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是输不起怎么办(1 / 1)

01 “我赢了”意味着“我能做到”

涵涵3岁多时,我陪她下棋,那时候她根本不讲规则,全凭自己的爱好“乱走”,目标只有一个:我要赢。

再后来,慢慢地,她能接受“输”这件事了。

到6岁半时,跟爸爸一起下象棋,她偶尔会在输赢的问题上耍赖,但已经能很好地遵守游戏规则。也就是说,象棋中“马走日字,象飞田”这些走法,她会严格遵守。

我在涵涵老想赢的那个阶段曾担心孩子是不是输不起,于是赶紧去研究这个阶段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才明白一件事:“赢”对于我们大人来讲是通过公平合理的竞争最终获胜,但对于孩子来讲,则意味着“我能做到”。

由此我又想起了一件事。

去年我买了一副羽毛球拍,打算跟老公没事时打打球,可涵涵一定要参与进来。我想着,一个小屁孩儿,哪里能打得了羽毛球啊?便每次都让老公陪着。没想到,慢慢地涵涵竟然会发球了,偶尔还能打出一两个漂亮的球。

当孩子眼里闪着光说“我赢了”的时候,我知道她所谓的“赢”,其实是在向我表示:看,妈妈,我能打羽毛球!

后来我给她买了一副儿童羽毛球拍,有空时也会陪涵涵一起打球。

02 理解并认识规则

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在真实的社交中学会如何与人正确比赛,所以家长的引导就显得非常重要。

在涵涵非常小的时候,每次玩有输赢的游戏,我和爸爸常常会让着她。等到长大点了,爸爸的做法是告诉她:“你再这样不遵守规则我就不跟你玩了。”

哈哈,倒不是爸爸孩子气,而是他确实想去看手机了。不过这样也有好处,因为在真实的社交中,不遵守规则的小朋友是不会有人愿意与他一起玩儿的。

和爸爸不一样,我的做法是“你耍赖,我更赖”。这样一来,游戏玩不下去了,渐渐地,涵涵明白了规则的重要性,也明白了讲规则的好处——只有遵守一定的规则,游戏才能继续下去,否则就算赢得了比赛,也会失去再次游戏的机会。

03 正确看待输赢

有一次我问涵涵:“你现在跟爸爸妈妈一起玩时,怎么没那么在乎输赢了?”

涵涵说的话对我触动很大,她说:“输赢就像是姐姐和妹妹,她们都是一起的。这次我输了,可上次也赢过啊,而且下次还可以赢。玩游戏嘛,最重要的是开心啊!”

说实话,听到她这样说,我很感动,也很高兴。她小小年纪心态这样好,在跟小伙伴相处的过程中,就不会因为没比过人家而沮丧,在学习的时候就算遇到困难也能够勇往直前,希望她这种对待输赢的正确观念可以保持下去。

所谓正确对待输赢,我觉得有以下几方面:

①不对输赢有执念;

②勇于挑战自我;

③具有成长型思维。

不对输赢有执念,就不会想着一定要赢,或是我要翻盘。对输赢有执念的人,生活得不快乐。

勇于挑战自我,表现为不跟别人比较,多跟自己比较,每天比昨天进步一点点。哪怕周围的人都不进取,也能自己和自己比,坚持做自己该做的事;哪怕周围的人再厉害,也要先做好自己,练好内功。

成长型思维在输赢方面的表现是:这次失败了,下次继续。成功跟努力和方法有关,而不仅仅是靠运气和天赋。不怕失败,不断尝试,就有成功的可能。

04 失败教育很有必要

正确对待输赢不是孩子与生俱来的能力,如果孩子太在乎输赢,不必焦虑,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孩子慢慢懂得规则,放平心态,看轻输赢。

