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个月,有不下十家出版社、出版公司以及文化公司来和我联系,谈得大多是出版的事情,有谈的浅的,也有谈的很深入的。可在这个时期,我一边写,一边总是困惑于无法解决的一些问题,最终还是没敢和任何一家出版社签约。
直到上周,我接到了几位在京城的知名出版社的资深编辑的电话——这要感谢几位热心的读者,是他们把我的作品推荐给他们。这些50多岁的、常年从事图书出版编辑工作的前辈们,用他们细致入微、全面深刻的建议,给了我一些茅塞顿开的启示,让我深刻的了解了自己的困惑和解决的办法,也让我开始认认真真得再次面对《无家》。
正如我以前所言,这是我第一次写小说,除了东抄西抄惨不忍睹的大学毕业论文,以前根本没写过超过3万字的东西。可如今我竟然在驾驭一部跨越了中国最为复杂历史时代的近50万字的长篇,这本来就有点先天不足。网络文学的发展给了我这样的机会,却也让我陷入了一种奇怪的创作环境,每天被网友们的小鞭子抽着,生怕上传的慢了挨骂;文章的架子也陷入了界限鲜明的章回结构,在大的结构上和小的细节上多有矛盾、生涩、突兀、松散的现象,人物的性格也没有全面的凸现出来。以前的网友留言说看《无家》有种感觉像是吃大餐,却冷不丁总是蹦出几颗沙子,说实话,我也总是被这些沙子咯得满嘴是牙,自己很是难受。
大多数人都对《无家》的立意和文笔予以了肯定,提出的各种建议都是源于对它的爱惜,生怕它哪天出版了却留有说不尽的遗憾,于是他们想方设法地让我知道他们的想法,希望我可以用更加认真的态度,对《无家》进行全方位的结构整理和细节补充。编辑们还耐心的开导我,都梁四年写出《亮剑》,陈忠实八年写出《白鹿原》,余华《活着》之后十年才推出《兄弟》,姜戎近二十年才推出《狼图腾》,《无家》作为一部有着深刻创作意义的作品,如果连写带编才一年半,这可算大跃进的速度了。他们对我今年才三十出头感到惊讶,也感到难得,却不想感到可惜,我和他们从未谋面,甚至记不全他们的名字,可我记住了他们那热心的电话和衷心的建议。
在写《无家》的过程中,我高兴的发现自己的思想和创作意识变得更加成熟了,不知道是我在创造故事,还是故事在创造我。以前我不敢看《亮剑》,因为都梁写的太好,我怕它的文风影响我;现在我敢看了,因为我发现可以从中学习到更多的东西为我所用,而且可以避免被他影响。我已经自信可以把《无家》变得更大气,不让它钻进“痛苦”的死胡同;我也已经自信可以把《无家》变得更加生动,不让它坑坑洼洼地崎岖不平。我发现其实我已经不是一个人在写它了,它融进了来自不同年龄和阶层的千万读者的建议和思想,我剩下的工作只是认真地把它写完。
但是我需要时间,需要精力,需要一个躲在角落的自我沉淀。
一个编辑告诉我,认真地完成它,把他当作今生的一件大事来对待,不要急功,别让自己和读者们都有遗憾,我一定会记住他的话,《无家》如果有朝一日可以出版,我希望它可以让读者们顺畅淋漓一气呵成地通宵读完,在满意的微笑中进入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