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已经提醒过大家注意意大利城市模式的推广。然而,在意大利获得公民权之后则是另一番光景。尽管我们不太清楚,但显然新的罗马共同体拥有相对同质的政制(架构)且适于城市社会。实际上,在与其他共同体交往时,罗马很难在城市中心(这一政制)之外还考虑其他。随着新罗马共同体的建立,意大利公民权的获得对城市中心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刺激,而这似乎又反过来成为促进意大利罗马化的因素。
关于罗马化现象,至少有两个层面必须加以研究。从精英的层面开始研究可能最容易。精英阶层相对的高度流动性一直是罗马体制的重要特征。自然,一个家族之中从未有人担任官职的人,很少能像盖乌斯·马略和西塞罗那样达到执政官的高位。但一个家族通过几代人时间获得执政官之位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而且,一个人如果是家族中首位官至执政官或者其他高官者,他就会被称为“新人”(novus homo),并由此使自己及后代获得贵族身份。在整个共和国历史上,一个家族如果来自新近获得公民权的共同体,那么可能只需一代人时间,此家族就踏上了通向高官之位的晋升之途。公元前91—前89年间,大量意大利地区居民获得公民权,他们的晋升轨迹与上述内容并无二致。到了奥古斯都时代,元老院中充斥着来自最近才获得公民权的共同体的精英成员,其中很多人的后代将会升至执政官之位。晋升之路所需的是那些一向有效的优势,比如与已经手握大权者的友谊、财富、演说技艺与军事才能等等(见第五章,共和国后期的意大利作家)。
将意大利居民作为一个整体对其罗马化加以评估则要困难得多。我们得承认:存在着不识字且穷得没有资格加入罗马军队的田间劳动者,但我们对他们的文化程度一无所知。我们所有的知识即便不是与精英相关,至少也是与接近精英的人相关。由于存在着这样的局限性,要了解整个意大利共有本地文化的生存或湮灭状况,有四种标识性因素值得注意:语言、宗教习俗、家庭结构和丧葬仪式。其中这最后一种特别有用,因为有不少相关的考古实物可以佐证。
语言方面的证据非常引人注目。直到公元前91年,埃特鲁里亚北部地区大体上保持着原貌,并未受到罗马的影响。说到拉丁语铭文,这一地区的情况也十分特殊,同样直到公元前91年,都没有拉丁语铭文。但在苏拉之后的一代人时间里,这里出现了双语铭文,而在西塞罗生活期间,埃特鲁里亚语实际上已完全消失。萨莫尼乌姆的情况难以评估,因为公元前82—前81年间苏拉加于此地的毁灭使这里直至恺撒时期都鲜有城市生活。当地铭文所用的语言之中,有一种现代学者所知的奥斯坎语(Oscan),该语言确已消失。然而,沉默的争辩才是危险的。再往南的卢卡尼亚地区,同样的模式产生了,并无任何理由说明这是苏拉的责任。这里的奥斯坎语铭文无疑被拉丁语铭文取而代之。罗萨诺迪瓦格利奥(Rossano di Vaglio)的近期发掘提供的证据也值得一提,此地的一处卢卡尼亚乡村圣所在苏拉之后成为邻近城市波腾提亚(Potentia)行政机构的一部分。
有关宗教习俗与家庭结构的证据相当稀少。有资料显示,在西塞罗生活的时代,尚存的宗教多样性痕迹,比如各地不同的历法,已经消失了;决定婚姻与继承的各项规则稳固地趋于统一。关于丧葬习俗的证据很多,遍及整个意大利。这些证据持续不断地描述了这一变化过程,即独具特色,往往亦是伟大而古老的各地丧葬习俗,正被相对统一的配套习俗所取代。自然,在死者财富方面依然保持着极大多样性,不过这已是另一议题。
如果苏拉与奥古斯都之间的时代真的在罗马化程度方面有了进步,问题依然存在,即为何会有如此进步?主要原因要在公元前59年与公元前1世纪20年代初的老兵安置过程中寻找。此过程始于公元前59年,“伟人”格涅乌斯·庞培(Cn. Pompeius Magnus)的东部战争老兵接受安置,这些士兵数量巨大,他们曾一起长期服役,现在丧失了家园,以组群方式被安置在远离出生地的地方。此举对下一代人的影响是:不论是在老家还是在这些人定居的共同体中,现存的社会结构被粉碎。其结果便是帝国早期的意大利社会,这可能是罗马革命最为重要也最为持久的影响。
延伸阅读
M. Beard和M.H. Crawford的Rome in the Late Republic(London, 1984)除对本章涉及的主要问题提供了批判性叙述之外,还包含了对共和时期历史领域古代史料现有译著的详细阐述,以及研究共和国末期的详细书目。
T. Cornell和J. Matthews的Atlas of the Roman World(Oxford, 1982)包含了对罗马史的出色简介和地图、图片精选。
