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子”其实就我们现在常说的“朋友圈”。在前面我们已经谈到借力人脉的重要性,这里我们再从另一方面谈一谈朋友圈的重要性以及怎么经营和借力朋友圈。以下我们把朋友圈简称为“圈子”。
圈子是人类社交生活里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个圈子里的人在脾气、性格、思想、志趣、社会地位等因素上通常都会比较接近。
想了解一个人的品行,看看其身边的朋友就知道了。因为每一个群体里的成员随着频繁接触,都会受到群体里其他成员的影响,这表现在思想、行为、兴趣等方面。这种互相之间的影响,会促使他们朝着同一个大方向发展。
有一个概念叫“共生效应”。这个概念首先形容的是自然界里的一种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会显得矮小、单调,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有生物学家把植物界里的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称为“共生效应”。
人类群体里也存在着“共生效应”。在交朋友方面,“共生效应”更为突出。例如,我国历史上很多著名的“圈子”,如以孔融为首的“建安七子”,以阮籍为首的“竹林七贤”,以西晋文学家潘岳为首的“二十四友”……现在我们常见的企业家沙龙、QQ群等,都是一种“共生效应”的体现。
其实,所谓的“共生效应”,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圈子”。同一个圈子的人,往往比圈外的人更容易建立好感,掌握更多的资源,办事更加容易。同时,也更容易受到圈子里其他人的影响而拥有共同的特质。这是圈子带给人们的便利,也是成功人士用心经营圈子的原因。
有心理学家认为,当有利因素聚合的时候,总是会产生“化学效应”,使群体向好的趋势发展。同样道理,当不利因素聚合在一起的时候,它们发生的化学作用就很可能会导致事物向着坏的趋势发展。这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例如,在犯罪集团里,最初并非所有人都是十恶不赦的坏分子。但是,在“共生效应”作用下,很多犯罪集团里的成员都发展了他们自私自利、好吃懒做、荒**无耻、鼠窃狗盗乃至残暴杀人的罪恶思想与行为。最后,他们终于被圈子同化,走上了犯罪的不归路。
“共生效应”对一个人人生的影响非常大,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精选自己的圈子,甄别我们身边的朋友,多与能给予我们正能量的人来往,远离那些给自己带来消极影响甚至有可能把我们拉进万劫不复之地的人。具体如何去做呢?
(1)到人才集中的地方去,让你的优势能更好地发挥。
英国卡迪文实验室从1901年至1982年先后出了2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便是“共生效应”最好的典型。卡迪文实验室的例子给我们的启示是:在一个人才荟萃的群体里,人才间的互相交流、信息传递、互相影响,往往能极大地促进群体素质的提高。
如果你认为自己有过人的才华,希望自己获得巨大的成就,就应该努力去找到这样的圈子,融入能让你的潜能被激发、才华被重视的环境,在圈子里找到适合你的位置,充分发挥你的优势。
(2)甄别圈子,结交益友,远离损友。
《论语·季氏》中说过:“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这为益友和损友各提出了三条标准。即一要交正直之友;二要交诚信之友;三要交广博之友。同时,远离喜欢谄媚逢迎、溜须拍马的人,远离“两面派”型的人,远离言过其实、夸夸其谈的人。此外,还要提防那种好吃懒做、总想着不劳而获的人,这类人很危险,他们的负能量会让你也变得消极,在你努力前行的路上拖你的后腿。
总之,经营圈子是实现人生目标的必修课。当然,经营自己现有的圈子也不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毕竟世界很大,圈子很多,别只顾着沉溺于自己的小圈子,而忽略了圈外的生活。
你的圈子就像一个圆,圈子越小,接触外面世界的面积就越小,就越不利于自身的发展。当我们投入全新的朋友圈时,就能从这些新朋友身上得到更多的启发,收获更多的认知。因此,多进入一个圈子就等于多为自己开辟了一条路,会让我们受益良多。但前提是,这个圈子是个好圈子。
最后,愿你在一个能帮助你不断成长的圈子里,和圈内人在正确的事情上“共生”;愿你在追求成功的路上,能不断得到你圈子里成员们的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