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国家级的课题,也是一个多年未解的课题。
在中国,没有哪一个地区有京津冀这样优越的城市发展平台——无论是珠三角还是长三角,它们的政策、资源、人才、技术优势,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无法与京津比肩,但偏偏就是京津在区域合作发展上落在后头。上海之于长三角、广州之于珠三角都产生了显著的“正拉动”效能,而北京对于环渤海则是“负拉动”——从该地区抽取资源与资金,却没有反哺该区域经济。
“环渤海经济区”概念肇始于1986年,当时即设立了环渤海地区经济联合市长联席会——后改名为环渤海区域合作市长联席会——被认为是京津冀地区最正式的区域合作机制。但这个类似地方政府自组织的沟通平台,很难真正解决行政藩篱所带来的难题。
相距百余公里的京津对于区域经济的带动功能在竞争与较量中日渐抵消。这两个城市都沉迷于各自的发展规划中不能自拔,都制定了激动人心的指标体系。这些各自为政的规划很少能够从区域发展的层面审视城市发展,无法以整体观念解决地区问题。
北京从一个消费城市变成了一个大而全的工业城市,而后又转而定位为一个消费城市。1950年代,在苏联专家的影响之下,北京首先对城市性质进行了彻底的革命——把一个工人阶级仅占百分之四的消费城市改造成为工人阶级占四分之一以上的莫斯科型的大工业城市。直到1993年,北京的城市性质才被明确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到了2010年,这一目标正式变成了世界城市。
然而,这一反复的过程几乎花掉六十年的时间,而且从观念上要再将北京从内聚型转向辐射型可能还要更长的时间。功能高度聚集,随之而来的膨胀不是从城市层面的规划就能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看到一再强调不要摊大饼的同时却不由自主地从二环三环到五环六环,再往外要修建的七环就已经到了廊坊的地盘上。
天津何尝不是如此。本来与北京相比,天津有很明显的错位竞争优势。如果北京突出国家首都、文化名城、国际城市的优势,天津突出经济、港口优势,组合起来,每个城市未来都是2000多万人口,再加上周边地区人口,规模可以达到一亿,这将是世界上罕见的大城市综合体。
这个世界级城市群的主轴是京津塘发展带——从北京向西南,经廊坊至天津,沿着海河延伸,通过中心城区到滨海新区,再延至港口。然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天津发展的中心不是拥抱北京,而是转而面向海洋。
倾城之力打造出2200平方公里的滨海新区发展成绩斐然,使得天津成为一个以国际港为中心,以自由贸易区为基础的海港城市,具备辐射中国北方乃至东北亚的能力。然而,相比起京津轴的吸引力,津滨轴无疑难以激起世界级城市的构想。
2001年,清华大学教授、两院院士吴良镛应建设部的委托,集两百多名专家之力,耗时共两年多,提出新的区域发展战略研究成果——《大北京地区发展规划》。在这份规划中,专家们不仅第一次提出了要把北京建设成世界城市的战略构想,而且一再强调要建立京津冀地区的区域协调和合作机制,加强大北京地区城市之间的经济关联度,带动整个首都经济圈的繁荣。所谓的大北京地区,是指由北京、天津、唐山、保定、廊坊等城市所统辖的京津唐和京津保两个三角地区,覆盖4000多万人口,7万平方公里。
在吴良镛看来,整个京津冀北地区都面临挑战:
——缺乏区域观点。多年来北京、天津及其它城市各自为政,城市发展目标相似,产业结构雷同,生态环境系统缺乏引导控制,结果导致整个区域资源使用浪费和发展水平落后。
——城镇体系欠完善。整个地区城镇等级结构不合理,缺乏中间层次的城市,特别是小城镇发展水平较低;城际之间是一条线性联系,尚未形成完善的网络体系。
——生态环境恶化。突出表现在区域性水资源短缺、水系被破坏、湿地减少、海水污染、赤潮频现等。
——既定的城市方针政策缺少联系。在整个区域的城际竞争中,北京处于绝对优势,未能给予其它城市发展的机会,整个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北京要大力发展“首都金融经济”,天津要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的提法,两者如何协调?
当北京几乎成为一座围城,寻求突破便成为当务之急;当天津在与北京的城际竞争中难以获得先发地位而日渐衰落,寻求妥协与分工便成为现实选择。
吴良镛说,“城市发展到今天有种种主客观原因,是各种因素的叠加,无须追究责任。但是实践检验真理,讨论城市问题不可能不涉及规划思想,我们希望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分散的杰出的思想加以整合,超然地探求一些解决城乡发展问题的新思路、新途径。”
20世纪初西方城市规划的先驱们已认识到:解决城市问题不能局限在狭小的市区范围之内,必须把城市与区域联合起来。美国学者芒福德则明确地提出区域整体发展理论,“真正的城市规划必须是区域规划。”吴良镛认为,这些理论对于“大北京”地区的空间发展规划颇有启发,但也不能教条地搬用过去的理论,而要创造性地寻求从区域层面来解决城市问题的可行路径。
“大北京”规划所提供的解决方案,其核心内容就是在区域的尺度上重新疏散和集中。北京要真正能够疏散出去,在整个地区范围内平衡居住与工作布局,发展“边缘集团”。北京与天津组成双城,优势互补,共同发挥我国北方中心城市作用。京津冀北地区应立足于交通,建设方便舒适的区域“交通走廊”,港口合理分工,工业集中发展,保护北部山区植被和水源并合理利用和保护沿海资源。
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正确的事情如何真正变成现实的事情,需要来自政府、来自市场多方面的努力,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无论如何,这一轮《大北京规划》的出台如同一声响亮的呐喊,反映出这个区域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即将突变的前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