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发脾气时有暴力倾向,家长该如何是好呢?手段与上一种脾气发作类似,只是不需要跟他说停止,不需要告知后果。孩子有攻击行为(比如,向你扔东西,在房间里乱扔一气,故意毁坏物品,动手用力打你,或坐在地上乱扑腾等)时,家长都应该立即让他面壁思过。只有这样,攻击行为的次数才会降至最低。此外,在处罚的时间上也应该相应调整。通常,5岁以上的孩子,可以按“几岁几分钟”的方法;5岁以下的孩子,出于实用性考虑,可以都按“两分钟”,因为孩子还小,时间观念很弱,长时间的面壁思过并无益处。
孩子仍然又打又闹,怎么办?
如果孩子没有打你,只不过想提前离开面壁思过地点,那么该怎么办呢?这时,只需把孩子带回面壁思过地点,并告诉他只有经你允许才可离开就行了,你可能需要多次重复这个过程,不过孩子终究还是会接受。
如果孩子不停用手打你、用脚踢你,那怎样才能让他乖乖待在面壁思过地点呢?针对这种情形,你就要对孩子进行限制了:最好将孩子放在常见的靠背椅上,轻轻抓住他的手腕,同时走到他身后,使孩子的胳膊背在身后。孩子刚开始可能会挣扎,不过只要不弄疼他,这对你、对他都很有好处。
这种方式比正面抱住孩子更可取,为什么呢?第一,这让孩子咬不到你、踢不到你、抓不到你,从而使你专心跟孩子说话;第二,这一招很省力,家长轻而易举就能做到;最后,从背面限制孩子可以降低家长的侵略性,减少对孩子情绪的激化。
抓住孩子的时候,你应该温和地对孩子说:“如果你停下来,我就放开你。”可以多说几遍。如果孩子已经冷静下来,不再乱扑腾了,那就放开他的手,并告诉他要待在椅子上。同时,你要随时提防着,因为孩子可能再次动手打你。第一次这样做时,你可能要反反复复进行好几个回合,但不要因此就灰心丧气。孩子终究会知道你是不会轻易“投降”的,那么以后他就会减少攻击行为。
当孩子冷静下来时,你就要选择合理的时长,开始计时。
本章小结
这一章的方法会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不过渐渐地,你就会发现孩子更容易遵守规矩了。久而久之,只要你一给予后果,孩子就会知道,这是让他作出选择的信号。如果孩子有攻击行为,你就不用告知后果,直接让他面壁思过就行了,因为孩子必须自己意识到,一旦闹过头了,他就要马上承担后果。
与前两条法则一样,法则3也需要至少一至两周的实践,等到你能得心应手地运用,并且孩子已经习惯了这种方法,能更快冷静下来的时候,你就可以学习法则4了。它的耗时较长,所以,在此之前,你可以多给自己一段时间练习前三条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