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吉诃德》是欧洲最早的长篇现实主义小说之一,也是欧洲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讽刺杰作。
《堂吉诃德》的作者是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家米盖尔·德·塞万提斯·萨阿维德拉。塞万提斯自幼跟随行医的父亲过着动**的生活,成年后曾参加西班牙对土耳其的勒邦多海战,在作战中受伤,回国途中又遭海盗绑架,被掳去服苦役5年。动**而丰富的生活经历为塞万提斯的文学创作铺垫了厚实的基础,回到西班牙后他就开始了文学创作。因生活所迫,他之后当过军需采购员和税吏,并由此得以接触各行各业的各种人物。但因得罪权贵,他在本国再度入狱,且经历了数次的折腾,这又使得他对现实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有了更清楚的了解,也激起了他创作一部具有社会价值的作品的心思。
《堂吉诃德》就是塞万提斯在狱中的时候酝酿成熟的。当时的西班牙文学突然风行起早已销声匿迹于西欧文坛的骑士传奇,塞万提斯对此十分厌恶,他觉得有必要写作一部“把骑士文学地盘完全摧毁”的作品,将西班牙从封建主义的枷锁里解放出来。于是,以“把骑士小说的那一套扫除干净”为目的的《堂吉诃德》诞生了。
《堂吉诃德》塑造了一个具有两重性格的人物——堂吉诃德。堂吉诃德既是可笑的愚痴的疯癫英雄,又是一个坚贞的理想主义者的化身。他对骑士文化疯狂盲目的崇拜是致使他神志不清的主要原因,但另一方面,他又充满正义感,具有无畏、勇敢的精神,对道德和爱情有着忠贞的坚守。这么一个矛盾性鲜明的人注定只能以悲剧收场,因为当他的正面性格达到极致时,他的负面性格也会发挥到极致,造成重大的灾难。
通过塑造堂吉诃德这么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人物,并让他以懊悔来结束人生,塞万提斯表达了骑士文化已经不复存在这一观点。这样的写作,初衷本是为了如他所说的要将文学及人们从骑士文化中拯救出来,然而,《堂吉诃德》问世后产生的反响远远超过了他原先设定的社会意义。人们从堂吉诃德的身上看到了他对弱小人群的同情,对社会丑恶势力的反抗。虽然这种同情和反抗来自于他对骑士文化的痴迷和模仿,但它们同样是人类最美好崇高的思想感情的表现。堂吉诃德所说的很多疯癫言论,无论是有关生命、自由、人,还是有关道德的,都体现了他有着一种相信人类明天会更美好的坚定信念。这种信念是塞万提斯在无意中赋予堂吉诃德的深沉含义,也是这部作品几个世纪以来深受读者欢迎的魅力所在。
在文学特色上,《堂吉诃德》的创作综合了西班牙传统文学和拉丁文古典小说、英雄史诗、田园小说、传奇小说、流浪汉小说及骑士小说的一些特点,然而它杂而不乱,而是通过条理清晰的框架和全面的记叙,将当时社会各阶层的现实生活生动地展示出来,逼真地再现了上至贵族绅士下至普通百姓的生活面貌。书中出现了众多的人物职业和身份,有贵族、地主、商人、僧侣、农民、牧羊人、演员、士兵、强盗、囚犯、艺人、妓女等,而《堂吉诃德》以时实时虚的手法,将人物的故事以一种客观的态度展现出来,让读者自己去思考真伪。这是一种全新的写作手法,它模糊了文学虚构与现实的界限,以宽阔而丰满的角度反映时代。这一写法对近代小说的创作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德国著名诗人海涅赞誉塞万提斯是叙事方面的高手,称他在叙事创作方面“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与戏剧方面的莎士比亚、抒情方面的歌德相并列。《堂吉诃德》因其宽阔的创作视野,深邃的人文哲学思想,成了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名著,它又被人称为一部“行将灭亡的骑士阶级的史诗”。
骑士与骑士文学
骑士是中世纪封建制度的产物。骑士是受封于大封建主的小封建主,是前者的封建武装。在历史演进中,骑士这一群体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道德标准和信条。骑士的信条是“忠君、护教、行侠”。他们把个人荣誉看得高于一切,要求自己的行为举止“文雅知礼”,还特别注重爱情在他们生活中的地位,愿意为了他们的主人和“心爱的贵妇人”去冒险和效劳,并从中获得功名。由于骑士出身于封建阶级下层,与史诗和谣曲接触较多,很自然地,他们之中产生了一些诗人和歌手,形成了中世纪特有的骑士文学。
骑士文学主要以骑士抒情诗和骑士传奇为主。骑士抒情诗最早出现于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而法国也是中世纪骑士文学发展最盛的国家。骑士文学的形式有短歌、感兴诗、牧歌、小夜曲、破晓歌等,其中以“破晓歌”最为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