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莲英听得清清楚楚,他真怕安德海这次人头不落地,头顶上有个“师傅”,他李莲英何日才能翻身,李莲英试探性的问:“主子有什么法儿可以救安公公吗?”
“哀家马上拟制,也以六百里加急赶往山东,哀家的谕令,他丁宝桢敢违抗吗?”
李莲英从心底盼望着小安子的人头马上落地,虽然安德海曾收李莲英为徒,但是,他们的师徒关系只是个虚名,两个人的关系并不融洽。小安子处处压抑李莲英,压的李莲英几乎喘不过气来。有安德海一天,就没有李莲英的出头之日,所有,李莲英巴不得小安子的人头快快的落地。小李子可不愿西太后再追发什么谕旨,于是,他连忙说:“奴才斗胆,请太后三思!”
西太后一怔,语调有些阴沉:“为什么?”
李莲英怎能觉察不到西太后情绪上的变化,不过,千万不可失去良机,此时不阻拦西太后,更待何时!
小李子豁出去了,他大胆的说:“主子,既然六王爷等人一致同意发密旨查办安公公,这就说明安公公已激起了众愤,而且六王爷他们口口声声说安公公有违祖制,若主子硬和他们对着干,岂不是造成了孤立的局势,到那时——”
李莲英没有说下去,但后果如何,西太后焉能推测不出来,她一时无语。小李子的这句话果然奏效,使得西太后打消了一时间萌发的念头。虽然西太后专宠小安子,但小安子毕竟只是个奴才,是一条狗,也不愿意去做“孤家寡人”,她深知失去众人的拥戴于信任,大清的江山难以坐稳。
西太后沉默不语,李莲英暗自高兴。正在这时,一位太监高声报:“固伦公主到!”
固伦公主已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她身材高挑,性格温和,知书达理,举止大方,深的凉宫太后的喜爱。平日里,她几乎是宫里三天,恭王府两天,虽不是凉宫太后所生,但她左一个“皇额娘”,右一个“皇额娘”,宫女、太监们差不多都忘了她是恭亲王奕??的女儿。这位大公主,她从小就善解人意,聪明又漂亮,一向冷峻的西太后对他也偏爱几分,每次公主向西太后请安,西太后总是和颜悦色。
一听说恭亲王的女儿到此,西太后便明白她是为父亲求情来的,这一次,西太后收敛住了笑容——她正在气头上,能和颜悦色吗?
“皇额娘吉祥!女儿给额娘请安了。”
固伦公主的年纪和同治皇帝的年龄相仿,相比之下,她显得成熟多了。一句问安之后,她见西太后不说话,便不敢起身,她一直跪在地上。西太后再大殿之上,独揽朝政、专横无比,但在后宫,她也不愿把自己变成一个人见人爱的凶神恶煞,再者,眼前跪着的是一个可人的小女孩,何必刁难于她。于是,西太后开口道:“起来吧,小心地上凉。”
固伦公主温和大方的走向西太后,轻轻的说:“额娘,你不舒服吗?你的脸色没有往日好看,女儿心里很担心。”
西太后冲了她一句:“是心疼,心里难受。”
固伦公主依然柔声细气的问长问短:“太医来过没有,太医怎么说?女儿扶额娘躺一会儿吧。”
西太后注视着娇小、柔顺、美丽的干女儿,心里有些过意不去了。她还是个孩子,干嘛对她这么凶。于是,西太后换了一副面孔,说:“都是你阿妈气的,你阿妈严惩小安子也不事先给我商量一下,我一直被蒙在了鼓里。”
固伦公主怯怯的说:“女儿长居宫中,王府的事情所知不多,如果我阿妈干了什么对不起我额娘的事情,女儿愿代受罚。”
这位公主好懂事儿,比起亲儿子同治皇帝来,更易引起西太后的怜爱。西太后微微地露出了一点笑容,她说:“傻孩子,别说傻话了,天底下哪有女儿代父受罚的。”
西太后抚摸着干女儿的秀发,感慨万分:“皇上,也令额娘生气,你阿妈等人拟写密旨,皇上还钦了印,他们没有一个人事前和我说一声的。”
固伦公主见状,连忙说:“女儿猜想皇上和阿妈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就是他们觉得区区小事儿,何劳额娘操心。这十几天来,额娘的身体不是一直欠安吗?”
