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盗一定是皇家的人。经过大胆的分析语推测,懿贵妃认为珍宝的原盗一定是珍宝的所有者,及那些落魄的皇妃们。
她们有的是道光皇帝的遗妃,有的是被咸丰皇帝冷落的妃子。她们虽为皇宗成员,但有的地位并不高,月银也少的很。娘家有钱的官宦人家还好,如果娘家境遇不好,她们就要想办法帮娘家一些。
近年来,朝廷吃紧财政,为了减少开支,皇后觉得让内务府斟酌减去各宫的月银。妃子们手头上并没有多余的银子补贴家用,但是,她们各宫里有的是珍宝。有的是皇上宠幸她们时赏赐的,偶的是内务府给各宫配置的。
嘴边有肥肉,何不吃了它!
妃子们暗自传统心腹太监,一个取宝,一个转移到宫外,互相配合的很是默契,然后两个人各分一半的银子。果然不出懿贵妃所料,她代笔的谕令下达后,内务府组织人力对后妃各宫进行实物清点,有两三个妃子暴露了出来。咸丰皇帝知道后,勃然大怒:“她们吃了雄心豹子胆了,居然干出这等丢人的事儿来,严惩不贷。”
皇后也听说了这件事儿,虽然她也很生气,但她明白此时万万不可火上加油,只能“泼点冷水”,让皇上止住怒火。她急急忙忙的赶到养心殿,劝解皇上:“万岁爷,这件事情的确很让人生气,但万万不可严惩她们。一下子把几个妃子,特别是先帝的妃子打入冷宫,传了出去,会影响大清的声誉的。不管怎么说,她们都是皇家的人。就是不给这些可恶的女人留面子,也要给咱们皇家自己留面子啊。臣妾之见,尽快平息这件事儿为上策,千万不可在张扬了。”
咸丰皇帝无可奈何的叹了一口气,说:“幸亏懿贵妃精明能干,不然的话,朕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竟是她们干出这等的丑事儿来,这些后妃们也太猖狂了。”
皇后笑了,她比谁都明白。懿贵妃暗自庆幸,几年前自己也干过这种事情,只不过没有暴露罢了。不然,她怎么会一下子就能推断出是后妃们干的呢?
此次搜宫,只有皇上、皇后、懿贵妃三处寝宫没有搜到,其他各宫未能幸免。由此看来,懿贵妃在皇宫中的地位已经大大的提高。
咸丰八年,即一八五四年,是咸丰皇帝最心碎的一年。四国公使--英、法、美、俄分别用枪炮顶着大清朝的脖子,强迫他在《天津条约》上朱批了两个字“依议”。
中英《天津条约》五十六款,中法《天津条约》四十二款。条约签订后,虽然英法联军撤出了大沽口,但交涉并没有结束。他们要求清政府派专员到上海商议细则。
不过,咸丰皇帝总算舒了一口气。他最担心的是天津大沽口失陷,一旦如此,天津就保不住了,而皇城与天津只有“一墙”之隔,保不住天津,皇城就完全暴露在联军的炮口之上了。
所以,咸丰皇帝谕令桂良、花沙纳与英法公使会谈。他谕令谈判代表,宁可全免进口关税,也要取消公使驻京、内河通商及内地游览等款项。
桂良深知皇上的担子很重,与花沙纳暗自商议:“仁兄,皇上吧一杯苦酒交给了你我,难哪!”
花沙纳轻轻地叹了口气,说:“《天津条约》已经签订,第一条便是外国公使驻进京城,现在皇上反悔了,不让公使进京,那些洋人是好对付的吗?如果他们坚持条约款项不放,你我将如何的面对皇上?”
军机大臣桂良深知他与花沙纳前往上海与外国公使谈判,成功的希望是在太渺茫了,但他必须硬着头皮去碰钉子。八月二十八日,桂良与花沙纳在上海会晤了外国公使,几经舌战,英国公使总算做了一些让步,答应清政府,公使可以不长期住在京城,但可以随时出入京城。桂良不敢擅自做主,他急忙写了一份奏折,以六百里加急送往京城。
咸丰皇帝一看,龙颜大怒,大殿之上,他吼道:“桂良、花沙纳简直是饭桶,这种事情也做不好,白吃皇粮!如果会谈不成,他们无脸见朕,也无脸见群臣,无脸见天下的老百姓!”
说吧,他将桂良所呈的奏折往下一掷,正好落在了恭亲王奕忻的面前。恭亲王奕忻心中一惊,生怕岳父桂良办事不利,影响到自己的前程,他连忙开口道:“皇上息怒。桂大人会想方设法办理妥当此事的,否则,他无颜见皇上。”
咸丰皇帝冷冷得“哼”了一声,意思是:“这就是你那能干的岳父大人!”
