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皇上大婚 急着入洞房(1 / 1)

崇绮挥手大声说:“皇后凤舆起轿!”

一声令下,皇宫里前来迎娶的仪仗队顿时乐鼓齐奏,香气四溢,花团锦簇、珠围翠绕的皇后娘娘被宫女彩娥拥着入了凤舆,太监紧凑跟四周,启行至皇宫。一路上,乐仙瑟瑟,人声沸鼎,老百姓个个笑逐颜开,人人身着新衣,家境好一点儿的,穿上花裙、花褂,大红的小衫,翠绿的裤子,家境差一点的,买块花布围在腰间,也算是“礼服”。

只见淳亲王奕综坐在八抬大轿里,前面引路,皇后的凤舆缓缓前行,人们只能远远地注视着金饰玉绕的凤舆,谁也目睹不了皇后的芳容,都不免有些遗憾。可是,人们依然是兴高采烈,以自己能看到雄伟、壮观的皇家仪仗队而为荣。有的人挤不进来,连凤舆什么样子也没见着,不免懊悔不已。

不多时,皇后的凤舆便进了宫,至玉阶降舆,文武百官早已恭候多时,他们虽不敢抬头正视一下皇后,但免不了偷偷地瞅一眼皇后的身姿。只见皇后由坤宁宫的宫妇搀着,款款的走过玉阶,然后直奔坤宁宫。一路上,鼓乐齐鸣、礼炮声声,大婚盛荣的皇后阿鲁特氏满怀欣喜的侯于坤宁宫,因为,同治皇帝马上就要驾临坤宁宫,他们夫妻将在这里相见,行合卺礼,然后再去拜见两宫太后。

不多时,同治皇帝满面春风地驾临坤宁宫,这位富贵风流、蕴藉秀逸的少年天子急不可待的揭去皇后的红盖头,他定睛一看,笑容立刻堆上了脸,只见新娘子阿鲁特氏面如满月、眉似春山、樱唇带露、娉婷脱俗、举止大方、形态袅袅。

好一个俏人儿!

同治皇帝急切的说:“快行合卺礼!”

太监、宫女们拍手齐笑,他们为皇后的芳容而拍手,为皇上的心急而笑。嬷嬷和喜娘们连忙举上酒菜,皇后恭恭敬敬地端起酒杯,正想为皇上斟酒,只见同治皇帝一把夺过酒壶,竟亲自为新娘斟上一杯,自己又斟上一杯,皇后红着脸与皇上喝了交杯酒。坤宁宫里再次响起了仙乐。

人们纷纷退下,坤宁宫的皇后卧房里只剩下一对幸福中的新人。

同治皇帝轻轻的托起皇后的下巴,柔声细语:“皇后,你好美!”

皇后羞红了脸,一言不发。同治皇帝毕竟年少,他急于证明自己的猜测:皇后是位大才女。于是,他轻吟:“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戏。郎骑竹马来,绕床弄清梅。”

皇后抿嘴一笑,接着吟诵:“同居长千里,两小无猜疑。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同治皇帝大喜:“李青莲感悟甚深。”

皇后应和:“诗仙语句感人。”

同治皇帝望着天仙般的美艳妇,感慨道:“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皇后忙答:“臣妾绝不步杨妃后尘,臣妾不愿君王不早朝。”

同治皇帝龙颜大悦,情不自禁地拍着皇后的手说:“果然名不虚传,状元之女的确出口成章,皇后,朕能拥有你,人生一大幸也。”

“皇上,臣妾能伺候好皇上,更是三生有幸。”

同治皇帝激动地把皇后紧紧拥在怀里,皇后半推半就,一对新婚夫妇初涉了人生的仙界。约一个时辰后,坤宁宫的大宫女站在门外说:“皇上,该去向两宫太后请安了。”

同治皇帝结结巴巴地说:“好——,好,朕——这便起身!”

一语既出,他好后悔,他身子天子,竟在一个宫女面前如此莙态。皇后阿鲁特氏更是羞涩难奈,她慌乱中竟穿不上衣衫。同治皇帝温和的说:“不用慌张,她是奴婢,怕什么。”

皇后的脸羞得像一块大红布,她几乎要落下泪来,同治皇帝抚摸着她那飞霞的脸庞,幸福的说:“皇后,你美艳无比、举止大方、娴雅脱俗,娴静敏慧,两宫太后一定会喜欢你的。”

同治皇帝带着新妇阿鲁特氏去拜见两宫太后,果然不出同治皇帝所料,慈安东太后一见阿鲁特氏便喜上眉梢,她笑容满面,牵过阿鲁特氏的手,温和地说:“嗯,状元之女,名不虚传,仪态万方、龙准圆润。”

慈祥西太后一见儿媳妇儿脱俗雅致,心中也十分高兴,她也温和地说:“不错!日后你应该尽心伺候皇上,与惠妃、瑜嫔、珣嫔和睦相处,以母仪天下的风范威慑后宫。”

