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上午,当美国著名的心理画像专家格雷格·麦克拉里正在埋头研究手头的案件时,一位FBI探员轻轻地敲了敲门:“不好意思,打扰你格雷格,有一件棘手的案件需要您的帮助。”格雷格放下手上厚厚的一沓资料,示意他坐下慢慢讲述。
昨天下午,911报警中心接到了一个报警电话,是一个年轻的妈妈打来的。电话刚刚接通,她就着急地向接线员哭诉,她2岁的儿子被人绑架了,已经失踪两个多小时了。接线员一边安慰她,一边询问她准确的地址。
随后,FBI探员立刻赶到了案发现场。在了解案情后,他们对附近的地方进行了仔细的搜查,结果一无所获,也没有目击者看到过孩子的行踪。那位年轻的妈妈心急如焚,一直担心地走来走去,当得知探员没有找到孩子的下落时,她一下子瘫坐在地上,放声痛哭起来。
探员们一边安慰她,一边询问她事情发生的经过。原来,她本来打算带着2岁的儿子去超市购物,但她刚进车里就感到肚子疼痛难忍。于是她立刻下了车,快速地穿过了停车场,到公寓大门附近的公共卫生间方便。
由于她租住在这个公寓已经半年了,与邻居们相处得不错,因此大家都彼此熟悉,所以她让儿子单独留在外面。但在去卫生间前她郑重叮嘱他,不要到处乱跑,乖乖地待在大门口,她很快就会回来。
可是,大概在30分钟之后,当她从卫生间出来时,却发现孩子并不在大门口。此时,她并没有感到很紧张,以为孩子可能在大门附近的地方玩耍。但事情并非她预想的那样,当她在大门附近转了一圈后,却没有找到孩子,而且她还询问了附近路过的邻居,他们都没有看到孩子的身影。
这让年轻的妈妈顿时心急起来,更让她惊慌的是,在停车场的地面上,她看见儿子的一只针织连指手套被丢在地上。于是,她马上返回公寓中,打了911报警电话。
后来,媒体得知了这一情况,对这起幼儿绑架案进行了报道,希望更多的民众能够为FBI提供有价值的线索。同时,孩子的妈妈也走进了电台播音室,她通过麦克风声泪俱下地乞求绑架者能够将她的儿子送回来,声称可以将自己的所有财产都给绑架者,只要他将孩子还给她。在场的电台工作人员和FBI探员,尤其是有孩子的父母无不感动落泪。
可是,虽然FBI探员也很同情失去孩子的年轻妈妈,但依照惯例他们仍然需要对她进行测谎测试。结果,她顺利地通过了测试。
由于FBI探员尚未掌握有价值的线索,而且他们深知侦破儿童绑架案必须分秒必争,时间拖得越久,对被绑架的孩子越不利。因此,FBI探员来找心理画像专家格雷格·麦克拉里,希望他能够帮他们尽快抓到绑架者,解救无辜的孩子。
格雷格在了解案情后,又仔细听了911报警电话的录音。在听的过程中,他不由得嘀咕:“好像不太对劲。”当格雷格正在分析案情时,案件又有了新的进展:
那位陷入悲痛无法自拔的妈妈收到一个小邮包,邮包上面只写着收件人的地址,却没有写寄件人的地址,而且邮包里面也没有字条或是信件,仅有孩子妈妈在停车场找到的针织连指手套的另一只。看到这只手套,那名年轻的妈妈再次陷入恐慌中,悲痛得大声哭了起来。
听闻这一情况,此时的格雷格顿时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他对FBI探员说:“不用再费尽心思查小孩子的下落了,被‘绑架’的小男孩已经死了,凶手就是伤心欲绝的妈妈。”探员相当不解地问:“怎么会?是那个年轻妈妈报的案,而且她一直处于精神崩溃的状态中。”
于是,格雷格就自己的分析、判断进行了详细的解释:首先,这起“绑架”案本身就有问题。对于一个母亲来说,没有任何人比她更关心自己的孩子了。可是,这位年轻的妈妈却让自己的孩子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放任他独自一人在卫生间外面待这么长时间,这样做是相当不符合逻辑的。如果她真的要待在卫生间里很长时间,为何不将孩子一同带进去或是临时安排其他人照顾呢?这一点就让人相当起疑。
