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了教皇的一个圆(1 / 1)

乔托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的伟大先驱者之一,同时也是佛罗伦萨画派的创始人,被誉为划破黑暗中世纪艺术星空的“第一道曙光”,被看作是新旧两个时代的桥梁、西方美术史上的“但丁”。

乔托出生在佛罗伦萨附近韦斯皮亚诺农村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里,早年曾放过羊,也曾在奇马布埃的作坊当过学徒。他放羊时经常在石头上作画,后来佛罗伦萨大画家奇马布埃发现了他在绘画方面的才华,开始指导他绘画。乔托青年时期居住在罗马,跟随罗马画派领袖彼得·卡瓦里尼学习过绘画。

乔托的绘画艺术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的“分水岭”,他的绘画作品,除了表现优秀的绘画技巧,还奠定了文艺复兴艺术的现实主义基础。

壁画是乔托的主要创作形式,他的作品分布在罗马、佛罗伦萨、帕都亚、米兰、比萨、维罗纳、费拉拉等地。尽管壁画的内容大多是以《圣经》为题材的,但乔托却在创作的过程中注入了人文主义精神,把宗教人物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结合起来,使宗教故事充满现实感。不过,乔托所塑造的并非个性化的人物形象,依然是典型的宗教人物形象。

为了将真实的生活场面在作品中体现出来,乔托开始探索写实的技巧。经过不断的探索,他发明了直接观察自然,从而将客观现实如实表现出来的绘画实验方法,而这也正是他的作品的创新之处。他第一次按照“自然法则”将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背景之间的距离拉开,并运用线条透视原则建造一个三维空间。科学的透视知识在乔托生活的年代尚未普及,因此他没有掌握这些知识,不过他却用非常简单的方法,取得了对当时绘画来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果。在乔托的作品中,第一次出现了具有体积感的圆形人体,而且每一个人体都流露出真实的重量感。尽管乔托的写实技巧非常不成熟,但依然在欧洲绘画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乔托的画技十分高超,在历史上留下了他用一个圆就征服教皇的故事。

有一次,教皇本尼迪克特十一世想请乔托为自己画一幅肖像,但他不确定乔托是否能胜任这个工作,就要求使者当面验证一下。乔托听明来意,什么话也没说,只拿起笔,蘸上颜料在纸上画了一个圆。乔托把这张纸递给使者,让其拿去复命。使者满心疑惑地将其送到教皇手里。教皇看到这个圆,大喜过望,立刻下令接乔托来梵蒂冈。

在乔托的所有作品中,《犹大之吻》、《逃往埃及》、《哀悼基督》艺术特色最为鲜明,被认为是其代表作。

《犹大之吻》所描述的是《圣经》中犹大出卖老师耶稣的故事:希律王打算将神子耶稣杀死,便出重金悬赏,抓捕耶稣。耶稣有12个门徒,其中有一个叫犹大,他在重金的**下出卖了耶稣。希律王派人去抓耶稣,那个人对犹大说,他不认识耶稣。犹大便对那个人说,他会向一个人走去,并与那个人接吻,那个人就是耶稣。因此,犹大的吻是出卖自己老师的信号,是邪恶的吻。

在这部作品中,乔托运用戏剧性的手法,将作品的主要人物放置在画面中央,将其余人物对称安排在主要人物的两旁。位于画面中心的犹大穿着明亮醒目的黄色斗篷,在众多人物中显得极为突出。犹大抬起手臂,准备搂抱耶稣的动作,使斗篷形成一个扇形,上面布满褶皱,且褶皱越向上越密集,这就会将人们的视线引到犹大的头部。犹大作乞求状,而耶稣的目光是尖锐的、冷静的,同时也夹杂着愤怒,他们两个人的表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将人类社会的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善良与罪恶**裸地展现出来。

当然,如果单独观看乔托的这幅作品,我们也许对他的创新无从理解,甚至会觉得这幅作品的人物造型和衣服都刻画得非常呆板,特别是画面背景中的树木,更是与现实存在着过大的差距。由此可以看出,乔托的绘画依然保留着拜占庭艺术的某些特点,他的作品所展现出来的缺点,也正是中世纪艺术向文艺复兴艺术过渡过程中所留下的印记。

蛋彩画

在乔托所生活的文艺复兴时期,油画还没有出现,当时的画家主要创作的是蛋彩画。

蛋彩画,是指用蛋黄或蛋清调和颜料绘制在干燥的石膏上的画。这种画法最早被古埃及人用于墓室壁画,后来由罗马人传到整个欧洲。将蛋彩运用在壁画上称为湿壁画。湿壁画色彩鲜艳,不易脱落、龟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