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赫那拉家在芳嘉园一带租赁了两间低矮的茅草屋,总算安顿了下来。她们勉强地维持着生活。
从新江带来的三百两银子,的确解了兰儿的燃眉之急,除了殡葬父亲用了六十两,还剩下二百多两银子。无依无靠的兰儿决心挑起家庭的重担。她拿出一百两银子做本钱,学着做点小生意。
俗话说:“钱难挣,挣钱难。再难,她这钱还得去挣。兰儿咬紧牙关,和妹妹蓉儿一起,起早贪黑,贩粮,贩菜,基本上解决了家里的温饱问题。当时,蓉儿只有十来岁,还是个孩子,兰儿带着她是为了壮胆。每天天还没有亮,姐妹俩便起来,趁天还没亮,赶往三十里路以外的吴村去买粮食,然后全靠手提肩背,将粮食带了回来。上午便可以在芳嘉园出售,好的时候,一天能转几两银子,除了四口人吃饭,还略有结余。
两个月下来,兰儿累得又黄又瘦,娘心疼她,说什么也不让女儿再如此辛苦下去了,叶赫那拉家又陷入了困境之中。
家中剩下的银子已经不多了,眼见着面缸见底,惠征夫人一脸的愁云。兰儿见状,对母亲说:"额娘,还是让我去贩点东西吧,不然,何以为生。"
母亲直摇头,低声说:“明天我再到你舅舅家借点银子吧。”
兰儿嘴一动,似乎想说什么,但她不想伤母亲的心,还是没有说出口。她清楚的记得一个月钱,母亲去舅舅家借银子,回来时,母亲把二十两交给兰儿,自己却躲到一边掉眼泪。不用说,一定又是那位不讲理的舅妈奚落的母亲,今天,兰儿不愿母亲再去受气。
吃过早饭,兰儿换了一件素衣便出门去了,到了晚上,她才回来,母亲等的十分焦急,她早已经惦着脚在大门外张望着好多时了。只见兰儿双眼红肿,好像哭过一般,母亲紧张的问:“这一天你去干什么去了?怎么眼睛还是红红的。
兰儿苦涩的一笑,说:“没什么,我就是出去转了一转,解解闷儿,忘了回家的路,以至于耽误了时辰。”
进到屋里,兰儿显得疲惫不堪,她往**一躺,一句话也不想说。母亲关切的问:“一定饿坏了吧。
她赶忙去做饭,生怕饿坏了女儿,约莫半个时辰,一大碗面条端了上来。兰儿,不顾七二十一,拿起筷子就吃,真是饿极了,三、五口就吃完了。母亲又为她盛上了一碗,第二碗里居然多了一个荷包蛋。
兰儿知道,这荷包蛋是专门为小弟弟准备的。桂祥年幼,身子骨很弱,母亲时常专门为她添一个鸡蛋。今天,一定是母亲心疼兰儿,让兰儿吃掉。兰儿,多想吃啊,但是不能吃,她不愿争弟弟的东西。
她把鸡蛋送到锅里,母亲劝她吃掉,兰儿不肯,兰儿发觉母亲的眼泪含着泪水。吃完饭,兰儿从衣角里掏出些碎银子交给母亲,并且说:“额娘,您千万不能再去舅舅家借银子了,答应女儿,好吗?”
惠征夫人望着兰儿手中的碎银子,惊奇的问:“哪儿来的碎银子?”
兰儿有些掩饰,说:“反正不是偷得,也不会抢,是自己挣得。
“自己挣的钱,你今天究竟干什么去了啊。”
母亲以为女儿没干好事,追问着。;兰儿怕母亲误解,解释道:“正巧,有户人家出殡,我去当丧娘
话音还没落,惠征夫人脸色大变,她气得双手发抖,没想到兰儿这么没出息,她怒不可遏,狠狠地打了女儿一巴掌。
母亲的这一巴掌打在兰儿的脸上,兰儿只觉得脸上顿时火辣辣的。她捂着脸哭了。在兰儿的记忆中,以前父母从未打过她。她七八岁的时候曾掐死过两只小猫,母亲只是生气,后来也就骂了她几句,也没有打她啊!兰儿委屈极了,她愿意去当丧娘吗?不,她也不愿意。可是,一家人,总要吃饭啊!没钱的日子实在太难了。
什么是“丧娘”,丧娘就是替人家哭丧的女人。过去的大户人家出了丧事,子女不愿意哭嚎三天三夜;或许也有人讲排场,哭嚎的人越多越显得人丁兴旺。于是,这些人家便花钱雇些声音尖锐的女子来哭嚎。给人家当丧娘的是下等人,很没面子。怪不得母亲要打兰儿,家里再穷,也不能让女儿去干这种活。万一传出去,女儿嫁人都困难。
日子总是咬着牙过去了,兰儿又开了一个小杂货铺,经营些日常生活用品。什么针线、油灯、火纸、酱油之类的东西,她都卖,这样又维持了半年。
兰儿已经十七岁了,她虽是旗人,但长在南国,以至于言谈举止间透着南国女人的灵气。一对水汪汪的眼睛,明眸皓齿;长长的黑发像瓜蔓拖到了地上,那透着青春活力的脸蛋儿犹如红瓜瓢,好一副俏摸样。芳嘉园一带的小伙子,有事没事总爱到兰儿的店里转一转,她有个雅号叫“上店西施”。