恭亲王低下了头,伴君如伴虎,当年他与四皇兄奕泞手足情深,今日一个是皇上,一个是臣子,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此时,奕忻能说什么呢?
再说上海的桂良与花沙纳几经周旋,总算取得了一点点的成效,英法两国公使做出了一些让步。最后,桂良与英法公使分别签订了《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虽然几个月前,英法联军从大沽口撤走了军舰,这并不等于说天津的危险就没有了。只要英法联军一翻脸,几天之内,他们的军舰便会再次驶进大沽口,炮口对准紫禁城。对此,咸丰皇帝有清醒的认识,满朝文武官员及能干的懿贵妃也有清醒的认识。
英法联军刚刚撤离大沽口时,惠亲王绵愉上奏朝廷:“天津大沽口一带,应该妥为布置,以防后患。”
对于这个皇叔,咸丰皇帝还是很敬重的。他谕令僧格林沁立即来京,接受任务,僧格林沁日夜兼程来到了皇宫,大殿之上,咸丰皇帝谕令他带重兵把守京津门户---大沽口。僧格林沁跪接圣旨:“臣有幸,皇上圣明,大沽口乃是京津之门户,必须重兵把守,以防不测。臣当竭尽全力,以报皇上之恩德。”
咸丰皇帝心想:“你说的到,还应该做得到,大沽口是朕的皇家大门口,交给你了。如有不测,你罪责难逃。”
当天夜里,骁悍的僧格林沁率领亲营和黑龙江、吉林、蒙古大路人马,从通州来到了天津,安营扎寨,严阵以待。这时,大沽口的兵力得到了充实,总兵力已达四千多人,而且炮台设置也添置一新,再加上当地的团练乡勇,对付几艘洋人的军舰,总不会有什么吧。僧格林沁高枕无忧,而皇宫里的咸丰皇帝却是忧心重重。
他最担心的事情不久便发生了。咸丰九年三月二十八日,即一八五八年四月二十六日,英法公使悍然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这时,他们来势汹汹,张牙舞爪,如饿狼扑向熟睡中的婴儿,半个月后,英国军舰十五艘、法国军舰二艘、美国军舰三艘一齐向大沽口,寻衅开战。
但是,外国公使依然是打着会谈的幌子,坚持从天津大沽口入港,登陆后进京谈判。新任直隶总督恒福连忙上奏朝廷,咸丰皇帝谕令大沽口守军将领僧格林沁:“严守大沽口,勿擅自开炮,以顾大局。”
又谕令恒福,尽量与外国公使谈成,避免开战。恒福生怕外国人翻脸不认人,亲自登上英国军舰,向英国公使讲明:“两国谈判,不得随带多人,也不得执持军械,严防惊扰民人,方合和好之意。”
并且,恒福还规定了公使的登陆地点应是北塘,而不能从大沽口登陆。英法公使猖狂至极,哈哈大笑:“恒福大人,你身为清朝的臣子,当然听命于清朝。可我们是外国人,恐怕你们皇帝的谕令对我们起不到作用吧!”
两国公使十分蔑视清政府的命官,坚持不从北塘登陆,而经过大沽口至天津再到北京谈判。恒福气得袖子一甩,说:“岂有此理!你们要弄清楚,这是在中国的土地上。”
“很清楚。哈哈哈。。。。。中国的土地挡不住我们威力无礼的枪炮!”
英国公使狰狞的笑声像一支箭直刺恒福的心窝,他气得脸色苍白,拂袖而去。
六月二十五日凌晨,天还没有亮,人们尚在睡梦中,就听见几声巨响,那巨声就像在耳边炸开的。
大沽口的守军统帅僧格林沁也正在酣睡中,突然几声炮响,把他惊醒了。他“咕噜”一下子翻身坐起来,连忙问侍卫:“怎么回事儿。”
侍卫一撩开门帘,站在窗前,哆哆嗦嗦的说:“现在还弄不清楚怎么回事儿。”
“快去打探一下。”
僧格林沁好像预感到了什么,他警惕的坐在了床边。侍卫转身离去,他心想:“该发生的事情,总要发生的。看来仗要打起来了,躲也躲不掉。”
不一会儿,大沽口炮台传来了消息,英法美联军十几艘军舰炮轰大沽口。
“将军,怎么办?”
“还击,这还要问吗。”
“嗻”
“慢着”
僧格林沁穿好官府,端坐在大沽口炮台前沿的一个较为安全的隐蔽所里,沉思着。
他左手托着下巴,右手捏着袋子里尚未点燃的烟丝,片刻之后,他开口道:“还击炮要准确而节俭,只捎给他们一点点颜色看就行了。不可引起更大的纷争,听懂了吗?”
“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