那么,具体该如何引导呢?最重要的一点,是对孩子进行恰当的失败教育。

大人总是对错误很敏感,甚至会努力帮孩子去做一些事情,帮他规避犯错误的可能,殊不知,这才是对孩子不好的行为。

涵涵刚开始学穿鞋那会儿总是把鞋子穿反,不过我不会干涉,就这样带她出去。在小区里遇见认识的邻居大妈,她们总是会好心地说我:“你看你,怎么当妈的?孩子的鞋穿反了都不知道给换一下!”对此,我总是一笑而过,不反驳、不解释。而涵涵很快就学会了如何把鞋子穿正确。

还有一次,刚下过雨后我带着涵涵在小区里玩,走到一个有水坑的地方,涵涵想要跳过去,我没有拦着,结果她没发挥好,踩了一脚水。我看着这一切发生,云淡风轻,旁边的大妈忍不住了,大声说:“你看你,怎么带娃的?眼看着娃掉进水坑里!现在的年轻人呀,连个娃都带不好!”我习惯了这样的话,依旧不吭声,因为我知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就是需要不断试错,然后才能做对,才能成长。这些试错,小到穿衣服、跳水坑,大到交朋友、为人处世。

我们不要怕孩子犯错,反而应该鼓励孩子多去尝试,并且告诉他,失败是很正常的事,不要害怕失败,不要害怕输。

另外,家长不要因为觉得孩子输不起,就去责怪输了以后不开心甚至发脾气的孩子,并且因此焦虑不已,因为输了不开心是正常的事。

在《输不起的莎莉》这个故事里,面对莎莉输不起的样子,泰勒老师说:

我知道,每个人玩游戏时都想赢,如果输了就会感到失望,这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我们输不起,别人就不想再和我们一起玩了。当我们玩游戏或者参加体育运动的时候,我们要做的是竭尽全力,享受比赛。

不过,泰勒老师又说:

输不起的人输了会生气、沮丧或者伤心。他们对队友往往专横、霸道。他们可能会作弊,也会跟朋友和大人争吵。

赢不起的人喜欢吹牛,喜欢嘲笑输的人。

看,不愧是心理学专家写的故事,几句话就把“输不起”的孩子的心理特点总结到位了。

泰勒老师继续说:

输不起和赢不起的人,不但什么都得不到,还会失去朋友。

在故事中,妈妈也告诉莎莉:

多想想玩游戏的乐趣,比如说能在户外活动,能和朋友们在一起,能和别人一起开怀大笑,等等。

如果在游戏中输了,希望你能够深深地叹一口气,然后慢慢地呼出来,并且对自己说:玩得开心就是赢。

在老师和妈妈的帮助下,莎莉领悟了真正的体育精神,她学会对自己说“玩得开心就是赢”,她不再“输不起”,最后也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是不是也学会了如何引导输不起的孩子?那就是不要害怕孩子会犯错、会失败,也不要害怕孩子对失败有抵触情绪。

当孩子“输不起”时,不要一味地责备,而是要学会共情,学会理解孩子的情绪,像泰勒老师一样,告诉孩子“输了感到失落是很正常的”。接纳孩子的情绪很重要,然后才是如何引导孩子解决问题、走出困境。

我们可以多引导孩子想想自己在游戏过程中收获了什么,告诉他玩得开心就是赢、失败总是难免的、竭尽全力去竞争的精神才更可贵。这样,才能让孩子不断挑战自己,敢于也有能力去面对失败。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一点:有时,孩子输不起可能是你指出他错误的方式不对。

比如每次做思维训练游戏题时,只要涵涵做错了,爸爸就会大喊:“你做错啦,这里错啦!”这是很打击人的,特别是小家伙慢慢长大,有强烈的自尊心而自信心却不是很足。这样大喊,会让她不想再做下去,于是就变成了大人口中的“输不起”。

所以我跟爸爸说,就算孩子做错了也不要那样做,完全可以换一种方式:“你看,这个题目应该是怎样怎样的,想想看,是不是?”

这样提醒,孩子就会反应过来。就算反应不过来,我们也可以继续耐心引导,而不是语气强硬地批评。我们的尊重能够增强她的信心,也是在潜移默化中告诉她:“你看,失败根本就是件小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