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型:我靠别人的目光滋养我(1 / 1)

明月心,女,32岁。

7岁那一年,她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去上学,她在上学的路上摔了一跤,趴在地上一直哭,不肯起来。其中有两个小伙伴叫她起来,但是她就是不起来,她用一双手捂住眼睛,却拿眼睛的余光来观察小伙伴的动向,发现她们走了,她立马就从地上爬起来了。

8岁的那个夏天,她在家里用一些纱布和绷带把自己的手臂缠起来,然后在上面涂抹上一些红墨水,然后她走出去,在一群群乘凉的叔叔阿姨面前晃过去晃过来的。那些叔叔阿姨看到她很吃惊地问道:“月心你怎么啦?你手臂受伤了吗?”她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但是回家以后,却因为自己的恶作剧而很开心地笑了起来。

13岁那个夏天的夜晚,她穿着一件白色的公主裙在厂里的灯光球场上跑过去跑过来的,飞一般地跳舞一样跳跃着跑。夜晚的灯光球场人很多,那天晚上其实什么也没有发生,但是那个场景一直在她的记忆之中。因为她那个时候在“收集”别人的目光,她在想别人会怎样看待这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用一种无限的青春活力来展现自己的身体,她一直在用他人的“看”来看自己。这让她兴奋、紧张、愉快,又伴随着一点点羞涩,所以她把这个场景牢固地记忆下来了。

进入高中以后,她迅速成为班里的红人,因为她和谁都可以自来熟,她和谁都可以套近乎,在课间和体育课上,她很活跃,忙着和许多人做朋友。在她的毕业留言册上,她的朋友果然很多。她几乎和班里的大部分人交换了毕业留言册。

在大学期间,她继续保持这样的活跃状态,每天忙着参加各种社团活动,仿佛自己和各种人都能够打交道,也仿佛什么话题她都可以谈上一点。但是,她的话题如同万金油,什么都懂一点,却不深入。

朋友们在一起的时候,她喜欢表达自己的观点,带着哗众取宠的痕迹,希望话一出口,就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气场。但是,因为她的夸张,其他人习惯了也就无所谓了。

在活动中,她总是要成为活动的焦点,如果没有人关注到她,她会感到很不安。

她不间断地带不同的男朋友回寝室来,她已经换了好多个男友了。

她和那些男友之间的关系,也是像蜻蜓点水一般的,她仿佛只是为了证明自己可以吸引男人。当那些男人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的时候,她就会抛弃他们。她喜欢看到他们很难过的样子,她喜欢看到他们的(上尸下从)样,他们越难过,她心里就会越得意。

偶尔她会用自己的身体去勾引其中的某个男生,当那个男生表示饥渴难耐的时候,她就流露出坚决不会和对方发生性关系的处女立场来。

失恋的时候,她会连续地听一些很伤感的歌曲,有时候会一个下午单曲循环地听同一首歌,然后眼泪一直流,瞳仁呆呆地凝视着一个地方不转移。那个样子,好像这个世界都欺负了她一样的。

有时候她的疗愈方式是追剧,没日没夜地追剧。那部连续剧看完之后,她还有可能无法从那个悲剧的结局中走出来,焦虑、失眠、抑郁,是她的家常便饭。

后来她终于堕入爱河,和一个她爱得死去活来的男人结婚了。与这个男人恋爱和生活的时光里,她度过了好多作秀一般的惊险刺激的日子,不,应该叫游戏。

她需要他时刻都能够关注到她,否则她会买酒来,一直喝到酩酊大醉,瘫软如泥,倒在地上。他来扶她的时候,却怎么也扶不起来,他发现自己不得不时刻关注着她。

怀孕的时候,她写过两篇日记:

第一篇:某年8月29日

我真没想到事情会变化得如此之快,我正准备投入到某个项目上去,并告诫自己要珍惜他的爱时,我突然发现自己又怀孕了,月经不来、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等症状开始袭来。

我开始默默地做着各种准备,找来所有的书,为生一个健康的孩子做准备。因为是意外怀孕,所以我提心吊胆了许多天。首先是去找一个行家,确定我之前吃的粉肠是不是母猪的,吸烟我也只吸过两支,况且我根本是作秀,没有把烟吞下去,问凯丰喝过酒没有,凯丰也否认了。最后只剩下是否属于**漏了而怀孕的疑点,因为这样的话,这个孩子的优秀程度就要打折扣了,医生听我说了也建议最好是不要这个孩子。但是我心里清楚,我已经没有选择了,我有习惯性流产的病史,能够怀孕都很不容易了,所以我一定要生下这个孩子,我要做妈妈。这是我犹豫了许多天之后的一个结果。

