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卖不出去的东西——有需求的地方就有销售(1 / 1)

进入新的领域开拓市场时,一些销售员会感觉茫然失措,不知如何下手。经济学告诉我们,有人的地方就有需求,有需求就有销售。只要你用心发现,总会找到买家。

有一家公司在招聘销售员时给求职者出过这样一个难题:向和尚卖梳子,卖得越多越好。

几乎所有人在初听到这一命题时都表示怀疑:把梳子卖给和尚?这怎么可能呢?和尚没有头发,根本就用不着梳子。面对根本没有需求的市场,许多人都打了退堂鼓,但还是有甲、乙、丙三个人勇敢地接受了挑战......

一个星期的期限到了,三人回公司汇报各自的销售成果。甲先生卖出1把,乙先生卖出10把,丙先生居然卖出了1000把。

甲先生说,他跑了三座寺院,受到了无数的臭骂和追打,但仍然不屈不挠,终于在下山时碰到了一个小和尚因为头皮痒在挠头,最后在他百般游说下,小和尚买了一把梳子。

乙先生去了一座名山古寺,由于山高风大,把前来进香的人的头发都吹乱了。乙先生找到住持,说:“蓬头垢面对佛是不敬的,应在每座香案前放把木梳,供善男信女梳头。”住持认为有理。那庙共有10座香案,于是住持买下10把梳子。

丙先生来到一座香火极旺的深山宝刹,对住持说:“凡来进香者,多有一颗虔诚之心,宝刹应有回赠,保佑平安吉祥,鼓励多行善事。我有一批梳子,您的书法超群,可在梳子柄上刻上‘积善梳’三字,作为赠品。”住持听罢大喜,立刻买下1000把梳子。

我们都明白,销售员在进行商品买卖的过程中,必须密切关注市场需求,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合理地调整商品的供给,才能保证销路。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我们在寻求消费者需求时,不一定都是被动地去满足市场中的已有需求,而可以通过销售人员对市场的敏锐洞察,挖掘和创造消费者的新需求。

上述案例中,看似对于梳子完全没有需求的和尚和寺庙,却被丙开拓出来崭新的市场。通过这个故事来看,经济学的“需求决定供给”的论断似乎并不绝对。事实上,创造需求依然没有突破“需求决定供给”的论断。创造需求的过程只不过是一个对潜在需求的深入挖掘和捕捉的过程。销售员在销售过程中,每天都面对形形色色的“顾客”,这些顾客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显著型顾客和潜在型顾客。

我们通常意义上的顾客就是显著型顾客。显著型顾客具有以下4个特征:

1.具有足够的消费能力。

2.对某种商品具有明确的购买需求。

3.了解商品的信息和购买的渠道。

4.可以为销售者带来直接的收入。

无论是化妆品、药品,还是服饰、图书、日用百货,都存在直接的显著的消费群体。只要顾客已经将商品买下来,他就成为我们的显著型顾客。显著型顾客的需求是明显的、可预测的,这一类顾客,我们可以较容易地凭经验掌握与需求相应的供给。

另一类是潜在型顾客。除了显著型顾客外,几乎所有的人都是我们的潜在型顾客。潜在顾客具备以下4个特征:

1.目前预算不足或不具备消费行为能力。

2.可能拥有消费能力,但没有购买商品的需求。

3.可能具有消费能力,也可能具有购买商品的需求,但缺乏商品信息和购买渠道。

4.会随着环境、个人条件或需要的变化而成为显著型顾客。

潜在型顾客是一个巨大的消费群体,包括社会中各类人群。卓越的销售者应当懂得如何去发现商品的潜在消费群体,创造他们的消费需求,将潜在的消费群体诱导成为显著的消费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