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仍在继续。
皇甫嵩没有停止攻击,他与朱儁联手,进攻汝南、陈二郡。黄巾军一败再败,这种失败对宗教徒的心理造成强烈的挫折感。他们开始困惑了:无所不能的天神为什么没站在自己这一边呢?信心的崩溃,导致了战场上的溃败。平定颍川、汝南、陈三郡后,皇甫嵩又接连打败了东郡、南阳的黄巾军。
在另一个战场,北中郎将卢植也取得了重大胜利。
卢植是汉末顶级的名臣。他年轻的时候师从经学大师马融,学问很高,又十分自律。自律到什么程度呢?当时马融家很富有,经常有歌伎表演,而卢植从来不看一眼。由于学识渊博,他被征为博士,正式踏入仕途。与今天的博士不同,汉时的博士是指掌管经学教授的学官,儒家有“五经”,博士至少要精通其中一部经典,所以又称为“五经博士”。
卢植不仅学问好,还懂兵法,能打仗。他与张角对垒,屡战屡胜,杀、俘一万多人。张角虽然人多,但军队训练水平并不高,也没有高明的将领,想打赢这场战争,难度很大。张角溃退后,退往广宗,据城固守。卢植把广宗团团围住,在外围筑高墙、挖深壕,打算困死张角。
偏偏在这个时候,皇帝派宦官左丰前来视察军情。
左丰对军事一窍不通,只把这差事当作发财的良机,到了兵营后,张口要钱。卢植本是正直之人,如今大敌当前,军费捉襟见肘,哪来的钱贿赂宦官?
不给!
左丰气坏了,回到首都后,阴阳怪气地跟皇帝打小报告:“广宗贼容易破,只是卢中郎将固垒息兵,只怕是要等老天爷惩罚张角吧。”
胡说八道一番后,左丰抬眼看着皇帝阴沉的脸色,幸灾乐祸地偷笑。
皇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宁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卢植还正为剿灭黄巾贼而费尽脑力,忽然听得圣旨到,在宣旨宦官身后,分明摆放着一辆押解囚犯的槛车。不必接旨,卢植已意识到结局,他苦笑之后,留下一声长叹。一军主帅,转眼间成了囚徒,被押往洛阳,罪名是“逗留畏敌”,判处死缓(减死一等)。
十几万的黄巾军没能打垮卢植,一个小小的太监就把他拉下马了。
接替卢植的将领,便是大名鼎鼎的董卓。
董卓是东汉军队中的一员悍将,他身强力壮,性格粗野,勇猛好斗。早年他在名将张奂麾下,在一次与先零羌(羌人的一支)的战斗中,表现出惊人的勇敢,取得斩、俘万人的重大胜利。此役奠定了董卓在西北军中的地位与声望。董卓固然善战,但他只是以剽悍见长,论及军事素养,他与皇甫嵩之间差距很大。董卓被任命为东中郎将,接管卢植的军队。他自以为是,丝毫不把黄巾军放在眼里,上任伊始,便气势汹汹地发动猛烈的进攻,结果自然一败涂地。
才打了一仗,董卓就被撤职了。
看来还得依靠皇甫嵩。皇帝下诏,由皇甫嵩接管董卓的部队,负责围剿张角。
就在汉军频繁换将时,张角把弟弟张梁的军队也拉回广宗,加强守备力量。自从起事以来,张教主殚精竭虑,在官兵凶悍的反扑下苦撑危局,终于积劳成疾,病死于广宗。
教主之死对教徒们的杀伤力,远甚于十万汉军。
由信众组成的黄巾战士们惊呆了:教主怎么也会死呢?教主不是超凡脱俗的天神级人物吗?不是拥有呼风唤雨的神力吗?怎么这尊大神,也像凡夫俗子那样病死了?这个结果,实在让人太难接受了。支撑教徒信仰的精神大柱倾倒了,悬浮在虚空中的太平天堂也摇摇晃晃、危危欲倾。
不过黄巾军的实力仍不容小觑。
张角死后,守卫广宗的重任就落在了张梁身上。
皇甫嵩已率部兵临城下,张梁手上有十万人马,仗着兵多将广,黄巾军出城迎战,双方打了个平手。第二天,黄巾军又前来挑战,皇甫嵩闭垒不出,任凭敌人如何叫骂,就是不理睬。皇甫嵩是十分高明的将领,他发现黄巾军实力犹存,不可小视,便只守不攻,不急于出击。打仗靠的不是蛮力,而是智慧,只有找到敌人的弱点,才能一击致命。
表面上看,黄巾军兵强马壮,但皇甫嵩已经敏锐地察觉到敌人士气不振。这些教徒们看上去疲惫不堪,这不是身体上的劳累,而是心灵上的迷惘。
很显然,教主之死,让他们的内心一下子变得空虚。
当信仰失去了根基,就容易破灭了。
知道了敌人的弱点,皇甫嵩就开始构想下一步的作战方案。黄巾军天天叫阵,皇甫嵩装聋作哑,当没听到。看这架势,官兵是打算长期围困广宗城了。这倒让张梁安心了,要知道广宗城乃是太平道的大本营,物资储备充足,守个一两年不成问题。
可是张梁的判断错了。
皇甫嵩只想速战速决,才不愿意打一场持久消耗战呢。他只是营造长期围城的假象罢了,目的在于迷惑敌人。果然,他的疑兵之计大获成功,黄巾军的警惕心日渐丧失,在守备上也开始掉以轻心。正值十月,序属初冬,天气渐寒,夜晚霜飞,一眼望去,星空笼罩下的广宗城,巡逻、守卫的士兵人数更少了。
敌已懈怠,此时不攻,更待何时?