我完全没有想到的是,凯丰对此竟然一点反应都没有,最后一次“关心”地讨论了一下我的月经日期是7月25日,之后,他就不再过问了,他从来不会问一下:你难受吗?这个孩子该不该要,再去找熟人问详细点好吗?作为孩子的父亲,他做出一副与他无关的样子,继续玩牌、打球、看电视,丝毫不理会我明显的妊娠反应,甚至我昨晚问他那些天喝酒没有,他也只是回答即止,也不多问问我:“月心你已经确定你怀孕了吗?”这是从我月经推迟之后他从来没有关心过的话题。

刘凯丰,世间有你这种丈夫和未来的父亲吗?妻子怀孕了,有关怀孕的内容,一句都不会从你口中溜出来!

我生气,也只有苦水往肚里吞,特别容易疲劳的我,仍然时常加班到晚上十点半,叫楼下看电视的你,叫了5声,你都听不见,你难道不知道我很希望你陪我聊聊天吗?

天啊,你是一个即将做父亲的人吗?为什么一点都不想和我一起来探讨有关这个新生命的话题呢?

我真的把你看清了,从此不再寄希望的男人啊!这就是一个据说是你深爱的女人的下场吗?每天我看着你很开心地去打羽毛球、打篮球,你身体倒是很健康了,我的身体呢?你根本不关心!

像我这种情况怀孕的,丈夫都会日夜关心着“保胎”这个首要问题,因为有习惯性流产的病史。但是,他只知道他还有那方面的需要,却不知道自己还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起责任!

凯丰,你这样气我,你可知道会对我肚子里的小生命造成什么影响吗?

……

第二篇:某年10月5日

我不了解自己,人是一个怪物。

看着怀孕初期的日记,今天想记日记的心情一下子轻松不起来了。

凯丰走了,他又去出差了,同任何一次离别一样,我都很难过。然而今天更加不同,我简直不愿意他离开我一步,是因为自己的身体状况不好吗?不是的,是我对他的依恋。

这两个多月以来,我一直像一只弱不禁风的小鸟一样,要依赖着凯丰才可以生存下去,我吃什么吐什么,就连喝口水,都会翻江倒海地吐出来,他都会守着我,然后把我吐出来的秽物拿出去倒了,从来没有看见过他嫌弃我的眼神。而且人家每天要上班,还把一个家收拾打理得干净整洁,里里外外都见他一个人在忙着,对我的照顾,也是一个男人难以想象的体贴。我很感激,也再次认识到除了他不会有别的人这么爱我,我意识到了,彻底地意识到了:我这一生,都将是属于他的了。这是我选择了他以后,这么多年来第一次铁定了我这颗善变的心!

这一篇日记,和8月29日的那一篇日记,如同是两个人写的,面对完全不同的对他的两种评价,我要如何去形容自己的人格呢?

很多时候我都不清楚我对自己的感受和对他的感受,所有的一切都依赖于当时的情景下我的应激反应。事情过了,新的情景如果再次出现,我又会忘记之前保存在我头脑里的关于他的好的或者坏的印象,然后,一切又会照旧。

我知道,妈妈对我在精神上的忽视,养成了我以自己为中心的性格,我很少会为他人考虑,虽然我内心也愿意自己成为一个有牺牲精神的、成熟的女人,但是,我在婚姻里反复地以自己为中心,已经把我对自己的良好形象的设计慢慢地摧毁了。我的一切感受都是最重要的,他都要依着我的感受来行事,如果他不按照我的感受来行事的话,我就会面临如同解体一样的崩溃和愤怒,然后这个愤怒一定会发射出去,如同一把火一样去烧灼他,同时也烧灼我。

我的一切都是最重要的,我要他事事都迁就我的小心眼,失落感太重。被他注重是最重要的,如果得不到,我就会报复和惩罚他,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人格特质啊?我不太会考虑我能给他什么,相反,他对我一些轻微的不看重都会惹得我顾影自怜,生气愤怒。

这两个月我身体上的反应和虚弱,他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让我又看到那个被人重视的自己,之前被他忽视的愤怒又被新的感觉所替代。我想,8月的那篇日记里,我还是没有认清他是什么性格吧,他也许就是那样不善言辞的一个人,不会从言语上关心我,但是,经过这两个月,我知道了,他会从行动上关心我。虽然为了照顾我,他一天忙到黑,但是他心情可好了,都是唱着歌在做事,和我之间也是无话不谈,也许是我对他的依赖,让他也看到自己的力量了吧……

