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生,意象美(1 / 1)

意象是中国美学的基本范畴。通俗来说,意象就是艺术家在进行写诗、绘画等艺术创作时,根据外界的事物形象和环境,结合自己所要表达的心境和意志,创造出来的作品中的形象。它是一种根据客观事物,但又经过艺术家加工而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

在唐代,“意象”已广泛用于文论、诗论、画论中。唐代诗僧皎然在《诗式》中谈“比”“兴”时涉及了意与象的关系。他认为选取物象就是“比”,选取意义就是“兴”。而且意义是物象中所蕴含和表现出来的意义,也就是包含在“象”之中的“意”。“象”是显现在外面的具体物象,“意”则是隐含在“象”之中的抽象意蕴。因此,“象”是实实在在的、具体可见的。“意”是虚的,是精神性的,是用心去体会所感知的。“意”有一个特点,即是多重性。以诗来看,诗句往往在有限的形象中包含着多重意蕴,虽然诗句中的“象”是固定的,但是不同经历和心境的人对同一句诗的理解就会产生不同,这使审美效果更耐人寻味。对于相同的“象”人们可以产生多种理解,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象”是具有一种模糊性的。

诗中的“意”,不仅包含道理,还包含情感,而且道理往往蕴含在情感中。诗中对物象的描写也往往表现为对景象、景色的描绘,因此,“意象”包含着情感与景象的统一。“意”是蕴含在“象”中的,同样,情感也通常蕴含在对景象的描写之中。“意”与情感是灵魂,有了“意”与情感,艺术作品就会有生气。没有“意”与情感,即使“象”塑造得再好,也没有灵气,不容易感染人。

按照老子的道家哲学,自然的本体与生命是“道”,是“气”,也就是说,“同自然之妙有”就是要让艺术作品的“意象”来表现生命的“道”和“气”。这在唐代兴起的水墨画中有所表现。

唐代山水画的一个重要发展就是以水墨代替青绿等颜色来给画面着色,水墨山水画兴起。唐代一些画家认为“道”是最朴素的,蕴含着并产生自然界的五种颜色。自然万物的五种色彩,并不是依靠色彩来染色,而是依靠朴素的“道”。水墨的颜色正和“道”一样朴素,它最接近造化自然的本性,因此是最“自然”的颜色。从水墨山水画的兴起可以看出,人们偏爱使用水墨,正是对“同自然之妙有”这一性质的追求,正是意象所具有的性质。

“道”和“气”不仅在于实,还在于“虚”。因此,想要达到“同自然之妙有”,就不仅要重视“实”,还要重视对“虚”的表现,也就是要注意表现在有限的“象”之外的意蕴。

南宋画家马远根据《江雪》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意象作了《寒江独钓图》,这幅画只画了一叶扁舟,舟上有一位老翁在俯身垂钓,在船旁边用淡墨寥寥数笔勾画出水纹,四周都是空白。这些空白就是“虚”,虽然是空白,但是通过这些空白,可以感受到无边的江水和一种空旷、寂静及萧条、淡泊之情,这正是虚与实相结合所创造出来的意境。

总的来看,意象主要是通过塑造“象”来表达“意”,“象”中蕴含着体现宇宙本体与生命本源的“道”和“气”,具有同自然一样的性质,因而就会有一种“大境界”,充满无限的意蕴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