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太平天国瓦解 洪秀全自杀(1 / 1)

李秀成深知这是天王洪秀全安慰自己的话,如今太平军大势已去,天王无回天之力也。年轻的忠王再也忍不住泪水,他伏在案几上大哭了起来。洪秀全默默地离开了众人,当人们想起寻找天王时,他已经服毒自杀了。

忠王李秀成伏在天王洪秀全的身上,大哭不已,他仰天长啸:“天啊!解救我们太平军吧!”

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洪秀全永远的闭上了眼睛。李秀成痛苦了一阵子,他猛地站了起来,果断的说:“天王进了天堂,不用棺疫,以黄锻束身,四周均织黄龙,埋于地下。”

众人没有异议,忠王李秀成命人找来洪秀全的儿子,拥戴幼帝登基,并且决定秘不发丧,生怕人心涣散。这时,天京的局势十分的危机,李秀成决定调苏州、杭州的太平军前来援助天京,骁勇善战的忠王不知不觉间钻入了曾国藩精心设计的圈套。苏杭空虚,李鸿章乘机攻破了苏州、左宗棠拿下了杭州,天京四周受敌,终因孤立无援,被曾国荃攻下。

太平天国首都天京沦陷,起义失败了。消息传到了京城,皇宫里的小皇上天真的问:“皇额娘,伪王死了,天京攻陷了,那他的儿子会不会来这里和我抢皇位。”

八岁的小皇上虽然不懂的皇权至高无上,但至少他明白做皇帝很好玩。大殿之上,那么多大臣一齐向他跪下,口呼万岁,太有意思了。所以,他不愿意让洪秀全的儿子来抢他的皇位。东太后抚摸着小皇上载淳的头,说:“皇上请放心,曾国藩已经下令斩草除根,只要是妖孽眷属,格杀勿论。”

小皇上吃惊了,他不明白为什么一向温和的皇额娘今日如此凶残,她居然也会说格杀勿论,这句话。难道是生母西太后教她吗?

西太后看出了小皇上的惊讶,她生怕儿子说出什么不得体的话,连忙说:“对于乱贼流寇,必须迎头痛击,免生后患。”

小皇上似乎明白了两宫太后的意思,他点了点头,西太后连忙夸奖小载淳:“皇上英名之至,此乃我大清之幸也。”

小皇上一向惧怕生母叶赫那拉氏,今日听到母亲如此的夸奖自己,他有些飘飘然了,他学着大人们的样子,问:“曾爱卿,有新的奏章吗?”

站在一旁的恭亲王一向连忙答道:“回皇上,曾国藩今日又呈一折子。”

西太后一听,连忙追问:“说了些什么。”

奕??沉稳的说:“曾国藩奏伪王洪秀全逆尸,清兵将其尸从地下掘出,其弟曾国荃验尸,验毕戳尸,举烈失丽焚之。”

西太后深深地舒了一口气,说:“烧得好,看谁以后还敢造次。老六,令曾国藩不但斩草除根,杀了伪王一家老小,而且还要游街示众,以警百姓。”

“嗻”

小皇上两眼瞪得圆圆的,他心想:“额娘,你的心真狠。”

东太后看出了小皇上的心思,她说:“斩草除根有必要,游街示众就免了吧,免得不明真相的人说三道四,说我们两宫太后心太狠,妹妹,你意如何?”

看似征询西太后的意见,实则东太后意见拍下了板,西太后还能说什么呢?她看了看恭亲王,恭亲王示意她听从东太后的劝告。于是,西太后说:“姐姐所言有理,姐姐,我们应该好好的嘉奖曾国藩才是。”

“对,妹妹讲的好极了。如何奖他,你拿主意吧。”

太平天国被消灭后,西太后决定召见汉臣曾国藩,以示嘉奖。无奈,曾国藩这时患了腿疾,他的双腿生疮,疼痛难忍,站立行走很困难,怎么入宫朝拜皇上及皇宫太后。为此,曾国藩深感遗憾,他呈一奏折,表示了自己的愧疚。

西太后接到奏折后,谈谈的对恭亲王说:“曾国藩这腿病生的好。”

恭亲王附和道:“曾国藩是何等的聪明之人,他借生病免入大殿,省的遭他人妒忌。”

西太后沉死了一会儿,开口道:“赏他一批宝马,古玩数件儿,以示朝廷对他的关心吧。”

“嗻”

就这样,曾国藩既让朝廷刮目相看,又不得罪于其他同僚,而且名利双收,同僚李鸿章、左宗棠不禁暗自佩服他。

“曾国藩聪明之至也”

“李兄所言极是,我等不及曾国藩,不过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这下子,他要应付的局面还有很多。”

