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感言(希望大家都看一下)(1 / 1)

执棋天下 江渚客 825 字 8个月前

抱歉拖了这么长时间才写这篇完结感言,O(∩_∩)O~

完结了,当小江打下这三个字的时候,心中有一丝解脱,但更多的是不舍。这篇文从去年八月开始上传,到今年九月才写完,历时一年多。在这一年里,小江经历了很多,包括人生的第一次手术。

小江在开篇之初曾经说过,这是小江最后一篇权谋文,所以小江是怀着最大程度尊重历史的态度写的文。

这篇文主要是为了写一下《权术天下》的遗留问题,包括外戚政治,世族政治,封建社会的土地问题,儒法问题等。

1、外戚政治。外戚政治在汉代表现的比较明显,尤其是东汉。东汉的皇帝一般都比较短命,死的时候,儿子都比较小。这些皇帝为了防止大权旁落,临终时,一般任用妻族掌权,就出现了外戚专权的局面,最为突出的就是王莽。小皇帝一旦长大,发现权力被掌握在母族手中,就会利用身边的太监,将权力夺回。可这些小皇帝临终时,又会将权力交到妻族手中,就形成了外戚和宦官交替掌权的局面。

小江解释一下,为什么皇帝会这样信任自己的妻族?中国封建社会是建立在父权为中心的宗法制度之上,就是说父系一族都有资格继承皇位。翻开中国历史就会发现,当某位皇帝无嗣,继承皇位的都是父系一族,所以父系一族对皇帝而言是潜在的威胁。这样,父系一族作为皇位的潜在竞争者,就被排除在托孤的范围之外,但也有例外。而外戚不具备继承皇位的资格,就被大加任用。

外戚政治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一页,但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文官集团的形成,外戚在政治中的作用越来越小。到明朝,明朝的后妃出身较低(开国之初除外),加之完备的官僚体制,几乎看不到外戚在政治中的作用。

2、士族政治。世族政治实际开始于东汉末年,大家看《三国演义》,提到袁氏家族,都会说四世三公之族。世族的势力在魏晋时期越来越强大,如两晋时期的王、谢两家。但世族政治就很大程度来说,是利大于弊的。

世族政治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王凝之的故事大家想必看过。从这样一个侧面,不难看出士族政治的弊病。

封建统治者也认识到了世族政治的弊病,隋文帝首倡科举,以才取士。

唐朝对科举制度又加以发扬,同时积极遏制世族势力。唐初,比较有名的世族有所谓李、崔等五姓。唐太宗的子女都未与五姓联姻,但功臣的子女多与五姓联姻。到唐高宗时,高宗下令重新编写士族志,遏制士族的地位。

到了明朝,已经形成了完备的科举制度,从根本上,消灭了士族政治。

3、封建社会的土地问题。封建社会建立的基础就是封建土地所有制,但这一制度也带来了巨大的社会问题,那就是土地高度集中和失地农民只见的矛盾。

封建土地所有制,必然造成土地集中到少数封建土地所有者手中,这就意味着将有一部分农民失去土地,沦为佃农。

这部分失地农民在饥荒时期,就是所谓的流民。流民的可怕性,历史已经不止一次向我们证明了。如东汉末年的绿林、赤眉,隋末的瓦岗、窦建德,明末的李自成、张献忠。

封建社会的一些有识之士也在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如王安石,张居正等等,可收效甚微。

小江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可惜也没有良好的解决之道。《权术天下》和本文都提及了这个问题,但都没有解决之道。

4、儒法问题。

战国时,魏国的法家李悝进行改革,换来了魏国的强大。商鞅怀揣着李悝的《法经》来到秦国,秦国一举称霸。秦始皇任用韩非、李斯这一系列的法家人物,秦国终于一统天下,建立了大秦帝国。

大秦帝国的强大在如今看来,都是令人钦服不已。可这样一个强大的帝国,却只存在了短短的十五年。

秦帝国的灭亡原因是多方面的,可我们却无法见证法家思想是否真的不适合中国的封建社会。

关于儒法的问题,小江以前也曾写过一篇文探讨过,可却只是粗浅的探讨,这个问题更值得我们深思。

额,小江大致就想说这么多。至于一些文中的问题,欢迎大家留言,小江都会回复的。

最后说一下新文的问题,小江准备了两篇文的大纲,一篇古言,一篇民国文,和编辑初步商量了一下,初步定写古言。至于虾米时候上传,那个,对一下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