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被迫下的宣战!(1 / 1)

光绪二十六年五月初十(一九零零年六月六日),西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发布上谕:“谕内阁。西人传教,历有年所,该教士无非劝人为善,而教民等亦从无恃教滋事,故尔民教均相克安,各行其道……无论其会不会,但论其匪不匪。如有借端滋事,即应严拿惩办。是教民、拳民,均为国家赤子,朝廷一视同仁,不分教会。”

西太后下定了决心:利用民间社团组织义和团来打击洋鬼子。

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下旬,西太后召开了四次御前侍卫,她决意对洋人宣战!

五月二十日,西太后召来了在京大臣一百多人,这是一次规模盛大的会议,仪鸾殿里里外外跪满了朝臣。只见西太后正襟危坐,光绪皇帝坐在她的左边,今天,大清的天子一身崭新的龙袍,他的脸上一丝笑容也没有。

人人知道,一定有什么大事发生,所以,尽管殿内殿外跪满了朝臣,但人人屏住呼吸,殿内鸦雀无声。

光绪皇帝严肃的说:“近两年来,朕身体违和,一切朝政皆由皇太后裁决,但诸大臣有负众望,以至乱民聚起,以至今日之势。”

人知道,光绪皇帝惧怕义和团,他忿忿地指责朝中一些大臣怂恿着皇太后以义和团灭洋人。光绪皇帝话音刚落,侍读学士刘永哼出班奏道:“皇上,臣刚才在大殿外见到董福祥,他相信乱民,臣想上奏朝廷,让臣去剿杀乱民,董福祥不可依。”

光绪皇帝尚未考虑好答词,只听得载漪大胆叫道:“不好,这样做,首先会失去民心。失了民心,谁来灭洋!”

西太后用赞许的目光注视着载漪,她不由得点了点头。

刘永哼一向臣服于西太后,他见此情景便不再发言。西太后向门外望了望,从她流露出来的眼神,众臣明白:她希望有人附和载漪。可是,一时间谁也没说一句话。

西太后有些失望,她说:“今日到此为止吧,退朝!”

众臣欲退朝,就在这时,有一个声音从殿外传来:“臣袁永有话上奏!”

西太后以为他支持载漪,便说:“爱卿快奏!”

袁永从人缝中挤进,他跪在丹墀前,高声说:“对洋人不可挑衅,这些年来,大清与各国相安无事已难能可贵,如今也算天下太平,万万不可纵容乱民对洋人开战。稍纵乱民,乱民就有可能乘机扩充实力,日后万一内患齐起,大清国何以平定?”

他的话音刚落,便有人随声应和,西太后见载漪没有“同盟军”,她有些慌张了,她提高了嗓门儿说:“袁永,依你的意思,义和团是妖术,妖术不足以依靠,那么他们的爱国之心是不是也不能相信呢?如今,清国积弱至极,朝廷所依仗的无非是一颗颗爱国之心,如果失去了人心,国家还能太平吗?”

面对西太后的一脸冷俊,殿内电文没有一个人敢再说什么。西太后顿了一下,高声说:“这几天,洋人有调兵之势,如何对付进犯的洋鬼子,大家不妨都谈谈看法。”

群臣早有些**了,有的说“该退洋鬼子”,有的说“先剿贼匪”,有的说“可以利用义和团杀洋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侍读学士朱祖谋大胆的问西太后:“皇太后相信乱民可以杀洋,臣敢问一声:太后派谁去灭洋?”

西太后为多加考虑,她答道:“董福祥!”

朱祖谋大声呼叫:“董福祥是最靠不住的人!”

西太后有些震怒,她厉声说:“为什么!”

“此人心术不正!”

“放肆!哀家难道不识真伪,谁靠得住,靠不住,难道还要你来指明不成!”

朱祖谋无语,他悲愤的退了下去。西太后后吼了一句:“明日再议吧!”

第二天,即五月二十一日,西太后依旧在仪鸾殿召见了文武群臣。这一次,她不再让众人各抒己见。她首先开了口:“刚才,哀家得到洋人的照会,共四条,条条都令我大清难以接受。”

她停顿了一下,想在群臣中寻出几个‘知音’来。

果然不错,载漪、奕劻、载勋等人立刻精神抖擞,他们竖起耳朵聆听西太后的“教导”。西太后提高了嗓门儿说:“第一条:指明一地,令中国皇帝居住。众爱卿,这一条,大清国能答应吗?”

载漪大声回答:“洋人在放狗屁!”

