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不死!(1 / 1)

无家 雪夜冰河 610 字 9个月前

昨天,龙的天空网站的几位老大找我,谈谈《无家》赶在今年出版的事情,目的是赶上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这个宣传末班车。当我诚惶诚恐地说还有30万字没写完,以目前的进度至少还要一年时,几位老大都攒着眉头**中南海。

自打开始写这部作品,我从来没有意识到要以一个日产三五千字的yy高手的标准来催产这部历史小说。我很佩服那些排在点击榜前几位的码字高手,竟然可以天马行空、信马由缰、脚踩西瓜皮似地天天更新,夜夜上传,月产十多万,达到大跃进时期都不敢望其项背的高产。而为什么我却总是坐在不断自动休眠的电脑面前发呆?五一期间和老婆飞去杭州这个才子佳人刺激灵感的地方,住在最好的西湖国宾馆,品着最好的狮峰山龙井,日日看着美丽的西湖,任凭冰河浮想联翩,竟憋不出一个字。那感觉就像是半夜着了凉的肚子,急冲冲坐到马桶上,任凭里面翻江倒海雷声轰鸣,而出口处却依然上火阻塞,不能一泻如注出个痛快。

于是俺看电视,《兄弟连》看了又看,《历史的天空》看了又看,《二战回忆录》看了又看,还发现一部中国人拍出来的怪模怪样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也怪模怪样地看了几集。

老毛病又犯了,越看越不对劲!

抗日战争呢?怎么没人拍新片?即使没有新片,原来拍的老片子呢?都藏到哪里去了?中国人的抗日战争还远没有拍个干干净净,怎么去拍别人家的故事了?难道我们的上两辈打的不是法西斯?非要在讲述别人的故事里获得一些共鸣的快意?

我看见德国人在诚心诚意地庆祝这个节日,我看见俄国人在欢天喜地地庆祝这个节日,我看见美国人在充满自豪地庆祝这个节日,我看见日本人在假模假样地庆祝这个节日,我看见曾在那场战争中失去3500万同胞的中国人在没有所谓地敷衍这个节日。

我们没有去组织盛大隆重的庆祝和怀念活动,没有普遍去唤起回忆和缅怀那些死难的同胞,没有什么名导大腕拍出反映抗战的可圈可点的新题材,没有什么电视台愿意多播一播过去的抗日老片。当我跑了好几家音像店去买《血战台儿庄》时,老板们一边摇头一边说:老掉牙了,有几年没货了。哥们要不要来个北野武的新片?打得可鸭邪乎了!

前些日子和几个朋友聊起中国还剩多少活着的老红军战士时,权威者说不超过一千人,而且几乎一年少五分之一。也许有一天,我们得问一问还有多少活着的抗日老兵?他们或许在农村默默的回忆过去,或许在医院里期盼战友的探望,或许在昔日的抗日疆场低首徘徊,或许在英雄纪念碑前面流下热泪……今天,那个臭名昭著的张春桥终于死掉,这个消息竟然爬上了新浪网的头条,而我们却很难一见那些抗日老兵死去的消息见诸报端。相对已经死去的人,他们是幸运的;相对那些被记住的人,他们是悲哀的。青山忠骨,热血长河,哭声已已,魂魄如歌!他们为我们做了那么多,而我们能为他们做的竟然那么少,一杆轻笔竟然重若千钧!

“老兵不死,但是他们的身影在慢慢消失……”——麦克阿瑟

今夜,我在北京通县一个没人的角落,为他们点燃纸钱,撒下烈酒,默诵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