深夜,皇甫嵩突然下达命令,全体将士披甲待命,在拂晓时分发动总攻。
这就叫“出其不意,攻其无备”。
天尚未亮,雄鸡啼叫,城内静得出奇,黄巾将士多数还在梦乡之中,连城楼上守夜的士兵也昏昏欲睡。然而寂静很快就被打破了,城墙之外忽然喧声四起,皇甫嵩麾下的官兵们架起云梯,如潮水般地涌上城头,很快占领了城门。
张梁睡眼蒙眬,头脑尚不清醒,突然天降神兵,焉能抵挡?城门失守,只能打巷战了。皇甫嵩手下的这些将士,多数是从西北边疆调来,久经沙场,经验丰富,战斗力一流。张梁的黄巾军多是农民出身,没有经过专门的军事训练,凭恃的不是高超的战术,而是勇气与信念。
战斗持续了一个白天,从清晨到黄昏,胜负已决。
黄巾军终于顶不住,张梁悲观绝望,下令弃城而逃。
这一逃,成了黄巾军的死亡之旅。皇甫嵩乘胜掩杀,张梁在混战中身亡,三万名黄巾战士不是战死就是被俘,五万人在政府军追击下被赶入河中淹死。这场战役,皇甫嵩大获全胜,占领广宗后,他剖开张角的棺材,将其脑袋砍下,送往洛阳。
太平道的三大精神偶像,死了两人,只剩下地公将军张宝。如果说张角之死,还可以被吹捧为成仙,继续忽悠一部分信徒;那么张梁之死,让张宝再也没有可以解释的理由了。
原来教主兄弟统统不是金刚不坏之身。消沉和沮丧的情绪笼罩在每个黄巾军战士的头上。
皇甫嵩的屠龙刀还未入鞘。
一个月后,他在下曲阳再次谱写不败的神话,大胜黄巾军,斩杀张宝,杀掳十万人。
至此,张角兄弟全部身死。
这场规模浩大的起义已翻过**的一幕,但仍余波**漾。
其实,就算没有披上宗教外衣,水深火热中的劳苦大众仍然会揭竿而起。
因为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黄巾余党不再为教主宏伟的太平蓝图而战,他们为生存而战。大家拥立赵弘为元帅,十余万人再鼓雄风,攻陷宛城。
宛城失陷,皇帝大怒。
不就一座城池吗?皇帝为何如此重视?原来,这不是一座普通的城池。宛城是南阳郡政府所在地,而南阳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家乡与发迹地,这个地方对朝廷来说,是风水宝地。要是风水给黄巾贼破坏了,大汉帝国的龙脉岂不是要断了?
皇帝的圣旨很快下达,由镇贼中郎将朱儁、荆州刺史徐璆(qiú)共同清剿黄巾余党,收复宛城。朱儁知道自己肩上担子不轻,不敢轻心,指挥官兵昼夜攻城。黄巾军的抵抗无比顽强,双方相持两个月,朱儁仍望城兴叹。
汉灵帝对此显然十分不满,想把朱儁调回。
司空张温上书辩护道:“阵前换帅乃是兵家大忌,以前秦国任用白起,燕国任用乐毅,都是经年累月,方才克敌。应该多给朱儁一点时间,这样才能大功告成。”皇帝这回总算听进去了,取消调令,严饬朱儁抓紧时间破敌。
朱儁在朝廷严令之下,发动更猛烈的攻势。黄巾军终于败下阵来,宛城被攻破,赵弘战死。
一般说来,城门、城墙失守,基本上败局已定。可在接下来的巷战中,黄巾军硬是凭借顽强的意志力,在另一名将领韩忠的带领下,把已攻进城的政府军赶出城外,逆袭成功,重新夺回宛城。
双方再度陷入僵持局面。
朱儁这下子没脾气了,自己的军队已经连续作战数月,将士疲惫,想要再度发动强攻,心有余而力不足。怎么办呢?不能强攻,只能智取。朱儁急中生智,想到了一个声东击西的法子。
他派出一部分兵力在宛城西南角发动佯攻,吸引黄巾主力,自己则亲率其余人马,悄悄绕到东北角。这里的守备果然空虚,只有少数黄巾军把守城楼。朱儁挥师急攻,很快攻陷城门,政府军一拥而入,二度攻进宛城。
正在西南角苦战的黄巾首领韩忠惊悉外城已破,不敢恋战,只得放弃外城,退入内城。这个时候,韩忠自忖宛城是守不住了,便派人出来与朱儁谈判,想要献城投降。朱儁的部下都松了一口气,纷纷表示愿意接受,可是朱儁不干,他说:“乱贼走投无路了就想投降,一有机会还会叛变。今天我们要是同意,岂不是放纵他们长期作乱吗?这不是上等的谋略,不如一鼓作气讨平乱贼。”
韩忠投降无门,只得婴城固守。
此时黄巾余党都知道既不能投降,又突不出重围,唯一能保命的办法,就是苦苦死守了。万人一心,拼死抵抗,迸发出来的能量也是很惊人的。
政府军屡攻不下,朱儁心里很焦急,他登上城外一座山丘,远眺内城,观看战斗场面,终于明白敌人乃是困兽犹斗,攻之愈急,抵抗愈强。要瓦解黄巾军的斗志,必须先让出一条活路。于是朱儁下令,撤去对宛城的包围,退师数里。
