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五月的圣诞节(1 / 1)

当天下午,爸爸就去杂货店大采购。瞧瞧,他满载而归,手里抱着一大堆东西:一袋白面粉、糖、苹果干、苏打饼干、奶酪。劳拉欣喜地接过满满的煤油罐,往灯里倒了足够的煤油,又擦了擦灯罩,捋了捋灯芯。晚餐时,温馨的灯光透过明净的玻璃,洒在红格子桌布上。桌上摆放着白色的饼干、热气腾腾的土豆、一盘煎腌肉。

妈妈用酵母饼发面,做了白面包,又泡上苹果干,打算做馅饼。

第二天一大早,还没等妈妈叫,劳拉就一骨碌地翻身下床,自告奋勇地帮妈妈烤饼干,蒸煮各种好吃的,为第二天的圣诞大餐做准备。从黎明开始,忙乎了一整天。

上午,妈妈往发酵的面团里加水和面粉,让它继续发酵。劳拉和卡里细心地摘出坏的越蔓橘,清洗干净,接着妈妈加糖,小火慢炖,直到炖成深红色的果冻。

劳拉和卡里小心翼翼地从长长的藤上挑选葡萄干,去掉葡萄籽。妈妈用小火慢炖苹果干,又倒入葡萄干,做成馅饼。

“现在什么材料都不缺,倒有些不习惯了。”妈妈说道,“我有酒石酸和小苏打,可以做面包。”

从早到晚,厨房都弥漫着扑鼻的香味。夜幕降临时,橱柜里已经放着几条金黄色的烤白面包、一块糖霜蛋糕、三块脆皮馅饼、还有越蔓橘果冻。

“真想现在就咬上几口,”玛丽垂涎欲滴地说道,“我快等不到明天了。”

“我最想吃的是火鸡,”劳拉则是一脸满脸憧憬,“你可以用鼠尾草当填料,玛丽。”

劳拉的话虽然说得慷慨大方,玛丽却忍不住取笑道:“那只有一个原因:你没有洋葱!”

“孩子们,耐心点。”妈妈说道,“晚饭我们有一条白面包,一些越蔓橘酱。”

就这样,圣诞大餐提前一天开始了。

如此快乐的时光,真舍不得睡去。可是如何让明天早点儿到来?睡觉是最快的方法。劳拉合上眼睛,没多久就被妈妈叫醒了。明天终于变成了今天。

抓紧时间!急匆匆地吃完早饭,大家各司其职。劳拉和卡里收拾桌子,洗碗,妈妈忙着烤火鸡,搅拌填料。

五月的清晨温暖宜人,来自大草原清风带着阵阵春天的气息。门统统打开了,全家人不用再困在狭窄的厨房。劳拉在宽敞的客厅里随意地进进出出,像是一只出笼的小鸟,心情是前所未有的轻松与自在,似乎从此之后再也没有了烦恼和忧愁。

妈妈把摇椅搬到客厅的窗前,腾出厨房的空间。火鸡已经进了烤箱,玛丽帮劳拉把桌子抬到客厅中央。玛丽把活动翻板升起来,从劳拉手中接过洁白的桌布,平整地铺了上去。接着劳拉从橱柜里拿出碗碟,玛丽则把它们摆放在桌上。

瞧,卡里在削土豆,格瑞斯跑来跑去,穿梭在两个房间之间,玩得不亦乐乎。

妈妈把一个玻璃碗端上了桌,碗里装满了闪闪发亮的越蔓橘果冻。妈妈把碗放在中间,红色的果冻和白色的桌布形成了赏心悦目的搭配,大家看得连连点头。

“我们需要一些黄油,好抹在白面包上。”妈妈说道。

“没关系,卡罗琳,”爸爸说道,“现在木场里有了柏油纸。我很快就能把小屋修好,用不了几天就能搬回放领地。”

烤火鸡的香味四溢,所有人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土豆在锅里煮沸了,就在妈妈倒咖啡的时候,波斯特夫妇走进了屋。

“大老远我就闻到了火鸡的香味。这最后1.61公里的路,我可是跟着香味走来的呀!”波斯特先生兴冲冲地说道。

“罗伯特,更重要的是老朋友相聚,而不是吃什么。”波斯特太太轻斥道。好久不见,她瘦了,虽然脸颊上可爱的两道红晕消失了,可她还是原来那个可爱的波斯特太太,一双爱笑的蓝色眼睛一点儿也没变,黑色的卷发依然罩在棕色的风帽下。她和妈妈、玛丽、劳拉热情地握手,一边和她们嘘寒问暖,一边蹲下来紧紧抱住卡里和格瑞斯。

“去客厅把大衣脱下来吧,波斯特太太。”妈妈热情地说道,“我们好久没见了,再次见面真是太高兴了。你先在摇椅上休息一会儿,和玛丽聊聊天,我去准备饭菜。”

“我来帮你吧。”波斯特太太说道。妈妈连连摆手:“不用了,你走了这么远的路,肯定累了。再说都准备得差不多了,劳拉和我很快就把饭菜端上桌。”说完,她急匆匆地回到厨房,一不留神,和爸爸撞了个满怀。

“我们还是别在这儿碍手碍脚的了,波斯特。”爸爸招呼道,“走吧,我给你看看今天早上刚拿到的《先锋新闻报》。”

“再次看到报纸,实在太棒了。”波斯特先生热切地说道。于是厨房里只剩下几个厨师忙碌的身影。

“把火鸡放在大盘子里。”妈妈一边吩咐着,一边把重重的、还在滴油汁的平底锅从烤箱里拿了出来。

劳拉转身走到橱柜前。咦,奇怪,架子上的那个包裹怎么从来没有见过呢?

