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两派斗争 皇上失利求荒唐(1 / 1)

端华与肃顺是同父异母的兄弟,肃顺排行老六,人称“肃六”。按礼法,他无权继承王爵,而长兄端华却顺理成章当上了郑亲王。他们的祖上的努尔哈赤之弟舒尔哈齐的第六子济尔哈朗。其王爵也是世袭的。端华与肃顺,早年兄弟关系并不融洽,肃顺少时不务正业,提笼架鸟,专干游手好闲之徒打架斗殴。作为兄长很看不起这个不成材的弟弟。可是,咸丰皇帝登基后,肃顺几乎一夜间变成了重臣,端华再也不敢小瞧这个小弟了。兄弟的关系渐渐的好转。到后来,已经不是兄长看不起弟弟了,而变成了兄长依靠、巴结小弟。

肃顺更加的洋洋得意。他要利用兄弟之间的亲情来扩大自己的势力,随时准备与奕??斗、与叶赫那拉氏斗。

另一个肃党中的重要人物是穆荫。他是满旗正白旗人,穆荫的文采很好,善诗文、懂音律,多年来一直从事文职工作。而且他还富有外交才能,一年前,他与载恒赴通州与洋人谈判,设计谋逮捕了英国领事巴夏礼,一时间引起了朝廷上下不小的反响。连英国首领都佩服他说:“穆荫是个有头脑的人。”

可是,这个有头脑的内容,到了热河只后却头脑发了晕,跟在肃顺的后面,拍马逢迎,希望能投机取巧,背靠肃顺这可大树好乘凉。

匡源,汉人。山东胶东人,胶州肥沃的土地养育了一代文豪。匡源自幼熟读诗书,长大立志做官,希望自己能为国效力,为民造福。年轻的才子于咸丰八年入军机处学习,他聪明好学,很受元老们的赞赏。随皇上到热河后,迫于形势,也投靠了肃顺。

杜翰,书香门第之后,杜受田的儿子。此人虽有先父杜受田的学识,却无杜受田之德,若不是念在恩师的份上,咸丰三年,他就销声匿迹了。咸丰四年,杜翰接受了教训,再也不敢在年轻的皇上面前玩什么花招了。他仿佛是脱胎换骨,重新做人,居然也曾干过一番事业。后来,咸丰皇帝不计前嫌,重新启用他。“巡幸木兰”时带来了杜翰。

焦佑灜,天津人。在一年前抵御英国人的那场战斗中,他在天津静海诸县城举办了团练,的确起到了不少的作用。咸丰皇帝最赏识的不是他的武功,而是他的文采。焦佑灜写的一手好字,而且文章功底也很深。闲来无事时,咸丰皇帝喜欢与他钻研诗文以及其他艺术,与其说是皇上的臣子,不如说是学友。令人痛心的是,热河那个小天地里,他也进入了肃党,祥棋政变后,他一落千丈,一代才子无处施展才能。

另外一个人,虽不是肃党分子,但他也不敢得罪肃顺。对于肃顺的专横跋扈的嚣张做法,他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个人便是六额驸景寿,即小载淳的六姑父。这位皇家的乘龙快婿,为人忠诚老实,平日里是个闷葫芦,关键时刻一开口,足以让人刮目相看。在热河,景寿看不惯肃顺、载恒、端华等人排斥异己、结党营私的做法。但大智若愚的景寿采取的方针是明哲保身。后来,也曾有人评论景寿是“高手”。

在热河行宫里,矛盾对立的双方已经拔剑弩张,差不多到了白热化的程度。肃顺在以重金加紧笼络人心的时候,懿贵妃也为放弃扩张自己的势力。她与皇后取得了一致,决定派人迅速与在京的恭亲王奕??取得联系,以争得“北京派”对她们的支持。很快,皇后、懿贵妃便与奕??联系上了,充当联络员的竟然是肃顺手下的一员干将——曹敏英。

肃顺的重大失误之一是用错了曹敏英。今年前,军机处有个大臣叫曹毓英,此人对肃顺忠心耿耿,绝无异心。。可是一个大才子曹毓英却收到了肃门其他弟子的排挤,肃顺不但不出来主持公道,反而嘲笑他无能。

这一年多来,肃顺大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势,还有良知的曹毓英全看在了眼里,他心中十分的反感。一听,肃顺邀曹毓英到他的府邸喝酒,酒过几盅,肃顺到有些口无遮拦了,他拍着曹毓英的肩膀说:“曹大人,跟着我干,保你前途似锦,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曹毓英一仰脖子,喝干了一杯闷酒,他忧心忡忡的说:“皇上的玉体一天不如一天了,真让人发愁啊,可是皇上仍然纵情酒色,肃大人应该劝劝才是啊。”

“劝,能劝的了吗?”

“肃大人,听说你带着皇上逛窑子,有这回事儿吗?”

