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么十全十美,不过都是善始善终罢了(1 / 1)

在绝望中觉醒 大鹏 838 字 4个月前

美国一位成功学家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

贾金斯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做事情讲究十全十美,稍有瑕疵就百般不开心,这导致他无论学什么都是虎头蛇尾。有一段时间,他废寝忘食地攻读法语,但是很快他就发现,要真正掌握法语必须首先对古法语有透彻的了解,而没有对拉丁语的全面掌握和理解,要想学好古法语是绝不可能的,而掌握拉丁语的重要途径是学习梵文。贾金斯一头扑进梵文的学习之中,但很快他又发现,这是一个无比艰巨的任务,学了没几天他就坚持不下去了,最后对法语依然一窍不通。

贾金斯没有能力,没有资金,但他的父母给他留下了一些本钱。他拿出10万美元投资办一家煤气厂,可是煤气所需的煤炭价钱昂贵,他觉得利润太低,便以9万美元的售价把煤气厂转让出去,开办了一所煤矿。可采矿机械的耗资大得吓人,贾金斯担心自己亏本,因此把在矿里拥有的股份变卖成8万美元,转入了煤矿机器制造业。从那以后,他便像一个“滑冰者”,在有关的各种工业部门中滑进滑出,没完没了。最终的结果是,贾金斯什么也没做成。

看到这里,相信不少人会看到自己的影子。刚开始做事时热情很高,积极性很大,可往往过一段时间,随着事情进程不断深入,面对的困难和问题越来越多,新情况和新形势越来越复杂,就开始畏缩不前,产生松懈思想,甚至出现“打退堂鼓”的想法,半途而废,有始无终。

我们总希望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但这世上根本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所谓成功不过都是善始善终罢了。老子曾说“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要一个人对自己正确的选择有毅力,坚持不懈,像刚开始时一样始终保持谨慎、认真、负责,那么做任何事都会得到满意的答案。

凡事不必苛求完美,能做到善始善终,就算是不小的成就。

在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马拉松比赛上,坦桑尼亚的选手艾克瓦里吃力地跑进了奥运体育场,他是最后一名抵达终点的选手。这场比赛的优胜者早就领了奖杯,庆祝胜利的典礼也早已经结束。因此,艾克瓦里一个人孤零零地抵达体育场时,整个体育场几乎已经空无一人。艾克瓦里的双腿沾满血污,绑着绷带,他努力地绕完体育场一圈,跑到终点。他开心地笑着,并用握成拳的右手向空中用力地举了举。

在体育场的一个角落,格林斯潘,一个享誉国际的纪录片制作人,远远地看着这一切。接着,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格林斯潘走了过去,询问艾克瓦里:“你为什么在受伤的情况下还要这么吃力地跑向终点?要知道,这场比赛早已经结束了,没有谁会在意你是否跑到了终点。”

这位来自坦桑尼亚的年轻人轻声地回答说:“我的国家从两万多公里之外送我来这里,不只是让我在这场比赛中起跑的,而是派我来完成这场比赛的。”

多么感人、多么质朴的话语。假如艾克瓦里中途放弃的话,没人会责怪他,而且会有“第一次参赛,经验不足”“精神状态不佳”的借口,估计坦桑尼亚人还会说他虽败犹荣……但艾克瓦里用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重要的不是比赛名次,而是完成比赛,他以这种方式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

做事有一个好开头固然重要,但好的开头只是事情成功的一半,成功永远属于那些行事善终的人,那些有耐心、能坚持的人。

袁隆平是享誉全球的“杂交水稻之父”,他所发明的杂交水稻,被西方专家称之为“东方魔稻”,比常规水稻增产20%以上,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人吃饭难的问题。但好的开头并未让袁隆平满足,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每天在实验室进行实验,在试验田里一“站”就是十七八个小时,他曾说“我如果不在家,就一定在实验田;如果不在实验田,就一定在去实验田的路上”。

几十年来,袁隆平对杂交水稻不断改良,从“南优2号”到“超级稻”,再到“海水稻”,一次次创造了人类粮食生产的历史高度。科学研究对于他来说,从来不是一种枯燥的学问,而是一种责任的坚持——“粮食问题从来没有一劳永逸。追求高产更高产,是我们永恒的主题。”

任何成功不仅需要“善始”,更需要“善终”,本着“行百里者半于九十”的一贯坚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倾注全身心的精力,不图眼前之利,不为短期之谋,有始有终,一以贯之,这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