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歧舌国(1 / 1)

没几天,船到了歧舌国,三人一起上岸去。唐敖只听得歧舌国人满嘴叽叽喳喳,不知道他们在说些什么,就问九公:“这里的人讲话,嘴巴里好像有无数种声音,九公能听懂吗?”

多九公道:“海外各国的话,就数歧舌国的难懂,我也是费了好大功夫才学会的。”

唐敖道:“既然九公能跟他们交流,为什么不去问问音韵的来路呢?我也好学习一下。”

多九公听了,想了一想,道:“唐先生说的也是。海外有句口号说得好:‘若临歧舌不知韵,如入宝山空手回。’可见,音韵是这地方的特产。待我找个人问问!”

多九公正要起身,迎面走来一位老人,举止倒也文静。多九公拱手,学着本地声音说了几句,老人也拱手答了几句。谈了一会儿,那老人忽然摇头吐舌,看起来很为难的样子。唐敖趁他吐舌头时定睛一看,原来老人的舌尖有个分叉,就像剪刀一样,说话时两个舌尖一起动,所以声音不一样。

两人谈了许久,多九公忽然对着老人连连作揖,那老人又说了几句,把袖子一甩,扬长而去。多九公面带怒色,回头对着唐敖,依然用歧舌国的语音说个不停。唐敖笑道:“九公,你不必白费唇舌了,歧舌国的话我听不懂呀。”

多九公听了,“呸”了一口道:“我被那老人气昏了!刚才我向他请教音韵,他听了只管摇头,说音韵是他们国家的不传之秘,如果外传,会被治罪。我再三作揖,反复恳求,他竟然说:‘之前邻国有人送我一只大龟,那龟肚子里藏着珍宝,如果我肯教他音韵,他愿将珍宝作为酬劳。就这样,我都不肯教他。今天你只不过作两个揖就想请教,难道你作的揖比那乌龟肚子里的珍宝还要值钱吗?那你未免把自己的身份看得太高了。’这人竟拿我跟乌龟比,真是把我气坏了。光顾着生气,竟然跟唐先生也说起这里的话来。”

唐敖听了,发愁道:“送他珠宝都不肯教,看来我是无缘学会这里的音韵了。”

多九公安慰道:“今天天色不早了,咱们先回船上吧。唐先生既然听不懂他们的话,明天也就不用上岸了。我再来岸上找几个年轻人打听打听,只要他们说出个大概,我们能摸到点皮毛,就可以慢慢追寻了。”

第二天,唐敖在船上苦苦等待,总算盼到多九公归来。多九公连连摇头,说:“唐先生,今天我在大街小巷、酒楼茶馆里到处打听,费尽口舌,要想让他们开口,真比登天还难。我看,这个音韵恐怕要先生下辈子托生在歧舌国才能学到了。”

唐敖听了,虽然闷闷不乐,但也没有办法,只得打消这个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