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者沟通圣经》的作者珍妮弗·康维勒曾经提出了一个“4P”法:准备(Preparation)、展示(Presence)、推动(Push)、练习(Practice)。
准备是因为内向者不善于对外沟通,对他们而言置身于公众环境是一项严峻的挑战,而应对这项挑战的直接方式就是做好充足的准备。一些人会认为仅仅依靠临场发挥也能解决问题,事实上临场发挥或许是一种更为冒险的行动。由于不够严谨和细致,它容易导致一些错误的出现。无论是演说、回答问题或者与陌生人进行交谈,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个人的临场发挥都难以取得好的结果。
如果能够提前对相关事项进行分析,做好相应的准备,就会增强对于结果的掌控力,确保自己能够应对自如。准备意味着内向者需要拿出一个更加合理的、完善的计划,在这项计划中,要弄清楚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第三步做什么。这样就可以明确自己的工作步骤,确保自己不会偏离目标和方向。
准备工作还要求明确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以及对方的反应变化,在必要的时候需要模拟出对话的场景,对可能出现的互动形式进行分析。比如说要和合作商洽谈业务的时候,可以先搜集对方的资料和信息,可以先准备好一份合作的方案及备选方案,并对洽谈业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这些准备工作可以有效确保业务的顺利推进,并保证他们更好地掌握主动权。
总的来说,这些准备工作通常包括周密的计划,沟通的步骤、策略和方式,而每一种准备都可以为将来的行动减轻压力。
在做了充分的准备后,就可以选用合适的展示方式,将关注点落到当下需要解决的人和事上面。这个时候内向者需要思考双方在沟通过程中可能达成的共识,需要有意识地为意料之外的事情做好准备。做好这两点就可以有效释放他们的优势,与沟通者建立起信任关系。展示的目的是表现出自己的姿态和举止,并且突出自己的存在感。当对方认为内向者和他们站在一起,或者双方有着共同语言的时候,就会建立起更好的印象,或者说个人的存在感就会增强。
通常情况下,如果没有做好准备,那么内向者可能会显得非常焦急,总是急于凸显出自己的影响力,这样就会导致他们无法顺利地专注于当前的事情,没有办法针对对方的反应做出合理的回应,这样的展示就会非常失败。比如上面谈到与合作商进行业务洽谈,只有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内向者才能够更加从容地专注在洽谈业务的过程中,才能够更加有效地发挥出自己在沟通上的一些优势,增强自己的影响力。
在展示个人优势与影响力的同时,内向者需要推动自己逐渐走出舒适区,去面对自己害怕面对的事情,去做自己不擅长做的一些事情,这样就可以有效拓展眼界。比如当内向者与合作商之间出现分歧和矛盾的时候,内向者需要强迫自己直面这些冲突,强迫自己做出一些妥协,或者接受某些违背个人习惯的要求。
接下来是练习,为了确保自己可以更好地控制住弱项,内向者需要创造更多的机会进行练习,反复尝试那些害怕面对的事情,反复走出舒适区,在准备、展示、推动及练习这四个步骤中不断循环和强化,直到顺利掌握新的技能。
例如,一些人在面对合作商时会感到害怕,会本能地退缩,或者干脆坐在那儿一言不发,而练习的目的就是逼迫自己认真做好准备,认真进行自我展示,并且大胆提出自己的一些合作条件。内向者应该督促自己不要轻易放过这种沟通和练习的机会。一般情况下,内向者可以先就合作话题与亲人或者朋友进行模拟演练,通过不断的演练来提升自己的勇气和控制力,确保面对合作商时不会怯场。
4P法是沟通中的一种常见方法,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无论是社交、公开演讲、会议,还是项目管理,都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比如在社交中,准备工作就包括了解社交的目的是什么,计划自己能够提供什么及获得什么,社交网络的准备,正面积极的自我暗示;展示则包括倾听对方的谈话,进行实质性的交谈,自我介绍并且回答问题;推动包括了主动与对方接触并进行对话,主动帮助对方解决问题,换位思考及妥协;练习则包括及时更新状态,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模拟演练等。
在领导工作当中,准备包含了了解自己,了解团队,了解激励方案,了解整体的局势变化;展示包含了任务的委派,倾听与协调,弄清楚对方的情况;推动包括直面冲突,主动交流,对组织和下属进行审视和监督;练习包含对建立支持体系进行的模拟训练,包括对员工的实时管理。
无论是哪一种方式,基本上都遵循了这样一种模式:
“准备”主要是搜集信息,从而做到了解目标,了解自己,了解对方,了解形势。
“展示”要求内向者关注当下,将正面的印象传达出去。
“推动”更多的是要求内向者走出舒适区,勇敢地去尝试、实践。
“练习”则是一个持续成长的过程。
对内向者而言,这种方法有助于帮助内向者改变自己的性格缺陷,帮助其更好地融入到社会生活当中,提升社交的能力和水平,从而避免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