经固伦公主这么一说,西太后的怒气又消了不少。她细细想来,固伦公主的话似乎也有些道理。也许儿子同治皇帝与恭亲王真的是为太后的身体着想,罚处一个奴才,真的算不上什么大事,可是,这个奴才是小安子呀。
西太后思绪纷乱,她的脸一会儿阴,一会儿晴,不过,乌云压顶的局势似乎已经不再存在,但一场大雨还是要下的。
“你先下去吧,额娘有些疲倦。”
公主走后,西太后定了定心,她打算好好睡上一大觉,养足精神再作思考。李莲英知趣的退下,储秀宫里一片寂静,西太后不愿再苦思冥想一下,她现在必须好好休息。
一觉醒来,天色已晚,西太后懒洋洋得依靠在软榻上,习惯性地喊了声:“小安子。”
无人答应,她苦笑了一下,又喊:“小李子。”
“奴才在!”
西太后叹了口气,看了看李莲英,她又有些思念小安子了,她的声音好低沉:“小李子,也不知小安子还在不在人世上,唉,他是个短命鬼。”
说到这里,她又是心疼,又是恨,忽的,她进出了一句话:“好个慈安皇太后,你表现上温文尔雅,宽宏大量,其实骨子里坏透了。没有你平日里在皇上面前指责小安子,皇上也不回恨小安子入骨。”
说着,她也不用宫女伺候了,干脆自己穿戴整齐,大有出宫找东太后算账之势。李莲英在一旁看得一清二楚,他连忙凑过来说:“奴才多嘴,奴才以为主子还是去钟粹宫的好。”
“此话怎讲!”
小李子焉能失去良机,他壮着胆子说:“主子已经放过了六王爷,何必再去得罪母后皇太后呢?母后皇太后虽然也参与了这件事,但最终不是她做的主。这件事的关键是皇上,主子您忘了吗?皇上每天都来看奏折,丁宝桢参奏安公公的折子,是皇上批阅的呀。若是万岁爷不故意隐瞒实情的话,主子早该知道了,不就什么事业没有了吗?”
西太后一听,心中也想:“是呀,关键是在儿子同治皇帝这里。这个亲生儿子呀,他从小就与我疏远,我宠小安子,他却恨小安子。前一阵子,他赐给小安子一个“女”字,便已暗含杀机,看来,文章的确是载淳做的。唉!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何况一个奴才呢。小安子呀,小安子,是你的命不好,莫怨哀家不救你!”
想到这里,西太后只能迁怒于东太后,她只好说:“不过,这么大的事情,她也应该及时通告一下。”
“主子,让您知道了,密旨还能发出去吗?事已至此,奴才劝主子也别为安公公的事儿伤了玉体”
西太后被又一次劝动了心,杀小安子,她的确心疼,但是,她绝对不会因为一个小安子而与众人分庭抗礼。少了一个小安子,自有后来人,小李子、小张子、小赵子……,只要不缺少衷心的奴才就行。眼前这个小李子,他精明能干,绝不亚于小安子,扶李代安也许是件好事,狗奴才安德海也曾给她带来过不少的麻烦。
此刻,西太后更恼火的是人们没有把她放在眼里,这是争权夺利的大问题。
过了两天,西太后仍然觉得心中有股怒火,无论如何,她觉得憋得慌,她必须把这股怒火发泄出来。自从密旨发出后,算起来已经三天了,可能小安子的人头早就已经落地了。这三天来,钟粹宫里的慈安东太后也是吃不下,睡不安,她生怕一向专横无礼的慈禧西太后会突然闯来兴师问罪。东太后早已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任凭西太后闹翻天,自己忍让便是了。
用过午膳,睡足了觉,养好了精神,西太后决定去钟粹宫找东太后以泄愤怒。这时,东太后正拿起一本诗集在读,这本诗集还是十几年前,初入宫时,与咸丰皇帝吟诗作对时留下的。里面有不少是先帝的遗稿,如今读来更思先帝,不知不觉间,东太后涓然泪下。
“圣母皇太后驾到!”
东太后连忙抹去了眼泪,她不愿意让西太后看到自己在流泪。一位心腹宫女连忙给主子施了一点粉,东太后强大精神,起身相迎:“妹妹觉得身子爽些吗?怎么大老远的来了,有什么事儿,让小李子来讲一声,我过去不就成了。”
东太后深知西太后是来找茬的,她尽量使气氛宽松一些,西太后沉着脸,一语不发。东太后走近她,关切地问:“近日用膳如何?还是没有胃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