这两篇日记的时间,只相差了一个多月。

怀孕的时候,她偶尔听到别人说孕期血糖会偏低,容易晕倒,果然,在大街上走着的时候,她突然身体一软,就晕倒了,但是她还是有部分意识的,她的部分意识支撑着她在倒下去的那个位置上,不会伤到腹中的胎儿。单位里的人马上就通知她老公来接她,那时她已经清醒过来,看到老公着急的样子,她居然大笑。

她的很多情绪并不是根据她的内心出现的,她可以在什么环境下表现什么样的情绪。所以到后来,她的老公发现她的很多表现都有点虚假,对她的热情就降低了许多。

而老公在态度上的这种转变简直是要她的命,所以她继续在一些事情上表现自己夸张的感受。久而久之,老公对此套路也很熟悉了,自然也就无所谓了。

几年以后,老公和月心最终还是离婚了。

承受不住这个打击的月心,出现了一系列的人格解体和解离症状。

对表演型人格障碍的解读与调适

月心的爸爸曾经在部队里工作过很长时间,后来转业回到地方上,是一个局级干部,头脑里有一整套“应该”和“不应该”的概念,那些概念似乎是完全无法撼动的。他用这些概念和月心交流的时候,月心感到爸爸是一个机器人,已经被高度异化了。

爸爸很关心月心,然而月心感觉到的爸爸是没有温度的,是冰冷的。每天爸爸会叮嘱月心很多事情,爸爸口中说出来的话,没有一句是错的,但是月心就是感觉不到爸爸的关爱。

这也难怪,在月心小的时候,爸爸是在部队的,妈妈总是在月心面前说爸爸的坏话。爸爸当然不是一个坏人,但是在妈妈心目中,爸爸是一个只关注工作和事业的人,对她缺乏温情和关心,即便是在分居两地的日子里,爸爸的问候也少得可怜。

妈妈于是终日抱怨,心情郁郁寡欢,对月心的关心也非常少。妈妈的目光放在那个看不见她的男人身上。她似乎退行成了一个孩子,时常还需要月心来关心妈妈的情感。

月心就是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如何去吸引他人的目光,似乎是她生命里的头等大事。

一个人小的时候在家庭中缺了什么,长大以后,他就会去向环境索要,而且是加倍地索要,当环境无法满足他的时候,他就会体验到自体破碎的感觉,比如空虚、抑郁、焦虑、无聊、孤独、乏味、虚弱。为了避免这些感觉,表演型人格的人的策略是和他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他人的眼光中寻找自己的存在感。

月心缺的是一种真正关注她存在的目光。爸爸虽然关心她,但是爸爸力图做一个正确的人,这样的人是很难共情到月心的,妈妈的心力全部都在得不到的那个丈夫的身上,所以妈妈无力来关注月心内心的需要。这样,没有一双关切的目光放在这个孩子的身上,孩子的心就会变得很空很空,长大以后,这样的孩子就会成为“吸血鬼”,用尽各种方式去吸引他人关注的目光,以补给自身缺乏的精神食粮。

以前,表演型人格障碍是叫癔症型人格障碍。一种过度的情绪化和追求他人注意的普遍心理行为模式;始于成年早期,存在于各种背景下,表现为下列症状中的5项(或更多):

①在自己不能成为他人注意的中心时,感到不舒服。

②与他人交往时的特点往往带有不恰当的性**或挑逗行为。

③情绪表达变换迅速而表浅。

④总是利用身体外表来吸引他人对自己的注意。

⑤言语风格是让人印象深刻及缺乏细节的。

⑥表现为自我戏剧化、舞台化或夸张的情绪表达。

⑦易受暗示(即容易被他人或环境所影响)。

⑧认为与他人的关系比实际上更为亲密。[1]

据说,表演型人格障碍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最接近的,他们在症状表现上的重合度非常高。所以,还有一种说法是:同样的症状表现在女性身上,容易形成表演型人格障碍;表现在男性身上,容易形成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感觉上,这两种人格障碍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儿,怎么就扯上亲属关系了呢?而且是近亲。

