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所谓物质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益成果,它表现为生产工具的改进、技术的进步、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反映了人类对自然限制的超越和驾驭能力的提高,体现的是人类在改造自然过程中处理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本质上讲,建设物质文明与发展生产力是一致的。物质文明的建设过程,实际上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生产力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是最积极、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它是任何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动力。正因如此,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十分重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正如毛泽东所讲的:“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
(一)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战略意义
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战略意义,突出表现在它对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作用上。概括地讲,这种根本保证作用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
1.维护国家主权独立的根本保证
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对任何国家都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对中国这样一个历史上长期受外国凌辱的社会主义大国而言,没有什么东西比维护国家主权独立更重要的了。事实证明,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物质文明建设,才能有效地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才能使我国在国际舞台上挺直腰杆、有所作为,才能确保我们党和国家不变质、不变色。早在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就指出,历史的经验教训表明,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不搞现代化,科技水平不高,社会生产不发达,国家的实力得不到加强,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不到改善,那么,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和经济制度就不能充分巩固,我们国家的安全就没有可靠的保障。江泽民后来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上也指出的:“国际竞争,说到底也是经济实力的竞争。经济发展了,国力强大了,我们才能有力量抵御任何自然的和社会的风浪,顶住任何外来的威胁和压力,才能实现民族振兴,对人类做出更大贡献。”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我国周边的国家和地区都在加快发展。如果我国经济发展慢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都会遇到极大困难。可见,加快物质文明建设,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2.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保证
充分发展的社会主义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物质基础,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也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保证。毛泽东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强调:“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比较充分的发展,我们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才算获得了自己的比较充分的物质基础,我们的国家才算充分巩固。”针对旧中国经济落后的状况,毛泽东又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党和人民的根本任务是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力,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邓小平后来也曾指出:“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以前我们搞革命,目的就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离开了生产力的发展、国家的富强、人民生活的改善,革命就是空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不可能得到真正体现。
3.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保证
一个和谐的社会,应当首先是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物质文明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在我国现阶段,社会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资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从根本上说,是供需矛盾,是利益矛盾。当前,我国人民最大的愿望,就是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进一步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人民群众之所以拥护党、拥护社会主义,也是因为社会主义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愿望和要求。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不能给人民带来实际利益的社会主义,不可能得到人民的真诚拥护。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才能使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不断得以改善,才能有效地解决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其他各种社会矛盾,协调不同利益关系,防止两极分化,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发展,为建设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4.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根本保证
进入21世纪,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也掀开了新的一页,即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毫无疑问,十六大提出的这一目标是宏伟,但要顺利实现这一目标,则要求我们必须脚踏实地,大力加强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物质文明建设。尽管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现实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比如:农民和城镇部分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有些群众的生活还很困难;失业人员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稳定;收入差距增大,分配关系尚未理顺;市场经济秩序有待继续整顿和规范,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归根到底要靠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物质文明建设的快速发展。离开了物质文明的发展一切都将无从谈起,人民的全面小康就将
成为空中楼阁。
(二)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基本路径
按照马克思主义原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展物质文明有三个角度:一是生产力的自身系统,也就是变革和更新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即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二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关系的系统,即用暴力革命或改革的方法,改变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状况;三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关系的系统,即用暴力或改革的方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和发展趋势。根据这一原理,我们认为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基本路径应至少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必须不断进行创新
当今时代就是一个崇尚创新、追求创新的时代。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任何一个政党,要想有所作为,也必须在各方面进行创新。实践证明,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标志,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如果不能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兴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过程,最基本的要进行如下四个方面的创新:一是进行理论创新,就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关于生产力理论的基础上,既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又把握世界生产力发展的潮流,动态地把握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制定有利于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路线、方针、政策,并在总结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新的理论,从而为人民群众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实践不断提供理论武器;二是进行体制创新,就是要通过改革开放,不断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体制,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经济的、政治的、思想道德的和其他方面的条件,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提供保障;三是进行科技创新,就是要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关注和研究世界科技发展的最新趋势,抢占科技制高点,利用科技的最新成果,使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力的各个要素中,不断用新的科技手段改进劳动工具、变革劳动对象,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四是进行观念创新,就是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勇于开拓创新,正确把握生产力发展的本质和规律,不断开创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新途径、新方法。
