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自家的孩子被夸聪明、漂亮时,很多父母都会沾沾自喜,但这对孩子来说未必是好事。经常被这样夸奖的孩子,很容易形成固定思维:以为自己天生拥有成功的特质,从而不愿努力。
有人到欧洲某国做访问时曾经历过这样一件事:
一次周末,她受当地一位教授的邀请,去参加一次家庭晚宴。她听说教授有一个5岁的女儿,于是就给孩子备好了礼物,前往教授家中。就餐期间气氛非常融洽,正巧教授的女儿走了过来,她就把礼物送给了小女孩,小女孩满头金发,蓝色的大眼睛非常可爱,她就赞美了一句:“亲爱的,你长得真漂亮!”
小女孩说了声谢谢,吃过饭之后就回房间了,大人们的晚宴还在继续。这时,那位教授突然说道:“你刚才跟我的女儿说了她很漂亮,我希望你跟她道歉。”
“什么?”访问者以为自己听错了,这不是父母们最喜欢听的夸赞吗?教授继续说道:“你夸赞我的女儿,我很高兴,但是你不能夸赞她漂亮,漂亮是跟遗传基因有关的,跟她没有任何关系,你的夸奖会让她以为这是她值得骄傲的资本,她也许会看不起其他孩子,所以你要向她道歉。”
晚宴结束后,访问者来到小女孩的房间,郑重其事地跟她道了歉,然后夸赞了她懂礼貌,教授微笑着送访问者出门。
当孩子把“好的结果”与“自己聪明”画等号时,就会逐渐出现认知偏差,从而产生这种心理:事情做得好自然是我聪明;做得不好就是我不聪明了,从而失去信心。这样的孩子,一遇挫折就容易灰心,且不愿意也不敢接受新的挑战。甚至会采取欺骗、说谎的手段来维持自己的聪明形象。
比如孩子学习成绩好,然后被众人夸赞聪明,那么他就会认为自己凭借聪明不用努力也能比其他孩子强。但当他发现自己的成绩不能得到别人的夸赞时,他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更加努力学习,而是期望通过作弊来维持自己的“聪明”。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夸奖他努力,远比夸奖他聪明更加重要。研究发现,经常被夸奖努力的孩子,会形成成长思维: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能战胜困难。即使挑战难度升级,孩子也不会轻言放弃,随着困难不断被战胜,孩子更容易获得自信和进步。
1988年,著名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做了一个试验:他选取了128名孩子,将其分为A、B两组进行拼图游戏。在试验的过程中,卡罗尔一直对A组的孩子说“你真聪明”,对B组的孩子则说“看得出来你刚刚很努力,你做得很棒”。随着拼图游戏难度的增加,被夸聪明的A组孩子放弃了挑战,即使有个别孩子参加挑战,一旦失败,就会陷入痛苦中。而B组孩子更有勇气挑战难度大的游戏,即使失败,也不会自怨自艾,心态更加健康。他们坚信,无论游戏难度有多大,最后都会找到解决办法。
在学校或者社会里,两种人最受人尊重:一种是非常聪明又非常努力,从来都不因为自己的聪明而骄傲自满的;另一种是不算聪明却非常努力,从来都不为自己的不聪明而自卑的。由此可见,努力的孩子到哪里都是受欢迎的。
所以,夸奖孩子努力、勤奋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不仅可以让孩子避免骄傲,还可以增强孩子对抗挫折的勇气,这样的孩子在面对失败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我还不够努力,那我再努力一些”,夸赞孩子努力可以让他更努力,但是夸赞他聪明或者漂亮都不能让他更聪明、更漂亮。
很多情况下,父母甚至要故意淡忘孩子的聪明,而重视孩子的努力,并把这种理念传递给孩子,让孩子感觉到只有努力才能获得父母的认可和夸奖。例如,孩子拿着满分的试卷跑回家说:“妈妈,我得了满分,老师说我很聪明。”这时候,我们应该告诉他:“你是聪明的啊,但是得满分是因为你的努力,你每天都按时完成作业,每天都认真听讲,这才是你得满分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将“勤奋努力”这四个字烙印在孩子的心里。想激励孩子取得更好的成绩,那么就鼓励夸奖他们的勤奋刻苦吧。
灵活掌握夸奖的尺度
夸奖并没有固定的形式和统一的标准,在不同的事情上夸奖应该有区别。例如,孩子独立完成作业,是日常小事,父母口头表扬一下孩子即可;若孩子主动帮忙做家务,父母要给夸奖“加码”,除了口头夸奖外,父母还可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引导孩子去努力
当孩子某件事情做得不好时,父母要引导孩子去努力,争取做得更好,而不是直接批评孩子做得不好,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例如,孩子画了一幅画,但是色彩运用得不好,父母可以先肯定孩子的努力,然后再引导地说出:“看得出来,这幅画你画得很用心,这些地方比以前画得好多了,只是颜色有点儿问题,我们来试一下用这个颜色是不是可以画得更好?”这样既能夸奖孩子,又能帮助孩子进步。
引导孩子努力远比夸奖他有天赋重要得多,因为孩子的自信是在努力取得的每一点进步中建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