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夫,6岁,活泼好动。每当妈妈要他收拾好玩具,或关掉电视,或告诉他饭前要洗手时,他总是跟没听到一样。“战争”就这样上演了:先是不听不做,接着是又哭又闹,最后则是哇哇大叫。今天下午三点半,妈妈要赶在银行四点关门之前去处理一些事务。时间很紧,可是史蒂夫还在房间地板上玩积木呢。妈妈感到事情可能不太顺利。她走进史蒂夫的房间,催促道:“史蒂夫,把积木收起来,我们得出门了!”
“一会儿就好,妈妈!”
妈妈见儿子答应了,就离开房间,穿好鞋子。过了两三分钟,她又回到了房间里,看见史蒂夫还在玩积木。她又催道:“乖!别玩啦,妈妈正赶时间呢!”
“我还想把这个塔盖好嘛!”
没等儿子应声,妈妈又离开了他的房间。她拿上钱包、购物单,隔着房间冲儿子喊道:“史蒂夫,你弄好了没?”
史蒂夫没有回应。妈妈继续收拾着出门要带的东西。她回自己的卧室拿了车钥匙,又喊道:“史蒂夫,听见妈妈的话没?”
他仍没有任何动静。妈妈可真是耐不住性子了,她最清楚这个了——接下来他会反抗,尖叫、哭闹,或许还会使用“武力”。妈妈又在卧室里叫道:“史蒂夫,好了没?”
“就好了!”
妈妈再也压不住心中的怒火了。她知道,如果不把积木收起来,他们前脚出门,狗狗后脚就会把积木弄得乱七八糟,甚至可能啃积木。而如果她现在与史蒂夫展开“斗争”,又会误了去银行的事。想着想着,妈妈心里憋不住气了:“这孩子,怎么老是不听话?就知道惹我生气!”这回她猛地冲进房间,怒吼道:“没听见我说话吗?快点收拾你那些破玩意,马上!”
“不,我才不要!”
妈妈怒火冲天,忍不住想:“竟然连亲骨肉都不听我的话!如果我这样跟我爸妈顶嘴,我早就找个缝儿钻进去了!”已经三点四十五分了,妈妈觉得束手无策了,于是她恐吓道:“史蒂夫,你再玩的话,我就把它们统统扔进垃圾筒!我说到做到!快点收起来!”
史蒂夫还在堆着积木。妈妈跑出去拿了件外套,她一边穿外套,一边冲进了房间,看到史蒂夫还在玩,这下她气得脸都绿了,大声尖叫:“真是见鬼了!没听见我说要把它们都扔出去吗?我说到做到!快点收起来!”
“我才不管呢!”
妈妈冲了过来,猛地拽住史蒂夫的手,把他从积木堆中拉出来。史蒂夫手上来不及放下的积木呼呼地飞了出去,哐哐当当撒了一地。史蒂夫哭了起来,开始大叫:“别管我!”“我讨厌你!”妈妈在他背上狠狠地掴了一巴掌,让他赶紧去穿衣服。史蒂夫坐在地上,边哭边朝妈妈扔积木。妈妈只好蹲下身子,自己拾起积木来,还嘟囔着:“真是气死人了,以后你小孩也这样对你,让你尝尝这滋味!”