在罗马史著作中,值得注意的有R.M. Ogilvie的Early Rome and the Etruscans(London, 1976);M.H. Crawford的The Roman Repubic(London, 1978),H.H. Scullard的History of the Roman World 753-146 BC, 4th edn.(London, 1981)和From the Gracchi to Nero,(4th edn. London, 1976);以及P.A. Brunt的Social Conflicts in the Roman Republic(London, 1971)。
T.R.S. Broughton的Magistrates of the Roman Republic(New York, I-II, 1960; III, 1987)提供了逐年编排的行政官员名单及相关史料、现代学术观点的出处。
关于该领域近期著作的分析,见M.H. Crawford的‘Roman and Italy’,载于Journal of Roman Studies 71(1981),153-60. 重要专著如E.T. Salmon的Roman Colonisation(London, 1969;The Making of Roman Italy(London, 1983,尽管该书仅关注政治方面);A.N. Sherwin-White的The Roman Citizenship, 2nd. edn.(Oxford, 1973);E. Badian的Foreign Clientelae(Oxford, 1958);P.A. Brunt的Italian Manpower(Oxford, 1976);E. Gabba的Republican Rome, the Army and the Allies(Oxford, 1976);T.P. Wiseman的New Men in the Roman Senate(Oxford, 1971);E.T. Salmon, Samnium and the Samnites(Cambridge, 1967)。
在罗马政治体系方面,可参考H.F. Jolowicz和B. Nicholas的Historical Introduction to Roman Law(Cambridge, 1972);E.S. Staveley的Greek and Roman Voting and Elections(London, 1972)。
关于罗马宗教,参见J.A. North的会议论文Conservatism and change in Roman religion, 载于Papers of the British School at Rome44(1976),1-12; 及J.H.W.G. Liebeschuetz的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Roman Religion(Oxford, 1979)。
关于罗马政治活动的运作,见M. Gelzer的The Roman Nobility(Oxford, 1969);P.A. Brunt的Nobilitas and Novitas, 载于Journal of Roman Studies 72(1982),1-17; K. Hopkins, Death and Renewal(Cambridge, 1983),ch.2。
关于罗马与外部世界的互动,见K. Hopkins的Conquerors and Slaves(Cambridge, 1978),ch.1; W.V. Harris的War and Imperialism in Republican Rome, 327-70 B.C.(Oxford, 1979);J.A. North的The Development of Roman Imperialism, 载于Journal of Roman Studies 71(1981),1-9; A.D. Momigliano的Alien Wisdom(London, 1975);W.V. Harris编辑的The Imperialism of the Roman Republic(Rome, 1984)。
关于革命时期意大利面貌的变化,见L. Keppie的Colonisation and Veteran Settlement in Italy 47-14 B.C.(London, 1983)。
[1]指伊庇鲁斯(Epirus)国王皮洛士(Pyrrhus)。——译注
[2]即所谓的布匿战争(Punic Wars)。——译注
[3]此处指古罗马广场(Roman Forum)。它紧邻罗马发源地帕拉丁、卡皮托林等山丘,原为墓地,后成为罗马最重要的公共空间之一,因此佛鲁姆(Forum)也具有了引申义:广场。——译注
[4]又作“森都利亚大会”。——译注
[5]常见译名“大法官”(praetor)或可译为“行政长官”,早期相当于军队副司令。——译注
[6]原文可能有误,未查到该河流。——译注
[7]即公元前390年洗劫罗马的高卢部落。——译注
[8]即代价高昂的胜利。——译注
[9]指非洲西北部。——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