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做什么?(1 / 1)

那么,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做些什么呢?我们是否应该不断刺激和鼓励孩子追求虚荣?还是一直推动他们崭露头角,成为永远的第一名?这些方法都是无用的。经验告诉我们,谁是第一并不非常重要。我们或许应当弱化第一名的意义。

我们听了太多“第一名和最优秀”了,对此深感厌倦。历史和经验都表明,除了成为第一名和最优秀的人,我们还可以做更多其他事情。过分强调第一只会让孩子变得更加片面,无论怎么说,它都在剥夺他们成为完整人类的发展权利。

这种“第一名和最优秀”教条所造成的主要后果就是:儿童只会为自己着想,浪费时间担心其他孩子会不会超过他。他们的内心充满了对同伴的嫉妒和憎恨,以及对自己位置的担忧。他们在家里靠后的排名催生了竞争意识,迫使他们憋足劲头要超过其他人。他们的这种竞争意识表现在行为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一些小动作上。

对于已经知道如何觉察动作和心理联系的人而言,这些小动作所表明的含义是非常明显的。比如,有的儿童总是喜欢走在队伍的前面,不能忍受任何人往前走。这种赛马一样的态度在很多孩子身上是具有特征性的。

我们将这种类型的儿童及其多种常见版本看作鲜明的范例。在这些最年幼的儿童中,我们发现有些非常活跃和能干的孩子发展得非常好,甚至成为整个家庭的小救星。别忘了《圣经》故事里边的约瑟!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这个简洁的故事所蕴含的信息甚至比所有现代研究的总和还要大!虽然几个世纪以来,它的许多宝贵素材已经散佚,但这个故事仍然值得我们去重新解读。

还有另外一种最幼小的孩子,他们就像马拉松运动员一样,突然发现前面横着一块大石头,不确定自己能否跳过去。于是,他们试着从石头旁边绕过去,借以避开困难。

这种类型的年幼儿童一旦丧失了勇气,就会成为彻头彻尾的懦夫。他们总是掉队,每一项任务看起来都太难了,于是,他们变成了撒谎高手。最后,他们没有做任何有用的事情,却将所有的精力都浪费了。他们应对困难的策略是失败的。

通常情况下,我们发现他们在小心翼翼地探寻那种绝对没有任何竞争的活动。他们可能争辩道,自己总是太弱小或已经被宠坏了,抑或他们的哥哥和姐姐限制了他自身的成长。他们要是有身体的残疾,那么命运将会愈发艰难。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必定会利用自身的羸弱,为失败辩解。

以上的两种类型儿童都不会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在第一种类型的儿童中,他们总是要争取成为最好的。除非遇到有利的竞争环境,否则他们难以感到满足。这种人只能通过损人的方式获得心理平衡。在第二种类型的儿童中,他们会被自己的自卑感压垮,并时常在生活中觉察自己的缺点或屈服于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