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图表与宇宙的景象(1 / 1)

在谈及这个话题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就可以举出关于患者的儿童经历和真正的疾病之间关系的例子,而最为确切的表现方式莫过于绘制生命的图表。经历和疾病这两个点由一条直线连接起来。

在大多数情况下,当我们绘制这种图表时,我们采用精神曲线记录个体的精神发展,用其他曲线记录个体从儿童早期就已经产生的行为模式。

有的人可能会说,我们贬低了人类的伟大命运,因为我们采用了过于简化的模型;而其他人则说,我们否认了人类是自身命运的掌控者,对自由意志和人类判断力不屑一顾。

如果就自由意志而言,这种指责并不是错误的。我们面对着一个固定的行为模式。它的最终形状可能会发生细微的变化,但其关键部分、发展势头和本质内涵从儿童早期开始就不会发生变化。

虽然随着个体的成长,这种模式会受到他们与成人世界的关系的影响,但它仍然具有决定性意义。在反思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了解个体的早期童年经历,因为婴儿早期的印象影响着成长期的发展和他们应对未来挑战的策略。

在应对挑战的时候,儿童会用尽天生的所有身体和精神能量。他们在婴儿早期承受的特殊压力让他们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生活态度,并决定了他们对世界的原始看法,即宇宙观念。对于人们在婴儿期过后的“本性难移”,我们不应该引以为奇——他们成年期跟婴儿早期的态度表现方式可能差异很大。

因此,我们不应当让小孩子经历那些可能会引起错误生活印象的事情。在这个方面,儿童的身体强度和耐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的社会位置和教育者的特点也同样关键。虽然在一开始,儿童对生活表现为被动性和反射性,但是随后他们对生活的反应可以朝着特定目的进行。

身体的需求是调节儿童原始痛苦和快乐的平衡棒,但很快他们就学会了如何绕开和躲避这些原始需求带来的压力。这种现象发生于“自我发现期”,在此时期,儿童开始称呼自己为“我”。也正是在这个时期,他们完全发现自己在环境中处于一个固定位置。

这个位置不是中立的,因为它迫使儿童改变生活态度,让他们基于自身世界的需求、幸福观和自我价值调整个人与环境的关系。

如果我们回忆一下关于人类目的论(目标导向)的内容,我们将会发现,儿童的行为方式背后隐藏着一个特殊的根深蒂固的统一性原理。在那些具有清晰精神目标的来访者中,我们看到他们认为人际交往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因而感到压力较大。

就像有的儿童在学校和家里的行为完全不同一样,有的成人表现出反向性格特征,而他们的真正性格往往难以被人觉察。同理,两个不同的人的外在动作和表现上可能完全一样,但是,他们的内在行为模式却会截然不同。

当两个不同的人做着同一件事情的时候,他们依照各自鲜明的方式进行;而当他们做着看起来不同工作的时候,他们却采取了同样的方式。

这种模糊性令我们永远也不能将精神的外在表现当作一种孤立的现象进行研究,相反,我们必须通过评价人类行为的总方向来研究心理学。只有将某一现象放入个体的整个生命历程中进行评估,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它的本质作用。只有在确保个体的每一种外在表现都是他们总体行为模式的某一层面之后,我们才能深入考察人类的思考方式。

如果理解了为何所有的人类活动都是为了奋力达到某种目标以及它是如何受到现状及过去的影响,我们就能够把这个原理应用于最可能犯错的领域。犯错的原因与我们不正当的心理素质有关,我们对过去的成就感到沾沾自喜。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不断地强化个人的生活模式,它的形成离不开我们对事物的非客观分析,我们在自身意识或潜意识的基础上收集、转换并同化所有个人感觉。科学本身可以指引上述过程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并最终纠正错误的行为。

至此,我们将通过一个例子对以上讨论进行总结,并以我们已经掌握的“个体心理学”知识从多方面分析和解释所有现象。

一名年轻女性来访,抱怨自己糟糕的生活。她说,自己不满足于整天被各种琐碎的工作、事情打扰。从她的外表来看,我们可以知道她是一名急性子的人,眼神充满了焦躁不安。她对自己必须做的各种简单的工作充满了重重焦虑。

从患者家属和朋友的叙述中我们得知,她对所有的事情都是尽心尽力,似乎就要被巨大的工作压力打垮。我们得到的总体印象是,她是一名对所有事情都非常严肃的人——一种常见的性格特征。她的其中一位家庭成员给我们提供了支持信息:“她总是喜欢小题大做!”