经营小店很忙人,弟妹们还小,母亲体弱多病,兰儿宁愿自己多累一些,也不远母亲为小店操劳。所以,看店、进货等烦事由兰儿一手承担。
一日,兰儿感到四肢无力,头脑发胀,她一摸额头,有些发烫。她真不想起床,可是,不起又不行,她披着衣服爬了起来。正巧,床头有一面铜镜,兰儿无意中从镜子里看到了自己。镜子里的姑娘俏丽可爱。风姿卓卓,兰儿突然间有些伤怀了。
“唉,我兰儿长得并不比别人差,怎么达官贵人的女儿生活在天堂里,而我却生活在地狱里。”
兰儿啊,兰儿,你难道真的红颜命薄吗?我不信,不信。我不愿做人下人,我要做人上人。
想着想着,兰儿的心里感到酸酸的。这时,大妹妹蓉儿跑来:“姐姐,家里没有米了,额娘让你快买些米来。”
说罢,小姑娘,想小燕子一样飞了出去。兰儿感叹道:“同是一母所生,妹妹如此无忧无虑,而我,哎---”
兰儿匆匆起身,草草的梳洗了一下,便拿着口袋去米店买米。天还早,寒风猛吹,兰儿穿得有些单薄,她不禁打了个寒颤。她走了两家米店都没有开门。兰儿有些懊恼,心里骂道:“该死的米店老板,天色不早了,为什么还不开门。”
其实,这一带还有两家米店,她不愿意去。一家老板是六十多岁的老妪,没夫没子,孤苦伶仃,人们很同情她。可这老妪偏偏不讨人喜欢,她卖米总是爱缺斤少两,人们不好意思和她争辩,所以,她的顾客少极了。
上次兰儿去她那买米,回到家里一称,二十斤米还不足十七斤,兰儿决定从此不再买她的米。另外一家的老板,是个贼眉鼠目的猥琐的人,那个人五十多岁了,早已败顶,酒槽鼻子一个劲儿的流鼻涕,很令人讨厌。兰儿更不愿到他那买米。
回去吧,中午再买算了,兰儿已经往回走了。可是,她又转念一想:“怕什么,我买米,不去看他就是了,省的烦心。”
一会儿便到了米店,老板刚刚开店,第一个顾客便是漂亮的兰儿,他的嘴咧的很开。
“呦,是兰儿姑娘啊,天这么寒,快进来暖和暖和。”
“买十斤米。”
兰儿低着头,她生怕看到米店老板那张丑陋的脸。却说这糟老头子,乃是个老色鬼,开了个小米店,不算有钱户,可他竟娶了三个老婆。
大老婆生了四个丫头,气得他娶第二老婆,两个女人好似商量好一样,合起伙来气他,一连又给他生了两个丫头。第三个老婆是从乡下买回来的,很能干,尤其是干粗活,像个劳壮力。每次进货卸米包,她不惜力气,给家里省了不少钱,只是这个老婆不会生孩子。
老头子伤心极了,不愿再娶老婆,只是在外面沾花惹草之事少不了,可没有一个能为他生二子的。三个老婆也管不住丈夫,只好任他去鬼混。
每每见到稍微有些姿色的女人,老头子便垂涎三尺,恨不得占为己有。今天一大早便来了个大美人儿,他有一种吉星高照的幸福之感。所以,加倍殷勤的招呼兰儿,可是兰儿冷若冰霜,一丝笑容也没有。
“瞧你这傻姑娘,屋里多暖和,往里面站一站。”
兰儿的确很冷,她甚至有些发抖,心想:“我就往里面站一点儿,你又不是老虎,难道还吃我不成。
兰儿往里面迈了两步,又重复了一遍:“快点儿,给我称十斤米。”
米店老板忙忙答应:“好,你等一下,我到里面去拿米。
明明有两大口袋米摆放在柜台里,兰儿不耐烦的说:“这不是米吗?”
老板嬉皮笑脸的说:“这米不好,兰儿姑娘,你放心,我卖给你的,一定是正宗的东北大米。”他仍有一些磨磨蹭蹭的。兰儿耐着性子等待。
“兰儿姑娘,我一见你,就觉得心里不好受。瞧你这模样,长得多俊俏,只可惜生在穷人家。”
兰儿没做什么反应,她觉得米店老板的话也有些道理。老板见状,更加放肆,急不可待的打开了话匣子:“兰儿,我那几个婆娘每一个让我好受的,如果你能嫁给我,我保你吃穿不愁,我把你供在佛台上,怎么样。”
兰儿一听,脸涨得通红,连米口袋都不要了,转身就走。她心里骂道:“老不死的东西,你想占本姑娘的便宜,不撒泡尿照照自己,配吗?”
她一路小跑回到了家,母亲见兰儿出去多时,却什么也没有买,而且一脸的“冰霜”,也猜出了八九分。母亲叹了口气,安慰她说:“姑娘大了,引人注意,以后你少出去,你弟弟妹妹能办的事情,让他们去办好了。兰儿,在外面受了气,可别往心里去,说出来,心里会好受些。”
兰儿望着母亲,愤愤的说:“等我有了出头之日,非收拾这些败类不可。”
后来,叶赫那拉??兰儿变成了慈禧太后,芳嘉园的那个米店老板死无全尸,这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