朱高燧抬起头,笑着反问道,“宁儿,你不向巧玉致谢,反倒来挑我的不是?刚才若不是玉儿护在你身前,恐怕现在你已经梨花带雨的了吧?”

“三哥哥,你也太过偏心了!”宁儿转头对巧玉说,“小嫂子,刚才多谢你护着我!宁儿记下了。日后定会重重的报答小嫂子!”

“宁儿言重了,巧玉理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