“哈哈哈……”

许多人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西太后眉头一皱,人们立刻敛住了笑容。西太后接着说:“第二条:代收各省钱财;第三条:代掌天下兵权。众爱卿,这哪一条能让我们接受?”

载勋应和道:“哪一条也不能接受!”

西太后满意的点了点头,她似乎很愤恨,咬牙切齿地说:“今天外国列强向我大清挑衅,国亡就在眼前,如果大清拱手相让,哀家死后无颜见列祖列宗。是等着国亡?还是奋力抗战,这还需要犹豫吗?”

既然西太后说到这份上,群臣还会犹豫吗?人们纷纷磕头说:“臣等愿效死力!”

系天河脸上有了笑容,她告诉说:“今天的事情,众爱卿全看在了眼里,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哀家不得已而宣战。如果战后仍不保大清的江山,应该处咎一个人,那就是我那拉氏,你们可以说皇太后断送了祖宗的三百年天下。”

说到激动处,西太后流下了眼泪,众臣感动万分,他们再一次磕头,齐声说:“臣等同心报国。”

退朝后,有人偷偷地问候荣禄:“荣大人,为何皇太后只说了外国照会中的前三项!”

荣禄推脱说:“你们不知道的,我荣禄也不知道呀!”

袁永快人快语:“我等不知道的,荣大人一定知道。荣大人是皇太后的宠臣,全朝文武百官,有谁不知道啊!”

荣禄不愿意辩白什么,他一怂肩膀,走了。荣律暗想:“一群蠢才,第四条还用问吗?那一定是:勒令皇太后归政。不然的话,一向惧怕洋人的西太后何以决意宣战!”

荣禄真不愧是西太后的宠臣,他一下子就猜中了实情。西太后的确是恼怒洋人逼她归政,不得已,她决定利用义和团反击洋鬼子。

五月二十二、二十三日,又连续召开了两次会议,五月二十五日,宣战诏书曰:“我朝二百数十年,深仁厚泽,凡远人来中国者,列祖列宗,网不带以怀柔。迨道光、咸丰年间,俯准彼互市,并乞在我国传教。朝廷以其劝人为善,勉允所请。……平日交邻之道,我未尝施礼与彼,彼自称教化我国,乃无礼横行……尔普天臣庶其各怀忠义之心,共泄神人之愤,朕有厚望焉。钦此!”

诏书颁布后,朝臣反应虽不强烈,但义和团为之一振。多少年来,大清朝对他们都是镇压,如今朝廷一该常态,由剿杀变成了安抚,许多拳民感到纳闷儿,但他们的几个首领清楚西太后的计策,虽然他们明白西太后是利用义和团灭洋,他们是朝廷可利用的工具,但他们还是接受了安抚。

这并不能说明义和团投降于大清廷,而是义和团借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杀令人痛恨的洋鬼子。以前,义和团杀洋鬼子,还要顾忌朝廷的追究,有时还要躲避官兵的围剿。如今,诏书已下,义和团可以放心大胆地去杀洋鬼子了。义和团首领带领广大拳民横扫京津一带的教堂及外国商人,使臣、吓得洋人抱头逃窜。

诏书下达后十天,西太后谕令户部拨银十万两,赏给义和团。紧接着,又发放大米两万石,枪支,弹药等军械若干,西太后希望“刀枪不入”的义和团一举打尽洋鬼子,免得洋鬼子来干预朝廷,以便西太后安安稳稳来训政。

为了配合义和团作战,西太后谕令朝臣董福祥带领甘军助战,光绪二十六年五月底,在京的洋人被包围了起来,大部分人躲到英使馆,各国公使不甘心束手就禽,他们推选英国海军中将西摩为统帅,率英兵736人、德兵450人,英、俄、法、德、意、日兵700多人,组成了一支“八国联军”,抵抗义和团及甘军的攻打。

五月二十四日,义和团及董福祥的联军开始包围东郊民巷的外国使馆。外国公使及公使家属闻风丧胆,他们全躲到了英国使馆内,朝廷下令暂时不攻打英使馆,把它层层包围起来,里面的人可以当做人质,将来用之与外国人谈判。

义和团攻打了其他各国使馆,又烧了西什库教堂,西什库教堂内留下了大批传教士的尸首。义和团缺少严明的军纪,拳民所到之处烧杀抢掠,使得战争力大大消弱。

这时,由西摩组成的八国联军由天津围攻了过来,义和团中有一部分让你醉心于外国使馆的珍奇财物,不肯奋力作战,甘军中也有一分部人贪生怕死,一听西摩的外国兵要攻打北京城,他们吓得缩作一团,北京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