果不其然,黄巾军的斗志动摇了,大家都想杀出重围——这正中了朱儁的诡计。政府军截击黄巾军,杀一万余人,阵斩韩忠。剩余的黄巾军眼看无力冲出重围,只得拥立孙夏为元帅,又躲进宛城。
朱儁再一次包围宛城,实施最后的攻坚战。
他亲自督战,将士们搭起云梯,冒着矢石交加奋勇攻城。
这时,只见一名军官手里拎着一把刀,身先士卒,奋勇登城。朱儁不禁暗暗喝彩,定睛一瞧,此人正是自己亲自向朝廷举荐的人才——军司马孙坚。
黄巾起义爆发后,被朝廷委以重任的右中郎将朱儁上书皇帝,请求把时任下邳丞的孙坚招入麾下,担任军司马一职,他觉得孙坚胆识俱优,是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
事实证明,朱儁一点也没看走眼。战场上的孙坚确实表现出非凡的胆量与勇气。在一次追击战中,孙坚一马当先,冲锋在前,不料吃了埋伏,受了重伤,从马背上跌落下来,狠狠地摔在草丛中,不省人事。他的部众被打散了,谁也不知道他的下落。所幸他心爱的战马颇通人性,独自跑回了兵营。这匹马虽然不会讲话,但一边嘶叫着,一边用马蹄猛顿地面。俗话说,老马识途,众军士便跟着这匹马,找到了奄奄一息的孙坚。回到兵营后,养病十来天,伤口刚刚愈合,孙坚就向总司令朱儁请战,重新回到战场。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大大鼓舞了军队的士气。在宛城之战中,孙坚身先士卒,率先登城,成为夺取最后胜利的最大功臣。
宛城终于被攻破。
孙夏拼了命率残余部队逃了出去,朱儁毫不手软,一路追击到西鄂精山,再次大破黄巾军。
至此,历经十个月、规模空前的黄巾起义终于告一段落。不过,黄巾军并没有完全被消灭,在未来十几年里,黄巾余党仍然在各地广泛存在,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黄巾起义对东汉末期的政治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在此之前,尽管有过许多次农民暴动,但规模都比较小,很快就被镇压下去了。黄巾起义的规模却非常大,遍及全国大多数地区。摇摇欲坠的东汉朝廷经此一役,元气大伤,灭亡的征兆已是显露无遗。
前文中说过,东汉帝国的兵力部署,主要集中在首都及边疆一带,内地的地方武装规模是很小的,打击盗匪还行,遇到像黄巾军这样人数众多且有严密组织的起义军,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黄巾起义的一大后果,便是帝国地方武装的兴起。为了对付庞大的叛乱武装,各地纷纷招募部队以求自保,地方武装力量急剧扩大。有了武装,便有了政治上的话语权。从此地方的权力越来越大,而朝廷对郡县、封国的控制力度逐渐被削弱,最终导致了各地军阀崛起、群雄割据。
很多写三国史的书,都是从黄巾起义开始,为什么呢?
曹操、孙坚、刘备奠定了后来三国的基业,他们三人都参与镇压了黄巾军起义,从某种意义上说,黄巾起义给了他们在战场上大放光芒的机会,同时也为他们个人的事业打开了一扇大门。
曹操与孙坚在镇压黄巾军战争中都有精彩的表现,与这两人相比,刘备略显暗淡。刘备参加黄巾战争的时间,比曹操、孙坚两人要晚,不早于公元187年。此时距张角、张宝起义已过了三年,但是黄巾余党仍然数量众多,与政府军的交战旷日持久,只是规模已大不如前。
另外一点与曹操、孙坚不同的地方是:刘备参加战争时地位低微。曹操的军职是“骑都尉”,孙坚的军职是“军司马”,都算得上是中级军官。刘备以平民身份应募,在校尉邹靖手下效力,地位不同,取得的战功当然有别。但是刘备在战场上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的,他在清剿黄巾军的过程中屡立战功,被授予“安喜尉”,这是他通往仕途的第一步。
当然,在这个时候,无论曹操、孙坚还是刘备,都还不是政坛上的重量级人物。大家都知道,历史最终选择了曹、孙、刘三家,形成了后来的魏、吴、蜀三国鼎立的格局。那么曹操、孙坚、刘备三人身上有何超越常人之处,他们早年的故事,又有怎样的传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