这是不是很熟悉?那么,妈妈对待史蒂夫的方式有什么不对劲儿吗?史蒂夫为什么不听妈妈的话呢?有什么“妙招”能让史蒂夫更听话呢?简简单单的三个问题其实牵扯了很多因素,包括史蒂夫的基本性格、行为习惯,以及妈妈的行为方式。
很多家长都想当然地认为,长幼有序,所以孩子就应当乖乖遵守家长定的规矩,必须按照家长的要求去做。然而,孩子可不吃这一套。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家长有这种心理,孩子才更不听话、更喜欢跟家长对着干了。上面的例子不就是个明证吗?妈妈越责问,孩子就越抵触,反抗也就越激烈。所以,要想让孩子遵守规矩,家长应该给孩子更明确的理由,而绝非“我是家长,我说了算”式的命令。
孩子每次跟你对着干,都是有原因的。但仅仅明白这些原因,还远远改变不了孩子的行为,你需要有一套完整、有效的策略。
当然,你也应该学着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冷静。这样,你才能更有效、更成功地教育孩子,才会轻松、彻底地解决与孩子的矛盾,孩子才会服服帖帖、遵守规矩。
在学习书中的技巧之前,你得清楚自己想从中学到些什么、想解决什么问题。不过你得知道:世界上并不存在让犟小孩瞬间变成乖小孩的“特效药”——让孩子变得懂事不是梦,但需要你的努力与投入。
还有,你千万不能对本书持以观望的态度,不要有“我先试试看吧,看看管不管用再说”的想法,如果这样的话,那非常可惜,你将会收效甚微。书中的方法行之有效,并经过数年的研究与临床实践得以证实。所以,你必须对书中的方法有足够的信心,去切实改变自己的育儿方式,并持之以恒,才能见到效果。在实施书中的方法时,如果你有任何一丝犹豫,都会被孩子察觉,从而影响方法的有效性。
本书将整个过程划分成简单易行的步骤,每条法则只要一两周就能被你熟练运用。只要你肯花时间、心思,孩子一定会有令你惊喜的进步。
临床医师们在教育叛逆的孩子时,总会遵循鲁瑟?巴克利[1]设计的方案。经过实践,我发现这个方案的有些方法很管用,而有些方法却需要根据情况加以修正。如果你的孩子只是偶尔“没规没距”,那么巴克利的书及其与克莉丝汀?本顿合著的《亲子成长8步法:怎样教育不听话的孩子》(1998)可能就足以让你受用。但如果你觉得孩子总是把你的话当耳旁风,那你就需要更有力的解决方法,即本书的方案。
这个新方案完成之时,我就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以验证其效果。该方案是以科学心理学原理为基础,以大量的实践和科学数据作后盾,它的每一条法则都已得以验证,其研究结果可在专业文献中查询。实验表明,书中的每一条法则都能使孩子的问题行为发生率降低25%~65%。如果你综合运用多条法则,那孩子的行为将会有更大进步。
书中介绍了九条法则,它们彼此独立却又相互联系,每一条法则都是针对孩子经常表现出的某种特定的问题。这九条法则需要你逐步掌握,在进行下一条法则之前,你必须已对前一条法则应用自如。我的建议是,你每一两周只需尝试一条法则。这样,你和孩子才能有足够的时间适应这条法则。
第1~6条法则的顺序是精心设置的,它们能帮助你逐渐熟悉这些育儿方法。所以,请不要随意打乱顺序。打乱顺序或许可以在短时间内见效,但从长远来看还是得不偿失的。如果你依次完成了前6条法则的学习,那第7、8、9条法则的顺序就可以随你安排了。
每条法则后面都附有一张检核单,它能时刻提醒你不偏离该条法则。你可以在尝试一条法则前,先手做一份检核单,并把它贴在显眼的地方,这样可以帮你牢记每一条法则的细节之处。你记住得越多,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那么,这些检核单要贴哪儿呢?如果你的孩子还不会认字,那你可以把它们贴在冰箱门之类的显眼地方。这样,你会经常看见它们,它们也会提醒你这一周内需要注意的事项。而如果你的孩子已经能读书识字了,那你就要把检核单贴在一个隐蔽点的地方(比方说你卧室门的背后),保证你自己可以经常看见,但孩子看不见。
你可能会问:“我该不该告诉孩子,我正在实行一项新的育儿计划呢?”一般说来,我不大赞成告诉孩子。没有必要向孩子说得太清楚,你自己心知肚明就行了,让行动为你说话。需要你事先向孩子声明时,书中会明确标出。
如果孩子发现了检核单,并问你这是怎么回事,你该怎么办呢?这时,你无需撒谎,实话告诉他就行,但不必告诉孩子过多的细节,你可以这样说:“我正在实行一项计划,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相处。”不要让孩子觉得这项计划是对他的束缚,否则孩子会产生叛逆心理并对这项计划有所抵触。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所以请不要跳过第1、第2章,否则将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两章将帮你了解育儿过程中的一些基本原理。打下了这些基础之后,你才能受益最深,你和孩子定的规矩才会更管用。
那么,开始新的征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