但是,仔细一想,又觉得其实并不奇怪。他们在自私自利,眼中只有自己的感受,缺乏对他人的感受的感知,冲动,肤浅,情绪化,利用他人,操纵他人方面,还真的是很接近的。

最大的区别可能是:反社会人格障碍病人对人是毫无感情的,他们把有感情视作脆弱和耻辱;而表演型人格障碍病人却特别依赖他人,在这一点上,有和依赖型人格相似的地方。

表演型人格障碍和边缘型人格障碍也有许多症状是重叠的,比如分离焦虑、强烈的情绪化、害怕被抛弃以及非黑即白的两极思维。例如月心的那两篇日记,你会感觉到她描述的不是同一个男人,第一篇日记里的那个男人就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家伙,而第二篇日记里的那个男人又是一个天使。

表演型人格障碍和自恋型人格障碍也有比较相似的地方,比如都寻求关注和认可,寻求肯定和赞扬。但表演型病人为了成为被关注的焦点不惜卑躬屈膝,而自恋型人格的人是不会这么做的,因为维护他们的尊严是他们的首选。

表演型人格障碍和回避型人格障碍的相似点不多,但是在对于被拒绝的态度上却是出奇的相似,他们都对别人的拒绝性的态度过度敏感并且灾难化别人的拒绝。回避型的人是躲避掉任何有可能拒绝自己的场合或场景,而表演型的人会努力去讨好,直到被讨好的人对自己和颜悦色,让自己感到安全为止。但是,别人对他们的态度是不可控的,所以他们常常陷入无助,乃至会有惊恐障碍的发作来呈现他们在关系中感到的极度不安全。

表演型人格障碍在对人的依赖性上和依赖型人格障碍病人很相似。

《人格障碍的认知治疗》这本书上有这样两段话:

事实上,表演型人格障碍(HPD)患者在与人交往的初期常显得善于交际、友好、和蔼可亲,很讨人喜欢,但随着交往的继续,可爱的成分越发减少,逐渐让人觉得患者要求太多,总是不断地需要别人的保证。如果他们认为有直接被拒绝的风险,就试图采取间接的方式寻求关注,一旦更复杂的方法失败,就试图借助于威胁、强制于人、发脾气或自杀威胁来达到目的。

表演型患者致力于获得外在的赞同,认为外在事件比自我的内心体验重要。他们对自我的生活漠不关心,难以从其他人中独立出来,主要通过别人的评价来看待自我。实际上,他们的内心体验迥然,感到很不舒服,回避内省,不知道如何去处理这份不安……[2]

这段话会让我感觉到,表演型人格障碍病人仿佛是一只寄居蟹。他们寄居在别人的目光中,然后通过别人的目光返照回来,看到自己。

这其实是一种很可怜的状态,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给丢失了,才会这样去向茫茫人海中的其他人索要一份认同,别人给和不给,给得了多少,都可以左右他的情绪。

而且,表演型人格的人情绪发作起来也是走极端的,要么偏左,要么偏右。在这一点上,和边缘型人格障碍病人很相似。

如何调适?

扩大自己的情绪知觉。表演型人格的人情绪体验停留在非常简单的层面,他们似乎无法深入地体验自己的情绪情感,所以给人以肤浅的感觉。调适的方法就是要学会观察和聆听自己的情绪情感,然后尽量用细腻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当然这一过程如果能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进行,病人会获益良多。尤其是每次咨询的时候,尽量集中在一个话题上,把这个话题深入地“挖”下去,不要做发散式谈话,这对于病人的情感体验变得丰富、细腻、很有帮助。

学会识别自己内在的需要。表演型人格的人似乎是把自己的双眼安置在别人的身体上,这使得他们过多地关注关系的存续,因而患得患失,忽略了自己真正的需要是什么。调适的方法就是学会识别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然后更多地用语言来表达这个部分。

学会挑战“离开你,我就活不下去”的人际观念。平时他们就是这样想的,所以他们会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过多地和别人黏附在一起。事实上,他们已经不是孩子了,离开了别人,他们照样可以存活。

避免过度概括的歪曲认知。他们如果喜欢一样东西,就会表现出垂涎欲滴的样子;他们如果不喜欢一样东西,就会表现出避之唯恐不及的态度,好像爱憎非常分明的样子。他们对待一个人的态度或者对待自己的态度也常常如此,常常在两个极端之间摇摆。改变这种极端的态度需要从调整歪曲的认知着手,在黑白之间总是存在大量的灰色地带,大多数事情都不是泾渭分明的。

[1]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编著,(美)张道龙等译:《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5),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3月版。

[2](美)阿伦·贝克等著,翟书涛译:《人格障碍的认知治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16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