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豪威尔
艾森豪威尔(1890—1969),美国第三十四任总统。艾森豪威尔在艰苦生活中磨砺了意志,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28名。
那男孩放学后跑回家,跌倒了,擦破了左膝的皮。这只不过是小擦伤,甚至连裤子也没有破洞,但到了晚上,膝盖开始疼痛。他想,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因为他已经13岁,是强健的边疆居民的儿子。他不顾疼痛,穿着睡衣跪下来做祷告,然后爬到房间里的**。他和5个兄弟都睡在这个房间里。
第二天早晨他的腿很疼,但他依然不告诉任何人。全家人都在农场不停地忙碌着;他总是必须6时起床,干些家庭杂活儿再去上学。对这些活儿他马虎不得,否则的话他会被打发回来重新做。不管还有什么他不得不错过,哪怕错过三餐也不行。在他们家,处分是公平的,但很严厉。
两个早晨以后,那条腿疼得更厉害了,他要拖着脚步走到牲口棚。星期天,家里其他人赶车进城,他留了下来。他坐在客厅,有点儿打瞌睡,直到他的兄弟们从主日学校回来。爸妈没有跟他们一起回来,因为星期天是双亲的休息日;孩子们自己干家务,煮一周中最丰盛的一餐,父母则继续留在教堂做礼拜。可是当正餐做好时,这孩子已经爬上床了。脚上的鞋必须从肿胀的和黑紫变色的腿上剥离下来。他究竟为什么不告诉任何人?赶紧去请医生来!
母亲替他洗了膝部、脚和大腿,敷上膏药,用一块凉的湿布擦去孩子前额上的汗。她是一位热情认真又生气勃勃的女人。面临着这肿痛的感染,她仍然保持安详的神情。妈妈照料她的孩子们经历过种种的意外事故和病痛,从牙疼到猩红热;她曾失去了一个儿子,可那只会使她更镇静、更坚定地去照顾其他的孩子。
康克林老医生检查了孩子的腿,噘起了嘴,“很可能我们无法保全它!”
病人僵硬地坐起来。“那是什么意思?”他嗓子沙哑地问。
“意思是,”医生耐心地解释道,“假如情况恶化,我们只好截肢。”
“我才不呢!”这男孩大发雷霆,“我不截肢!我宁愿死!”
“我们等得越久,就越得切掉。”医生力劝道。
“怎么也不让你切!”孩子因青少年粗哑的嗓子而变音了。他母亲掉过头去,心烦极了。然而,在他蔑视、责备医生的眼神里,见不到青春发育期的目光。
康克林医生大步走出来,向母亲点头,示意她跟他出去。当他站在过道正向双亲解释可能会发生什么时,他们可以听见男孩喊他哥哥过来:“埃德!埃德!上这儿来,好吗?”
这位哥哥踩着重重的步子走进来,然后,他们听见病孩的声音,因疼痛声音变得很尖:“假如我昏迷、神志不清,埃德,别让他们把我的腿截掉。答应我,埃德——答应!”
过了一会儿,埃德走出来,跑到了厨房。他回来时,他妈妈问道:“埃德,你弟弟要你做什么?”
“餐叉!让他咬住,以免疼得发出尖叫声。”
接着,埃德加[45]站在卧室门外,双臂交叉着。显然他正在站岗。埃德的眼睛直盯着康克林老医生。“谁也不能锯掉那条腿!”他宣布说。
“可是,埃德——你们会后悔的。”医生喘着气说。
“也许会这样,医生。可是我已对他许下诺言。”这谁也无法改变。假如埃德不坚持立场,父母双亲可能会让步。他们不能确定是否要截肢。先是病孩,后又是他哥哥的不动摇态度,这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在这个家庭里,与父母的权威对抗的事是不为人知的。还有埃德,一直站在病房的门前。“我们想再等等,到今晚他看上去如何再说,好吗,医生?”父亲说道。
两天两夜,埃德一直坚守岗位,在门口睡觉,甚至连吃饭都不离开。热度上升,病孩在痛苦中说胡话,但他哥哥的决心毫不动摇,即便正如医生先前所预言的,肿胀的腿的黑紫色正在向骨盆蔓延。埃德依然坚定、不动摇,因为他已许下诺言,同时,也因为他具有边疆地区居民对于肢体上的不完整的恐惧。
父母知道他们的儿子永远也不会原谅截肢,当医生一次又一次地返回时,埃德的态度依旧很坚定。有一次,在无助的盛怒中康克林医生喊道:“这是谋杀!”然后砰地关上门。现在只有奇迹能挽救这个男孩了!
母亲、父亲和警惕的哥哥埃德,在他们焦虑的目光从门口收回来时,都有着这同样的想法。在忧虑的混乱中,他们忘记信念了吗?嗨,这个男孩的祖父总是相信治疗因信念而奏效。他是一个精力充沛、鼓舞人心的老农民牧师,曾经是宾夕法尼亚州诸兄弟河殖民地的领导人。如今在这危急的时刻,他们3人都跪在床边。他们祈祷,轮流着互相领着做祷告。父亲、母亲,最后埃德加——常会站起来,出去干一会儿农活,再回来继续不断地祷告。在第二天晚上,其他的4个兄弟也会不时地加入祷告。
第二天早晨,当老医生再次来访时,他那有经验的目光看到了一个征兆。肿胀正在消下去!康克林大夫闭上双眼,以嘶哑的声音做祷告——一个感恩的祷告。即使这男孩已不知不觉地进入正常的睡眠状态,家中的成员仍然一个接一个地进行祈祷守夜。
夜幕又降临了,男孩睁开眼睛时,灯亮了。现在肿胀消退了很多,黑紫色几乎已经消失。又过了3个星期——他虽脸色苍白,身体虚弱,但眼睛明亮、声音有力——这男孩可以站起来了。
艾克·艾森豪威尔又准备好去面对生活了。
格雷斯·珀金斯·奥斯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