李鸿章与左宗棠对曾国藩是又敬又妒,不过,此时,他们三人还要合作,共同为清廷卖命。大清皇宫帘后的女皇——西太后,对曾国藩另眼相看,她决定派曾国藩去剿杀捻军。

提起捻军,也让叶赫那拉心悸。

当年,咸丰皇帝登基不久,南齐太平军,北有捻子。捻子遍布江苏、安徽、河南、山东四省的交界处,他们起初没有什么宗教信仰,也没有明确的纲纪。捻子们只懂得接济贫困的百姓,打击贪官污吏以及地方恶霸,带着穷哥们齐心协力,过好日子。

捻子行侠仗义,劫富济贫,在百姓的心目中威信很高。当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攻占南京的消息传来后,捻子里的一些年轻人也议论开了。一个棒小伙子高声说:“太平天国多威风,咱们也选一个领袖,组织起来吧。”

另一个附和道:“对,就请张大哥挑个头,咱们也红红火火的干起来吧。”

十几个年轻人一齐转向张乐行,一个小伙子急切的说:“张大哥,只有你行,带着咱们穷哥们拉队伍吧!劫富济贫,行侠仗义,多威风啊。”

张乐行没说什么,他没读过几年书,如今小伙子们让他当领袖,拉队伍打富豪,他行吗?一位年龄稍长一些的人所:“张兄弟,你行,人们洪秀全如今做了天王,你也一定行!”

张乐行还想推辞,他大叫:“成,我张乐行干了!带领咱们捻子队伍,建一只捻军!”

这位三十来岁的北方大汉激动地满脸通红,他高高的眉棱,宽宽的下巴,打着赤背,没穿鞋子,裤子上还缀了几块大补丁。就这样,张乐行宣布“就职”。

一八八五年,即咸丰皇帝五年秋,皖北雉河集热市非凡,散乱多年的捻子军终于推出了盟主,正式建立了捻军。捻军一成立,便得到了洪秀全天朝的封赏。天王洪秀全封张乐行为征北主将,鼎天福,后又封为沃王。

咸丰皇帝以前就听说过鲁、豫、皖三省交界处有什么“捻子”,聚而为捻,散而为民。但他一直没在意,撒乱的乡民成不了什么气候,可如今不是等闲之辈了。他们居然也学着太平军,推崇领袖,建立五旗军,拿起了大刀,长枪配合太平军打清兵。

咸丰皇帝决定让僧格林沁派小部队去围剿。可是捻军是由地方上的民众组成的,他们粗深入化、变化多端,半个时辰以前还是捻子,这会儿又成了老实巴交的老百姓。该种地的种地,该做买卖的做买卖,有的人怀里还抱着孩子,也不知道是不是他自己的孩子,孩子哇哇大哭,他便大吼:“小子,你娘喂猪去了,爹抱着你,哭什么!”

弄得清兵不敢乱抓人,生怕引起民愤。僧格林沁只好如实上奏,气的咸丰皇帝只骂他是饭桶。

就这样,到了同治年间,北方的捻军仍未被剿灭。当僧格林沁剿杀太平军的同时,僧格林沁带领蒙古骑兵剿杀捻军。面对黑压压的清军,捻军决定采用游击战术,各个击破清军,捻军取得了暂时的胜利,当僧格林沁追捻军的时候,落入了捻军布置的埋伏,死于曹州。

僧格林沁的死震撼了朝廷,系天河虽然对僧格林沁早有偏见,但毕竟他是大清国的第一武臣,失去他,清廷就像失去一只手。系天河的声音有些低沉,她说:“僧格林沁带兵追贼,一夜三百余里,这种兵法,一定导致覆灭。但是,僧格林沁是为大清朝捐躯的,着厚葬僧格林沁,并抚慰他的家眷,以示悼念。

接着,西太后决定派曾国藩去继续围剿捻军。两宫太后以小皇上载淳的名义,颁布一道懿旨。曾国藩岂敢怠慢,他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采取与僧格林沁不同的战术。十天后,曾国藩上一奏折,言明:“臣身泽皇恩,唯恐不才。……臣以为歼灭捻军以围攻为上策,扼住临海关、周家口、济宁、徐州四镇,一处有急,三处往援。如今贼捻已或流寇,若贼流而我与之俱流,必致于奔波。故臣坚持初仪,以有定之兵,制无定之寇,重迎剿,不重追。”

奏折以八百里加急到了西太后手里,她仔细琢磨了曾国藩的每句话,欣慰的对恭亲王奕??说:“老六,这个曾国藩虽然是汉臣,比起蒙满子弟还忠心啊,是在难得。”

奕??附和道:“太后,臣也由同感,若曾国藩果如折子所言,捻匪很快就能平定。我大清得此大员,实属幸事。”

曾国藩这次还要露一手,他很快得打了清廷的恩准。他采取筑长城、开战壕的战法,围剿捻军。捻军——这只曾活跃在河北、河南、皖北、山东一带的农民起义军,终因缺乏领导,缺少战争经验,于同治六年被曾国藩剿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