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事与愿违,我们是傍晚去的,一直到天黑奶奶也没有要走的意思。
我们那里丧事流行现哭,就是来一个吊丧的人,死者的子孙要出来半跪迎接,来客作势搀扶,然后里面的媳妇女儿就要扶棺痛哭一阵。
哭也哭得有调调,述说死者生平,像唱哭歌。
到现在丧哭在我们那里已经成为一种职业,可以请民间乐队全部代理,现在装备比过去好多了,乐队来了,架起高音喇叭,轮到哪个媳妇女儿哭,就写张纸条,纸条上写着要哭的内容和注意点,把纸条和几十块哭钱交给乐队的职业哭手,职业哭手就开哭,哭爹喊娘都行,哭腔那叫一个凄惨,还有乐队伴奏,抑扬顿挫的,哭声通过高音喇叭放出来,声闻几个村子。
我小时候那阵当然没这么排场,都是亲人真哭。
就算真哭,一听半天也烦呐,我肚子饿得咕咕叫,耳朵吵得起老茧,就等主家开饭,吃了好快快离开这里。”
“正难耐的时候,进来一个四十来岁的女人,问我奶奶,说:‘大姐,你家里有没有茴香八角,厨房里居然没预备这个东西。
’那时候丧事规矩多,平常烧肉可以不放茴香八角,可是丧事的时候,也不知道有什么说头,必须要放这个东西。
我奶奶说有的,就放在家里的灶头上。
那时候我们家烧的是大土灶,江苏地区的土灶和别的地方不同,别的地方灶面后面没有挡壁,直接可以看到烧火的人,我们那里的土灶是有一道挡壁的,挡壁上做有神龛,用来供灶神爷爷,神龛下做一个暗格,用来放火柴什么的,因为有烟火气,不易受潮。
我奶奶说茴香八角就放在那个暗格里。”
“我正在这里呆着腻烦,就说‘奶奶,我帮你回去拿茴香八角’,奶奶说大晚上的你不怕啊,我说月亮那么亮,怕什么。
其实我是有点怕的,但不知为什么,就想出去跑跑,也不愿意一直守在这地方。
奶奶说好吧好吧,等着用茴香八角呢,你从田埂上回去,当心点,说着把钥匙递给我。”
“从老支书家门口是一片田,冬天麦子才刚刚露头,看起来就像现在那整片整片的草坪,从田间的小田埂上回去要比从大路绕回去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