其次,通过911报警电话的录音可以听出来,那位年轻的妈妈在报案时明确地说,有人“绑架”了她的孩子。但是,处理过多起儿童绑架案的格雷格表示,对于大多数父母来说,他们往往很难接受“孩子遭到了绑架”这种可怕的假设。一般来说,当父母找不到孩子而导致他们陷入歇斯底里的悲痛、恐慌情绪时,他们通常会对报警中心说“我的孩子找不到了”“我的孩子跑丢了”“我的孩子失踪了”之类的话。可是,在这起案件中,年轻的妈妈却在报案阶段就使用了“绑架”一词,这表明她在孩子出事前就已经知道了将要发生的一切。
另外,对于丢失孩子的父母来说,通过媒体垂泪乞求绑匪本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对于此案中的年轻妈妈亦是如此,不能主观臆断地说她那样做就有嫌疑。一般而言,父母那样做完全是出自内心迫切希望孩子安全归来的愿望。可是,无法否认的是,也有少数人会别有用心地公开露面,这是他们所使用的迷惑警方和公众的欺骗伎俩。
格雷格还分析称,其实,这起案件中最能说明孩子的妈妈是凶手的一点就是针织连指手套的寄回。一般来说,儿童绑架案有三种原因:一是绑架者是为了勒索钱财而将孩子绑走;二是对于那些猥亵儿童犯来说,绑架孩子是为了满足他们的变态性欲;三是孩子可能会被一些情绪变化无常的人绑架,这类人可能想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孩子,因此,他们会想方设法地绑架别人的孩子。
如果是出于第一种原因而绑架孩子,那么,绑架者必然会通过电话或是书信与孩子的家人联系,以此提出他们的要求。而基于其他两种原因的绑架者则根本不会与孩子的家人有任何联系。
因此,以上三种绑架者都不会仅仅寄回孩子的一件物品,以此告诉孩子的家人孩子在自己的手中。如果绑架者必须向孩子的家人证实这是一起绑架案,必然会在寄回孩子物品的同时附带提出赎回孩子的条件,否则,就失去绑架的意义了。
因此,格雷格认为,在这起案件中,年轻妈妈只是根据自己想象中的绑架模式而设计和实施了一起“绑架”案。可是,她并不了解这类犯罪的真实动机和实际需要。
这位年轻妈妈之所以这样做肯定是事出有因的,而且在此过程中,她成功说服自己这样做是没有任何过错的。因此,她才会轻易地通过了测谎测试。于是,格雷格决定重新对孩子的妈妈做测谎测试,并且从联邦调查局请来一位资深的测谎专家。而在测谎前,格雷格故意让孩子的妈妈知道警方已经将她列为重大嫌疑人。
果然,此次测谎结果与上次完全不同。在测谎专家有针对性的审问下,孩子妈妈终于承认了犯罪事实:是她亲手杀死了年幼的孩子。其实,当格雷格了解案情时就已经分析出孩子妈妈杀害年幼儿子的犯罪动机:因为她是一个单身的妈妈,尚且年轻,本应该享受20多岁年轻人该享受的一切,可是孩子却成了她的累赘。当她带着孩子生活时,可能认识了一个自己喜欢的男人。可是,在他们建立自己的新家庭后,男人可能并不想与不属于自己的孩子一起生活。于是,年轻的妈妈就暗生杀机。
在孩子妈妈的带领下,FBI探员在树林深处找到了孩子的尸体。他们发现孩子的身上穿着滑雪衣,被裹在厚厚的毛毯中,而且尸体还被一个密不透风的塑料袋严严实实地套住。
这与格雷格之前的分析完全吻合:如果是谋财的绑架者或是满足性需求的猥亵儿童犯,他们绝对不会费心地让孩子感受到“温暖”,也不会考虑不能让孩子的尸体遭受风吹雨打。
格雷格还指出,很多谋杀案的犯罪现场都能明显地表现出作案者强烈的愤怒;抛尸现场则往往能够体现出作案者的鄙视和敌意。而在这起案件中,作案者埋葬尸体的方式则显示出了她对孩子残存的爱意和负疚感。
【犯罪心理画像及其起源】
犯罪心理画像是指在案件侦查的过程中,侦查人员、行为分析专家、物证专家等对实施犯罪的行为人的心理特点、动机、相关行为等信息进行分析的过程。
一般来说,犯罪心理画像又被人们称为犯罪人画像、行为画像、犯罪现场画像、心理画像、作案人画像等。犯罪心理画像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FBI(美国联邦调查局)成立的行为科学小组,后来,他们创立了一种基于犯罪现场分析的犯罪心理画像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