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慈禧三次垂帘听政 瀛台囚禁光绪帝(1 / 1)

过了好长时间,庆亲王奕劻哆哆嗦嗦的上前一步,跪着说:“太后英明,臣遵旨。”

大臣都附和。

光绪皇帝心中很不高兴,心想:“你是皇太后,朕是皇上,大殿之上,你怎可如此对待朕。”

西太后看了一眼光绪皇帝,光绪皇帝不寒而栗,西太后得以的笑了。

八月初八,光绪皇帝被迫发布上谕,将朝政大权再次交到了西太后的手里,西太后实现了第三次‘垂帘听政’。

紧接着,西太后胁迫光绪皇帝又发了一道圣谕:“工部候补主事康有为结党营私,屡经被人参劾,著革职,并其弟康广仁均著步军统领衙门交刑部,按律治罪。”

然后便是将张荫恒、徐致靖、杨深秀、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革职,交刑部治罪。

光绪皇帝不忍心眼睁睁看着一个个维新分子被砍头,他向西太后求饶着:“亲爸爸,错在朕一个人,恳求亲爸爸放过他们吧。”

西太后冷眼相对,她阴森森的说:“皇上,你一定听说过一句话: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却说康有为等人得知光绪皇帝被迫‘请训’后,他们意识到轰轰烈烈的变法已告失败。这几个人中,康有为首倡变法维新,他的危险性最大,于是,康广仁、刘光第、林旭等人,极力劝康有为马上出逃。于是,康广仁找到了英使馆里的濮兰德,当濮兰德驾着小船接近瀛海小岛时,康有为顿时有了生还的希望。

“濮兰德先生,谢谢你前来相救”

“康先生不必客气,快快随我离开这是非之地吧。”

濮兰德的汉语说得很流利,他拉起康有为便要登船,康有为说:“皇上正在为难之际,臣子怎么可以弃他而去,此举不仁不义也。”

濮兰德气得直跺脚,他大叫道:“你救的了你们的皇上吗?听说皇太后正在追杀你,又有谣传说你给光绪皇帝一颗红丸,他吃后立刻病了,皇太后正在追查此事。康先生,快逃吧,完了,逃也逃不掉了。”

不由分说,濮兰德拉着康有为便上船,康有为挥泪上了船,他大叫:“我会回来的。”

康有为乘英船先到了上海,又转香港,再到日本,从此开始了他一生的流亡生活。在康有为出逃的同时,梁启超也亡命海外,他们组织保皇党,希望有朝一日重返祖国。可是,那一天一直没有到来。

剩下的流亡的流亡、软禁的软禁、流放的流放、其中有六个人最为壮烈,他们是:杨深秀、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康广仁。他们在北京西郊菜市口被杀戮,史称“戊戌六君子”

当西太后下令捉拿康有为等人时,谭嗣同将梁启超送入日本使馆寻求避难,他自己却离开了使馆。梁启超深感不解,问:“谭兄明知山有虎,为何偏向虎山行?”

谭嗣同握住梁启超的手,悲哀地说:“中国变法不成,国家将黑暗下去,眼看着祖国就要被瓜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梁某愿与兄同行”

“不,你一定要坚强的活下去,哪怕是流亡外国也要战斗下去,以唤起同胞觉醒。我们流的血算不了什么,只要中国大地能被勇士的血唤醒。这血,就流的值得。”

说罢,他毅然的离开了日本使馆。

一群人,围住了谭嗣同。只见他整了整衣冠,从容的说:“我谭嗣同是个文人,又有官职,岂有逃跑之理。我是维新党人,但绝不是叛徒,英雄士可杀不可辱,我不是犯人,我会从容赴法场。”

吓得士兵连连后退。

在狱中,谭嗣同题诗狱壁:

望门投宿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社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胆肝两昆仑。

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十三日,西太后谕令刑部匆匆审理此案,‘六君子’誓死如归,在屠刀面前,他们不甘示弱,当‘大逆不道’的罪名强加在他们头上是,他们明白此去黄泉已近矣。

杨深秀说服了一个狱卒,他将十几首遗诗交给狱卒带出了监狱。康广仁听到“著即处斩”几个字时,他竟然仰天大笑:“如今八股文已经废除,中国将人才辈出,我虽死犹荣,中国讲强大起来。哈哈哈……。”

笑声震动天地。

当谭嗣同走向刑场时,他突然振臂高呼:“兄弟姐妹们,快快醒来吧!大清黑暗至极,皇太后就要灭亡了!我等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我们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这声音响彻法场,烈士的鲜血染红了沉睡的土地。

大清皇宫里的西太后猛然打了个寒颤!