“这是什么呀,妈妈?”劳拉指着包裹,好奇地问道。

“我也不知道,你看看吧。”

劳拉打开包装纸,里面是一个小碟子,碟子里竟然是一块黄油。

“黄油!是黄油!”劳拉几乎喊了出来。

这时,客厅传来了波斯特太太的笑声:“一份小小的圣诞礼物!”

爸爸、玛丽和卡里喜出望外地欢呼起来,格瑞斯更是连声尖叫。劳拉把黄油放在桌上,又急匆匆地返回厨房,见妈妈正把火鸡从滴着油汁的锅里拿出来,赶紧小心地用大盘子接住。

烤火鸡大功告成了,妈妈继续做肉汤,劳拉在一旁做土豆泥。因为没有牛奶,于是妈妈说道:“放一点点开水进去,把土豆捣碎之后,用大勺子用力搅拌。”

虽然少了奶香味和黄油味,但是做出来的土豆泥依然又白又松软。

桌上摆放着丰盛的饭菜,椅子也摆好了。妈妈看了看爸爸,所有人都低下头。

“主啊,感谢您慷慨的赐予。”虽然爸爸只说了短短一句,却浓缩了千言万语。

“桌子和几天前看起来不一样了。”爸爸一边说着,一边往波斯特太太的盘里夹了好多菜:土鸡、填料、土豆、一大勺越蔓橘,都快堆成小山了。接着他又给其他人夹菜,说道:“这个冬天真是漫长呀。”

“不光漫长,还过得艰难。”波斯特先生说道。

“好在我们都安然无恙地挺过来了,真是个奇迹呀。”波斯特太太说道。

餐桌上,波斯特夫妇说起自己孤零零地住在放领地小屋,如何辛苦地干活儿,与漫长的冬天斗争到底。妈妈不时给大家倒咖啡,给爸爸倒茶,把面包、黄油、肉汁递给大家,又提醒爸爸给每个人夹菜。

当大家吃完第二盘时,妈妈重新倒满了咖啡,劳拉端来馅饼和蛋糕。

好久好久,大家围坐桌旁,谈论着过去的冬天和来临的春天。妈妈说真想马上回到放领地,无奈道路湿滑泥泞,让人倍感棘手。不过爸爸和波斯特先生都认为,不久之后道路就会变干。波斯特夫妇庆幸自己在放领地过冬,如今用不着搬来搬去。

最后,大家捧着鼓鼓的肚子离开餐桌。劳拉拿来镶着红边的桌布,在卡里的帮助下,平整地铺在桌上,盖住了食物和空碗碟,接着她们和其他人一起坐在窗边,沐浴着温暖的春光。

爸爸在头顶上方伸了伸胳膊,双手打开,攥拳,十指尽量伸直,像梳子似的梳了梳头发,让头发一根根竖立起来。

“相信温暖的天气也让我的手指不再那么僵硬了。”爸爸说道,“劳拉,把小提琴拿出来,我试试看。”

劳拉拿来琴盒,紧挨爸爸站着。爸爸取出小提琴,用拇指拨了拨琴弦,一边听着,一边拧紧琴弦,接着在拉弓上涂抹松香,试着拉起来。

一串清晰准确的音符倾泻而出。劳拉喉头一紧,几乎喘不上气。

拉了几小节之后,爸爸说道:“这是去年秋天,我去伏尔加清理铁路时学会的新歌。波斯特,你跟着旋律哼男高音的部分,我先唱一遍,几遍之后你们就能记住歌词了。”

所有人围在他身边,仔细聆听开头几个小节。接着波斯特先生的男高音加入其中,爸爸的歌声响起:

“生活是道难解的谜,

我们见过那么多人,

本该绽放笑容的脸,

却拉得和小提琴一样长。

我知道世界上有那么多美丽,

足够我们欣赏与享受,

然而十之八九的人,

却认为自己拥有得太少。”

“抱怨有什么用,

有志者事竟成,

虽然今天乌云密布,

明天可能阳光明媚。”

“成天呆坐叹气

你能梦想成真吗?

哭泣的人是胆小鬼,

愚蠢的人才说‘我不行!’

唯有勤劳与奋斗,

才能攀登陡峭的高峰,

执着信念,勇往直前,

才能绽放美丽的生命之花。”

大家都跟着哼唱旋律,当合唱部分再次响起时,波斯特太太的女中音、妈妈的女低音、玛丽甜美的女高音加入了波斯特先生的男高音与爸爸浑厚的男低音,劳拉的女高音也响了起来:

“抱怨有什么用,

有志者事竟成,

虽然今天乌云密布,

明天可能阳光明媚。”

随着激昂的歌声,在漫长冬天里经历的种种困苦似乎化作一团乌云,在旋律中越飘越远,终于消失不见。春姑娘来了。暖洋洋的阳光洒遍大地,清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绿草遍野,透着勃勃生机。

描述

[1]一种美国的能载重或当坐骑的轻型马,以其强健、快速和耐力而出名。

[2]春分或秋分或前后出现的暴风雨。

[3]一种儿童饮料,由热水、牛奶、糖以及常常是少量的茶制成。

[4]《圣经》故事中称其为上帝赐给以色列人祖先的"应许之地"。

[5]耶稣基督的称号。

[6]罗马将军和政治家。

[7]基督教《圣经·创世记》中的人物,铜匠、铁匠的祖师。

[8]美国银匠、雕刻师及美国革命英雄。在1775年4月18日,他做出了一次著名的骑马旅行,以警告英军在马萨诸塞州来克星顿及康科德的推进。

[9]在太平洋西北部沿岸地区,从海上吹过来的潮湿而温暖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