2.必须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实践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目前一些关键领域的改革还没有取得突破,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还严重存在,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的市场体系的任务还很艰巨。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四大关系:第一,正确处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关系。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二者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相辅相成的。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是我国进行所有制结构调整的基本前提,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否定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就是否定社会主义。但无论是公有制经济,还是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并把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而不是把两者对立起来。第二,正确处理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从总体上说,收入分配改革既要有利于体现社会公平,充分照顾各个方面的利益,又要有利于激发人们劳动和创业的积极性,形成促进经济发展的强大的动力机制。十七大明确提出初次分配、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尤其强调初次分配也要注意公平。在初次分配中,要建立健全市场机制,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正确处理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控制垄断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实现合理的初次分配。在再分配环节,要以公平为原则,加大政府调控力度,通过经济立法、经济政策,运用税收、金融、行政等调节干预手段,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特别是要着力解决城乡居民贫困群体的生活困难,提高低收入者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第三,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和建立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的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先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绝不能像过去那样以行政手段随意扭曲市场行为,但同时必须有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以便国家能对市场经济活动加以正确的调节和控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加强宏观调控,都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二者缺一不可。
3.必须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邓小平一贯认为,实行对外开放是中国生产力迅速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开放的世界。如果闭关锁国,自我封闭,只能越来越落后。只有坚持实行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合作,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使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实现必要的互接互补,加上我们自己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不断创新,才能赶上时代,赶上当代世界的科技和经济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根据邓小平同志的决策,采取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分层次、有重点的递进式推进的对外开放步骤,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提出了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这一提法是我们党对外开放二十余年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也反映了我们对外开放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江泽民也多次强调: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面对经济、科技的全球化发展趋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不断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努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为此,就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
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当前,要特别注意进一步扩大商品和服务贸易,进一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逐步推进服务领域的开放,大力引进海外各类专业人才和智力;改善投资环境,对外商投资实行国民待遇,提高法规和政策执行的透明度。
4.必须不断推进科技进步
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一再证明,科学技术是渗透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三个独立性、实体性要素中的主导因素。没有科学技术新的发明创造和运用,就不可能有先进社会生产力的新发展和新提高。毛泽东早在我国三大改造完成时就提出:现在要来一个技术革命,以便在十五年或者更多一点的时间内赶上和超过英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毛泽东正确思想的指导下,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科技工作,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进入新时期以来,邓小平在领导和指导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对于发展生产力的作用,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的理论和路线,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江泽民曾经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愈益成为现代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就会极大地提高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能力;科学技术和生产资料相结合,就会大幅度地提高工作的效能,从而提高使用这些工具的人们的劳动生产率,就会帮助人们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社会主义制度为科学技术的运用和发展,开辟了极其广阔的前景,使科学技术对发展生产力和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我们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用先进科技改造和提高国民经济,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跨越。为了更好地促进物质文明建设,科技发展必须确立正确的服务方向。正如江泽民所说: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技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始终把经济建设作为主战场,把解决国民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作为主要任务,努力攀登科学技术高峰。
5.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推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共识。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使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相适应,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在人口、资源、经济、社会相互协调中推动经济发展,并在经济的发展中带动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合理解决,保证社会具有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勿庸置疑,这里所讲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就是生产力的持续发展。首先,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最基本的决定性力量,社会所具有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一定意义上指的就是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推动能力。在具体内容上,可持续发展所涉及的人口、资源、环境均是社会生产力的源泉和生命线。没有这些,就没有了生产力发展的条件和前提。其次,生产力本身就应当是可持续发展的,否则它就不是推动社会发展前进的基本的决定力量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种综合生产力观,使我们对生产力发展问题的认识又上升到一个新高度。当今世界全球性问题的涌现,诸如人**炸与素质低下,资源的浪费、破坏与枯竭,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不仅严重破坏人类与自然的正常关系,而且严重扼杀生产力的生命线,最终将导致生产力的极大破坏。面对这种对人类生存的严重威胁,我们必须一方面吸取先进国家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教训,借鉴他们在这方面的先进思想与成果,另一方面要不断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方针政策、制度措施上最大限度地克服和避免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盲目性、短期性、破坏性等负面效应,以实现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物质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
6.必须不断完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机制、领导体制和领导方式
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改革开放以前,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主要是大包大揽、行政命令式的领导。实行这样一种领导方式有很多弊病:一是不利于按照经济规律办事;二是不利于党高效率地处理自己应当管理好的事务,出现“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地”的现象;三是党大量干预和包办了具体经济事务,阻碍了经济的正常发展,使党的形象受到了损害。按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要求,党领导经济工作,主要是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动立法,营造良好环境。具体而言:第一,要谋划全局,把握经济发展方向。党领导经济工作最重要的职责就是把握经济发展的方向。市场经济本质上是分散决策机制,通行的是自由竞争、等价交换原则。要学会按照经济规律指导经济建设,主要是结合本地区实际,提出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发展战略、主要任务、方针政策和监督保证的重要措施等,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的发展。第二,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推动经济立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依法执政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的一个基本模式。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必须通过推动立法来实现,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法治轨道上运行。要按照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着眼于确立制度、规范权责、保障权益,推动经济立法。同时,党委要支持政府依法充分履行职责,推动政府依法执政,更多地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社会事务,建设法治政府。第三,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营造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目的在于使社会各方面、各阶层都能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献技出力。除了要营造良好的体制环境、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外,还要营造良好的其他社会环境,如社会稳定和治安环境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