让我们一起沿着这种“小题大做”的思路,看看它对一群人和夫妻之间的行为影响。我们忍不住产生这种念头:“小题大做”可能正是个体对世界的一种呐喊,希望不再继续被施加更多的压力,因为自己已经到达最大负荷的边缘。

但是我们尚未知道这名女性的性格特点,必须诱导她说出更多信息,必须小心留意那些不起眼的细节,不能尝试去支配这名病人,因为这会激怒她。在建立自信之后,她向我们滔滔不绝地讲起了各种故事。我们很快得出这样的结论:她的生活只是为了达到单一的目标。

她的行为正在向某些人(可能包括她的丈夫)表明,自己再也不能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或义务,而应该得到更多的关心和照顾。随后,我们进一步推测,所有的这些行动肯定源于过去的某一个时间点,当时她的个人需求未能得到满足。我们成功地引导她说出了自己的心事。

多年以前,她曾经度过了一段极度缺少关爱的时期。现在,我们应该可以更好地理解她的行为了。她的“小题大做”是为了强化自己对关爱的渴望,防止再次陷入缺少温暖和关爱的境地。

她对自己的分析也支持了我们的结论。她提到一名具有截然不同性格的朋友,这名朋友在面对不幸婚姻的时候选择了逃避。有一次,她看见这名朋友站在客厅中,一边翻看着书籍一边以厌倦的语气对丈夫说:“我真不想做这顿晚饭。”这激怒了她的丈夫,他开始用各种刻薄的语言进行讽刺。

对于这件事,这名患者说:“如果我遇到这种情况,结果会好得多!没有人会骂我,因为我从早到晚都忙于做家务。即使家里的午餐做迟了,也不会有人发出任何怨言,因为我总是被叫去做其他各种事情。我是不是应该放弃这种方式呢?”

我们可以猜到这名患者正在想什么。她希望以一种平淡的方式获得某种程度上的优越感,却不会因为渴望关爱而受到他人的责骂。这是一种很成功的策略,我们很难劝告她放弃这种做法。但这种做法还引发了其他的一些问题——她所得到的关爱(同时也是一种支配感)永远都不会达到足够的强度。

这引起了一系列问题。一旦屋子里的东西放错了位置,她就不能继续干任何事情。太多未干的事情使得这名患者时常头痛,她的睡眠永远都不会太安稳,因为她总是在担心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应邀赴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而各种各样的烦琐准备工作却让人望而生畏。

因为每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对她来讲都是异常关键的细节,她将赴宴看成了一种需要千万次准备的任务。我们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推测,她最终要么推辞赴宴,要么迟到。她的社会感总会受到某些方面的制约。

在婚姻生活中,许多情况都因为这种对关爱的渴望而被赋予了特别的意义。例如,我们不难想象,伴侣的一方有时候会因公出差、参加夜晚聚会或出入他所感兴趣的俱乐部。这时,如果另外一方被冷落在家里,是否会有损夫妻之间的爱意和关心呢?

乍看之下,我们可能会说,结婚就意味着婚后双方都必须尽量待在家里。这种有趣的观点不可避免地带有片面性,因为对于工薪家庭来讲,单纯地追求家庭生活几乎是不可能的。

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可避免地困扰着婚后生活,而在以上的案例中,这些问题出现得太多了!有时候在深夜里,丈夫蹑手蹑脚地溜进被子里,企图尽量不惊动妻子,但他突然发现,其实妻子并没有睡着,于是他的内心充满了愧疚。

其实,我们已经不必做进一步的表述——因为对于问题出现在哪里已经不言而喻。但同时我必须指出:在婚姻生活中,不仅仅是女方会玩这种“游戏”,许多男人也会做出这种事情。我们只需明白,对关心和照顾的渴望可能会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

对于患者而言,这种形式可能是丈夫必须在夜间出行,于是妻子说:“亲爱的,不要太想念家里。你很少参加交际活动,所以尽情享受这个夜晚吧!”虽然她用嬉戏的口吻说这些话,但是她的话语却深含意义。

她所想的并不是所说的意思,而深入的观察为我们揭示了这种联系——她并不希望让自己看起来过于严肃。从外表上看,她的语言令人心悦诚服,她的态度很真诚。但事实上,她透过话语向丈夫下了最后通牒。丈夫因为得到妻子的授权,所以可能会在外面待到深夜。

结果,妻子会觉得自己遭受了严重的伤害,而且如果丈夫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意愿而待在外面,她也会产生一种被轻视的感觉。她曾经说过的话让所有的事情都变得微妙起来。她与丈夫形成了一种直接的“同伴关系”,而丈夫虽然参加了社交活动,但是仍然愿意听从妻子的意愿。

现在,让我们将这种对关心和照顾的渴望与以下的新想法联系起来,即只有当她处于命令者位置的时候,才能处理身边发生的事情。我们马上意识到,在她的整个生命历程中,其驱动力来源于不甘于做第二名的决心。她总是希望保持支配地位,绝不允许任何批评将自己从安全的位置上拉下来,从而一直处于自己小宇宙的中心。

