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为重点的可持续发展观(1992-2002)
进入90年代,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要求我们对发展的战略目标做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对发展理论作适时的修整。可持续发展观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反映时代精神和当代中国发展实践的基础上,借鉴西方国家的发展经验,对发展理论作出的新贡献。它拓宽了发展观的新视野,开辟了我国社会发展的新篇章。
(一)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过程
1.初步形成时期(1992—1994)
1989年第十五届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在1992年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21世纪议程》,将可持续发展推向行动,这标志着现代发展观的重大转变。中国政府积极响应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倡议。1992年,李鹏总理率代表团出席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并庄严承诺履行会议所通过的各项议决文件。1994年,我们发表了《中国21世纪议程》,强调中国的发展将不只是经济的发展,而是要走一条人口、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中国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确立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社会体系和保持与之相适应的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基础。”同联合国《21世纪议程》相比,《中国21世纪议程》所确立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体现了中国国情和发展中国家的特点,与前几阶段的发展理念相比,可持续发展理念有了本质进步,在总的发展目标中,既包括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包括了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生态质量这些影响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在《“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正式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必须坚持的基本方针,标志着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观的初步形成。
2.基本形成时期(1995—1997)
1995年,党中央首次正式提出科教兴国战略,要求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同年,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江泽民又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同时,还进一步要求必须把社会的全面发展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1996年10月召开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事业”的命题。这一命题的提出,为加强政治思想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固的理论基础。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在党的十五大正式上正式确立实施。社会的全面发展观念和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和提出,标志着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观的基本形成。
3.进一步发展时期(1998—2002)
在可持续发展观基本形成后,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又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江泽民鲜明地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
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思想的指引下,当开始扭转社会发展严重滞后经济发展的状况,经济、社会逐步走上协调发展的道路。在这一时期,党中央还制定和实施了“两个根本性转变”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了“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加速社会全面进步的动力”的观点。2002年江泽民在“5.31”讲话中,首次提出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论断。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他进一步系统的阐述了这一论断。这一科学论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是对我党执政任务和执政经验的最新概括和总结,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得到了深化和提高。
(二)可持续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1.发展的目标:建设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
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必须把握好两个辩证关系。一是三大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进程,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建设的进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彼此紧密联系而又有各自的发展规律,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物质文明不断发展,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才有必要的物质条件。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政治保证和法律保障,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主义事业就是在这三大文明的相互关联、相互促进中发展的。二是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人作为社会的主体,既是社会全面发展的结果,又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前提。社会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互为前提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又是两个相互促进的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江泽民指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这里,既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又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既阐明了人的发展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辩证关系,又突出了人的素质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2.发展的关键:经济发展与生态系统的良性互动
可持续发展首先是发展,发展首先是经济发展。新形势下,江泽民站在新的历史高度,着眼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结合党的建设的实际,提出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科学论断。他在“5.31”讲话中指出:“我们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把握住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公开提出来,无论在党的发展观上,还是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里都是第一次。
在强调发展经济的同时,江泽民明确提出了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
协调发展问题。“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经济的发展,必须与人口、环境、资源统筹考虑,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绝不能走浪费资源,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更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3.发展的动力:创新
就发展的动力而言,江泽民在继承邓小平“改革动力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动力论”。1995年5月,江泽民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明确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这是对国际国内新形势做出正确估计之后提出来的。从国际上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出现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趋势,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为基础的知识经济将占据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人类的未来和国家的繁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科技进步和创新。“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国内来看,新一轮更深层次的改革即将展开,能否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进行体制创新,直接影响到改革的进程。于是,创新,特别是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就成了一个关乎民族振兴、国家兴衰的重要推动力。江泽民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及时指出:“思想解放、理论创新,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说到底,是一个体制创新的问题,……不进行体制创新,很多问题的解决就没有出路”, “我们进行科技创新,就是要使科学技术成为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总而言之,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二十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是与我们不断进行的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等分不开的。”江泽民的精辟论述,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界,为我国新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三)可持续发展观的评析
1.可持续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以全面现代化为目标的整体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比较明确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思想,尤其是在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建设的同时,明确提出政治文明的概念,主张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中关于发展的内涵。同时,可持续发展观在我党历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所追求的目标,极大地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涵。可持续发展观还提出了新的发展动力观——创新,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中的改革动力观。
2.可持续发展观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可持续发展观以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目的,把人的全面发展纳入社会主义发展目的之中,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这种观点在科学发展观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可持续发展观既注重社会的全面发展,又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蕴含了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发展的要义。可持续发展观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又提出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为科学发展观中协调发展作了铺垫。同时,可持续发展观以可持续发展为条件与科学发展观也是一脉相承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