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妃(1876——1900)生于光绪二年(1876年)二月初三,姓他他拉氏,满洲镶红旗人。其祖父乃陕甘总督裕泰,其父长叙,曾官至户部右侍郎,因在光绪二年十一月十三日嫁女与署山西巡抚布政司藻亨之子为婚,是日为康熙帝的忌辰,违犯了例禁鼓乐的祖制,遭到御史邓承修参奏,被革掉官职,从此家道中落。伯父长善任广州将军,珍妃与其姊瑾妃自幼随长善在广州长大。珠江畔滋润的水土和丰富的物产哺育了她。
广州是清朝最早开口通商的口岸之一,中国古老文化与西方文明又熏陶了她。珍妃在那里也接受过海外思潮的影响,思想较为开通,性格也很开朗。珍妃的这些经历使她与别的满洲贵族小姐有所不同,在入宫前接触了解了很多新的东西。而瑾妃与珍妃性格完全不同,瑾妃性格内向,珍妃性格外向,热情活泼,聪明伶俐,学习什么都比瑾妃快。广州将军长善虽为武将,却喜揽交文人墨客,他曾聘文廷式教习两位侄女读书。文廷式乃一代名士,后连榜高中得为榜眼。珍妃因此受到过良好教育。珍妃在广州时,她的两位兄长志锐和志钧也随长善在广州生活,他们与珍妃的老师文廷式常在一起研究时事,探讨学问,亦颇有文名。珍妃的长兄在光绪六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伊犁将军;次兄在光绪九年中进士,亦授翰林,官至正黄旗满洲副都统。珍妃在广州生活了十年左右,光绪十年长善卸广州将军任,珍妃、瑾妃两姊妹才随同伯父返回京师。
光绪十四年(1888年),光绪皇帝虚岁18了,已到结婚年龄。西太后慈禧决定为光绪成亲。慈禧不顾光绪本人的反对,给光绪物色了一个他并不喜欢的皇后。她就是慈禧亲弟弟、副都统桂祥的女儿,叶赫那拉氏,名静芬,比光绪大3岁,时年已21。在那早婚成风的年代,居然尚未出嫁,可见也是个困难户了,她成为晚清历史上的又一位叶赫那拉氏皇后。
在慈禧为光绪指婚的同时,珍妃、瑾妃家里也花了很多钱贿赂总管太监李莲英,为的就是能够让珍妃当上皇后。从当时珍妃的情况来看,珍妃确实有做皇后的本钱:从她遗留下来的照片看,她相貌端庄秀丽,清新可人。而且志趣广泛,爱好琴棋书画,又聪明能干、能歌善舞。除此之外,李莲英极力想把瑾妃也弄进宫来做光绪的妃子。因为李莲英收了珍妃家太多的钱,不这样做,没有办法对珍妃家里交代。本来是应该选皇后的,最后只弄了一个妃子,珍妃家里当然不愿意,所以李莲英就用两个妃子换了一个皇后。因为对于慈禧来说,只要皇后定下来,选谁当妃子都没有关系。所以,李莲英只有在光绪选妃的时候做些手脚。
选妃当天,光绪在这60多人里面一眼就看中珍妃,因为这个姑娘简直太出色了。于是光绪傻呆呆地拿着一个玉如意,犹豫不决。因为这个玉如意递到谁手里,谁就是皇后了。而实际上,慈禧早就提前把意图给光绪说得很清楚了。因为慈禧是自己的“亲爸爸”(满语“母亲”),自己没办法,必须听她的。所以当他走到珍妃面前的时候,光绪突然间变得非常伤心,就在这个时候,熟知慈禧意图的李莲英连忙走了过去,猛地搀扶了光绪一下。光绪一下子就回过神来,只好由着李莲英一直搀到隆裕面前,无奈之际,只好将玉如意交到了隆裕手里。这样,隆裕就成了光绪的皇后。
皇后选定了,剩下就是要选出两个妃子。李莲英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为了还珍妃父亲的这个人情,李莲英在慈禧面前大力鼓动,于是慈禧同意将珍妃和瑾妃一起带到了宫里。
据珍妃的侄儿回忆说:珍妃与瑾妃临行前跪在母亲面前眼含热泪向老人告别:“额娘,我们走了!”这时她们母亲心里都非常清楚,入宫之后就如同生离死别,宫廷家法森严,要想见面比登天还难,而且她们对慈禧的狠毒早有耳闻,说不准哪—天会祸从天降;想到这些,珍妃姐俩哭得更加痛心。为了使两个女儿今后在宫中安心生活,减轻思母之情,珍妃母亲“强抑泪水,伸手打了俩女儿一人一个嘴巴,说道:“只当我没生你们这两个女儿!”转身进了里屋,一天没出来,也没有吃东西。珍妃姐俩就这样与家人在痛哭声中进了清宫。
两姊妹同时入选宫中,15岁的姐姐封为瑾嫔,13岁妹妹封为珍嫔,为九等宫女序列中的第6等。直至光绪20年甲午春(1894),因慈禧太后七旬万寿加恩,两人同时晋嫔为妃,前面还有皇后、皇贵妃、贵妃三个等级,所以她们位列第四等。应该说,等级不是很高。因为,皇后隆裕是慈禧的侄女,慈禧当然不愿意自己的侄女受皇帝的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