我们可以从她的所有生活中发现这种决心。例如,如果被告知即将更换清洁女工,她将会变得异常激动。很明显,她希望自己能够像支配旧的清洁工一样压制新的清洁工。

同理,如果她必须离开家庭这个可以确保自己支配地位的地方,突然进入一个自己完全不能支配的世界,她也会变得异常兴奋。在这个世界中,她必须躲避所有的阴谋。事实上,她处于一个从属的地位。如果我们能够知晓她在家里的专横行为,就很容易理解令她感到兴奋的原因及其背后的含义。

这些性格特征通常披着赏心悦目的外表,以至于乍看之下,没有人会认为说话者同时也是一名受害者。但这种受害经历确实会产生巨大的破坏。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刻意放大和夸张这种压力的人,不敢乘坐公共汽车,因为他不能控制公共汽车的走向;在严重情况下,这种惧怕可能最后让受害者不敢走出家门。

从这些受害者的疾病进展中我们可以看到,童年印象对个体的后续发展发挥了重要影响。我们不能否认,从她的角度来看,这名女性事实上并没有犯错。让一个人的态度和所有生活都朝着追求温暖、自尊、荣誉和关爱的方向进行,让她不时地感受过重的压力和筋疲力尽终究不是一件坏事。

事实上,这是抵挡外界批评的最好方法。它不仅可以迫使他人采取温柔的态度,而且也可以绕开所有干扰她的哲学世界平衡的因素。

如果我们追溯这名患者的早期生活经历就会知道,在学校期间,她一旦不能完成家庭作业,就会表现出极度的消沉,从而迫使老师采取温柔的方式对她。

她也是家里年纪最大的孩子,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她常常跟弟弟打架,即便他是三个孩子中最讨人喜欢的。她认为大家关注自己的家庭作业是一件特别令人苦恼的事情,而真正值得关注的个人成绩(她一开始曾经是一名好学生)却残酷地被人所忽视。最后,她再也不能忍受这种做法,叨叨不休地抱怨大家应该注意到自己的个人成绩。

从以上的讨论我们可以得知,这名年轻女性渴望平等。从童年早期开始,她就怀有一种自卑感,并希望尽力克服这种感觉。她在学校表现出的行为就是成为一名坏学生。这对她来讲,并不是什么好事情,却符合她对世界的幼稚看法——这是一种得到他人关注的最好方式!她的一些恶作剧似乎是有意而为之,因为她曾经大声宣布:“我想成为一名坏学生!”

但她的父母并不认为孩子在学校成绩差是一件糟糕的事情。这引发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受妹妹事件的影响,她突然在学习上表现得非常突出。妹妹在学校的表现非常糟糕,但母亲对她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妹妹的问题出现在其他方面上。

在我们的例子中,患者只是学习成绩较差,但她的妹妹却在行为举止方面出现了问题。因为相对于学习成绩较差而言,行为出现问题可以造成更恶劣的社会影响,更容易得到母亲的关注。错误的“紧急”行为迫使父母放下手头的所有工作,专心解决孩子的问题。

争取平等地位的战斗就此结束,但是,一场战争的终结绝不意味着永久的和平。没有人会甘于风平浪静的生活。所以,这名女孩发现了其他可以吸引他人注意的方法,这些方法最终给她的性格形成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现在,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为什么她大惊小怪、匆匆忙忙或发疯似的追求忙碌生活了——所有这些活动都是演给她父母看的,其目的在于吸引父母的注意力。同时,这也是对父母不能平等对待所有孩子的一种控诉。当时父母的态度从根本上影响了她今天的行为。

我们甚至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这名女性的生活。她记得很清楚,自己小时候总是很喜欢欺负刚出生的弟弟。只有当母亲制止她的时候,她才肯罢手。当时,她的年龄是三岁。即使是在那么小的年纪她也能感受到,因为自己是一个女孩儿,所以父母并不会投入太多的关注。

她还记得,自己曾经在许多场合倾诉渴望成为一名男孩儿。弟弟的出生不仅迫使她离开温暖的安乐窝,而且还深深地侮辱了她。因为作为一个男孩儿,她的弟弟所享受的成长条件比她之前的要好得多!为了补偿这种缺失的爱,她采用的方式就是让自己看起来总是忙于工作。

现在让我们对她的一个梦境进行解释,借此说明这种行为模式是如何深深地植根于她的灵魂深处的。在梦境中,她正在跟丈夫交谈,但她的丈夫看起来并不是一个男人,而是一个女人!这是她对个人经历和关系进行解读的所有想法的基础。这个梦境提示,她已经和丈夫建立了平等的关系,丈夫不再像是弟弟一样支配自己生活的人,而是一名女性。这两名女性不存在任何地位的差异。在梦境中,她获得了自己从童年期以来就一直期待的东西。

综上所述,我们已经掌握了联系两个不同精神发展点的方法。我们已经发现了她的生活方式、生命曲线、行为模式,而且通过以上多方面观察,我们得到的统一印象可以归结为:这名患者正在尽力通过温柔的方式获得支配地位——就像打出了温柔的铁拳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