“皇上是个风流种子,你又不是不知道,他那龙体啊,早就被女子吸干了。”

“万一——”

“万一,什么”曹毓英不敢往下去说,肃顺却接着说:“万一,皇上驾崩,只有六岁的大阿哥登基。不过,这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大阿哥年幼,皇上临终前必定要托孤的,这朝廷上下能托孤的人还不就是我肃顺吗?”

曹毓英心里不禁打了个寒颤。他悔恨自己“认贼作父”跟错了人,他一向觉得肃顺这个人忠于朝廷,又有魄力。不曾想到,肃六的野心竟然如此的大,居然挟制天子已经大阿哥。从此以后,曹毓英背地里开始反戈一击了,在热火他暗中联系上了皇后已经懿贵妃,开始出卖肃顺。而这一切,肃顺并未察觉。

留守京师的恭亲王奕??,本来与皇嫂懿贵妃的关系并不十分的融洽。可是如今天子被以肃顺为首的“热河派”所挟制,如果“北京派”再不与皇妃们联合起来,他们共同的敌人肃顺就有可能乘机起来打倒一切。

大敌当前,一向不怎么和睦的奕??与叶赫那拉氏开始了联合起来,共同对敌。

曹毓英名里是肃顺的人,所以,他的行动过不受肃顺手下人的监视,他出入山庄十分的便利。哪怕是他与皇后以及懿贵妃说几句话,也不会有人怀疑他。因为如此,皇后与懿贵妃便通过他的口,了解到了京城恭亲王的近况,她们兴奋不已,懿贵妃对皇后说:“姐姐,你能肯定六爷在京师的势力很强大吗?”

对奕??的势力,懿贵妃还是有些怀疑的。因为她们出逃时,奕??的心腹只有那么寥寥的几个人,其中还有一个是他的岳父大人。这才几个月的时间,势力竟然如此的之大?这好像有些不可能。皇后点了点头说:“这都是曹毓英告诉我的,他说老六留守京师的这几个月,把留守京城的官员差不多都笼络到了自己的身边。再者,大家都认为他退敌有功,很是敬重他。

皇后的话十分的有道理,懿贵妃不得的不信了。她知道有几个军机大臣本来就坚定的站在奕??的这边,这几个人便是桂良、文祥、胜保、宝鋆。提起这几个人来,懿贵妃不能不承认他们是将才,对他们也略知一二。

桂良不必介绍,他是首席军机大臣,更重要的是他是奕??的岳父,这种翁婿关系,在关键时刻,团结的更像一个人。

文祥,字博川,瓜尔佳氏,正红旗人。此人天资聪明,才华横溢,得到了咸丰皇帝的赏识。咸丰八年,在军机处学习行走,咸丰九年称军机处大臣行走。天子逃亡后,他随恭亲王奕??出城与外国公使周璇,表现了卓越的才能,也成为奕??的助手与莫逆之交。

宝鋆,字佩蘅,索绰络氏,镶白旗人。此人比较的圆滑,一般不在公众场合发表自己的见解。咸丰十年,任总管内务府大臣,作为皇家的大管家。他善于左右逢源,不得罪任何一方,的确也是有这个本事。皇上出逃时,想携带二十万两白银一起走,可宝鋆为了稳定京城,安抚百姓,居然拒绝了开金库。气的咸丰皇帝直瞪眼,如果不是仓皇出逃的话,他宝鋆的人头早就已经搬家了。皇上走了,京城上下一片混乱,来不及或没有能力逃走的老百姓人心惶惶的,一时没有人做买卖,百姓买不到米粮,眼看着饥民成灾。宝鋆决定打开皇宫的粮库,赈济灾民,一下子,他的官民上去了。

逃到热河的咸丰皇帝接到奕??的奏折,认为宝鋆能顾全大局,帮了朝廷不少忙,的确是个人才,便谕令宝鋆免于王法,撤去巡防,将至五品。后来,宝鋆整顿了混乱不堪的京城,有为朝廷出了力,咸丰皇帝又谕令宝鋆官复原职。留守京城的奕??看准了宝鋆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便与他交好。

恭亲王奕??在京城笼络了这几位重要的人物后,他开始瞄向热河了。皇上远在承德,二肃顺、载恒、端华等人早就已经挟制了天子,虽然他也听说皇后与懿贵妃和肃顺经常的争锋相对,但毕竟她们是后妃。大清入关以来,后妃不得参与朝政,这是祖制,恐怕她们难以斗过热河派。

所以,以奕??为首的北京派多次凑请皇上尽快回銮。以往,得到的答复是“不归”,最近,皇上又朱瑜马上回京。留京的大臣们无不高兴。可是,原定回京的日期已过,仍迟迟不见皇上回来,到底是热河出了什么事儿。

事实上咸丰皇帝的确是病了,这一病可是不轻,最终竟然使咸丰皇帝的魂魄永远的留在了热河!

可是,留京的恭亲王并不知道是咸丰皇帝病了,他以为又是肃顺那帮大臣捣的鬼。奕??心想:“皇上一日不回銮,肃顺的势力扩大的机会就会多一日。这样下去,等肃顺等人的羽翼丰满了,再想对方他们可就更加的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