作为新娘子的阿鲁特氏当然听得出西太后的弦外之音。进宫以前,阿鲁特氏就听说,最初西太后反对立她为皇后,只是皇上坚决反对立富察氏为后,西太后才勉强同意纳富察氏为妃。而且,就在今天,富察氏也进了宫,她被加封惠妃。此外,还有崇龄之女赫舍哩氏为瑜嫔,自己的亲姑妈赛尚阿之女阿鲁特氏为珣嫔。

皇后阿鲁特氏沉默了一会儿,小心谨慎地说:“请圣母皇太后放心,臣妾不会让太后失望的。”西太后笑着说:“这就好,你们几个人,以你年长一些,凡事儿多让着她们。”

两宫太后都递给阿鲁特氏一个红包,皇后收下了见面礼,西太后特意从手腕上脱下一只金镯子送给儿媳妇,阿鲁特氏惶恐不安,连忙退却:“臣妾不敢接纳这精美的镯子。”

同治皇帝一见新娘有些慌张,他笑着说:“婆婆送给儿媳妇的礼物,有什么不敢接纳的,快收下吧,谢过额娘便是。”

一句话提醒了慌乱中的皇后,阿鲁特氏忙说:“谢额娘恩典。”

西太后笑着说:“好,歇息去吧。”

同治皇帝携新婚娘子刚转身,只听得西太后叮嘱了一句:“皇上,别冷落了惠妃等人。”

同治皇帝应付了一声,阿鲁特氏脸上掠过一丝不快。她明白,西太后这话是说给她听的,太后明明白白地告诉她:不可独霸皇上,皇上也不可能专宠一个女人。”

完成大婚,同治皇帝便该亲政了。同治十二年,爱新觉罗载淳已满十八周岁。

同治皇帝亲政的日子初定同治十二年正月二十六日(即1873年2月23日),一切都在紧张的准备之中,西太后的情感比较复杂,虽然她每日也带着笑容,但一想到就要结束垂帘听政的政治生涯,她难免有些失落感。可是,以她的能力难以抵挡大势之趋,皇上年满十八岁,她已没有任何理由来阻扰同治皇帝亲政。不过,失落中还有意一丝安慰,毕竟亲政的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她又有些骄傲。

一想到儿子要亲政,西太后便滋生出一个念头:“他行吗?把大清的江山完全地交给他,从来没有独立处理过朝政的少年能挑的动大清的江山吗?”

对于同治皇帝的能力,西太后是有些怀疑的,她当然会忧心忡忡。细心的东太后一眼就看破了西太后的心思,她耐心地劝道:“妹妹,皇上已长大成人,归政势在必行,眼下皇上亲政呼声很高,我们就别再犹豫了。”

西太后对东太后的这句话很有些反感,她立刻反驳道:“我说过不愿归政吗?姐姐,你多虑了。”

东太后一时无语,西太后继续为自己辩解道:“皇上亲政顺应天意、合民心,我从心底为此高兴。不过,我担心的是皇上有些年少轻狂,只怕他经验不足,难担重任。”

东太后轻声的为自己辩白:“这么说,是我误会了妹妹。妹妹的一番深意固然在理儿,但皇上虽然年少,但不轻狂,他已长大成人,亲政后,我们姐妹俩正可安居后宫,免的日夜为国事儿操心。”

西太后沉吟了一下,说:“但愿皇上如姐姐所言,他能勤政爱民,做一个好皇帝。”

“妹妹,你所担心的也不是没有道理。皇上近年来读书不用心,我也曾担心过他的能力。我想过:恭亲王究竟是至亲,皇上亲政后,他会尽心辅佐皇上的。还有,李鸿藻尽心教导皇上已十几年,他也比别人靠得住一些,日后应继续礼遇李师傅,凭他们的能力,会帮助皇上治理好国家的。”

西太后点头称是,她赞同东太后的这句话,又补充道:“姐姐,我认为皇上亲政后恭阅本朝圣训,对国语清文更加勤于练习,想必皇上也会接受的。”

正说着,同治皇帝来到了两宫太后的面前,再过几天就要亲政了,同治皇帝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他一见两宫太后全在这儿,便欢快地叫了声:“两位皇额娘吉祥!”

“皇上吉祥!皇上,我们正议论着你,正巧你到此,有些话还是明说了好。”

东太后温和的注视着风度翩翩的少年天子,首先开口了。同治皇帝从小就亲近钮钴禄氏,此刻,这位温和敦厚的皇额娘有话要说,同治皇帝当然是洗耳恭听。

“额娘,有什么话儿尽管说,儿一定照办。”

西太后生怕东太后先讨好儿子,她抢过话头,说:“皇上崇龄登基,至今已有十二年了,皇上还记得当年的情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