戊戌政变后,光绪皇帝失去了自由,他被软禁在瀛台。

瀛台位于北海、中海、南海三海中的的南海,它四面环水,只有一架木吊桥可以与外界相通。可是,这座桥被人牢牢地看守着,除了送饭和偶尔接皇上上大殿,吊桥放下当道具,其余的时候,它被高高的钓了起来。

瀛台多树,中央建筑涵元殿里,这里没有宫女,没有太监,没有欢声,更没有笑语,有的只是落难天子重重的叹息。

为了防止光绪皇帝与外界接触,西太后谕令李莲英亲自选派几个可靠的太监来监视光绪皇帝。除了宫中举行庆典活动或接见外国使臣,一般情况下,西太后是不会让光绪皇帝出场的。

光绪皇帝夜夜失眠,与世隔绝几个月来,他不知道朝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尤其让他惦念的是珍妃。每当询问珍妃的处境时,看守吊桥的小太监呆若木鸡,或许那小太监就是个哑巴,无论皇上怎么苦苦相问,他就是不开口。

寒夜漫长,光绪皇帝紧裹着薄薄的棉被。隐隐约约有几声爆竹声,光绪皇帝捏着手指头一算,改过春节了。他的脸上掠过一丝笑容,他自言自语道:“过春节了,皇太后一定会放朕进宫的,到那时,无论如何也要打听一下珍儿的下落。”

天刚蒙蒙亮,光绪皇帝正在迷迷糊糊的睡着,只听得一阵脚步声由远而近。光绪皇帝被吓醒,他揉了揉眼皮,问:“是谁?”

“是奴才”

一副不男不女的令人恶心的尖腔,原来是李莲英。

“朕还在睡觉,少来打扰。”

光绪皇帝很是反感。李莲英并不示弱:“皇上,老佛爷口谕:今个儿过新年,请皇上过去团圆。”

李莲英将手中的新龙袍放在**,冷冷的说:“老佛爷口谕,皇上今天穿这件新龙袍。”

迫于无奈,堂堂的大清天子只好听命于一个狗奴才。跟在李莲英的后面,光绪皇帝步行到了储秀宫。

刚进宫门,光绪皇帝远远地就看见身着盛装的隆裕皇后和谨妃,他立刻四处张望着看,隆裕皇后上前一步行跪安礼:“皇上吉祥!”

光绪皇帝冷冷的说:“免礼!”

谨妃也欲行礼,光绪皇帝看也不看,就走进了正厅,只见西太后端坐在那儿。光绪皇帝跪下来:“亲爸爸吉祥!过年好。”

西太后勉强笑了一下,说:“皇上吉祥!好年好!”

光绪皇帝心不在焉,他向里面张望,西太后阴沉着脸,说:“皇上还在寻珍儿吧!”

“是,珍儿呢?”

“她很好,今天她有些不舒服,亲爸爸让她歇着了。”

“珍儿怎么了?”

“皇上,瞧你紧张成什么样子,身为一国之君,为一个后妃慌张成这样,难怪你治理不了大清的江山!”

西太后当着太监、宫女的面责备光绪皇帝,光绪皇帝心里很恼火,只好咽下了这口气。

“皇上近日都在干什么?”

“闭门思过。”

“思什么过啊”

“孩儿不听亲爸爸的劝告,乱了祖宗家法,惹亲爸爸生气了。”

“重要的不是惹亲爸爸生气,是皇上胡闹一气乱了朝纲。”

“孩儿明白”

一问一答,西太后心里很高兴,光绪皇帝的心在流血!

“皇上除了闭门思过,还干了些什么”

“没干什么”

“皇上没有读书吗”

“瀛台涵元殿没有书”

“亲爸爸这儿有一本《三国演义》,皇上拿去读吧。”

西太后随手递上一本书。光绪皇帝如获至宝,立刻装进袖筒里。西太后见皇上这般听话,便换了一副面庞:“皇上,岛上太冷清了,今日让皇后陪皇上住在涵元殿吧。”

光绪皇帝连连摇头又摆手:“不,不,一点儿也不冷清,朕一个人独处很好、很好。”

隆裕皇后的恨意全都‘写’在了脸上,西太后看得十分清楚,便马上装换了话题:“皇上,小李子每日送的饭还可口吗?”

“还算可口”

“皇上不仅要闭门思过,而且要趁闲暇之际养好龙体,皇上前几个月被乱党分子迷惑,也影响了龙体的安康。”

“亲爸爸所言极是,孩儿遵命。只是涵元殿无声无息的,孩儿有时也想找个人说说话,看吊桥的奴才始终不肯开口。乞求亲爸爸把王商赏给孩儿,让他陪孩儿解解闷儿。”

西太后脸色一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