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园林、园区、圆融……(5)(1 / 1)

我的天堂 何建明 1933 字 1个月前

人活一世,富,能富到何种地步?享受能保长命百岁?于是陈金根想到了一件事:他要为自己和自己的家乡人民建一座永远复活的“精神家园”——“这就是我儿时受父亲影响而想到的要建一座园林。”陈金根说,他小时候常随父亲到苏州城里去玩,因此“儿时游那些园林所留下的美好记忆”使他内心一直装着这样一个梦想。

而这仅仅是梦想而已。

上世纪80年代,陈金根的企业在上海旧城改造中做事,于是对古建筑、老古董非常感兴趣的陈金根吩咐手下:“看着有点意思的老货色、老古董都给我留着,拉回同里去。”这一留、一拉,日久天长后,陈金根的“家”成为“老古董”的大观园。“开始置了十亩、八亩地做个小园林,后来请上海朋友来白相,他们觉得有味道,于是我就慢慢把园子做大,一直做到现在这个样子……”陈金根说。

我所疑惑的一个问题解开了。

“过去建园林,都是做大官的,或者是文化人。没有听说老百姓能去建园林的。我是个梦想者,小时候就做着有个自己的园林的梦。但这个梦想的实现得感谢,感谢改革开放的时代,也感谢苏州地方的领导和我的父老乡亲们的大力支持。”陈金根说,苏州的园林过去都是为自家所用,不对外开放,因此精致小巧。这样的园林与苏州的社会文脉相关。“但我认为,园林存在的最具价值的是它的文化性,尤其是体现着主人的文化意识和品位。一个园林就是一个人的心境、一个人的胸襟,或者说是一个家庭的心境与胸襟,再说透一点就是一个家庭或一个人的精神家园。其实在这一点上,富人与穷人应该是平等的,当官的与百姓也是平起平坐的。每个人、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精神世界和精神家园,都有资格接受园林艺术的文化熏陶。尤其是中国今天进入了小康社会,我们苏州的老百姓靠党的政策富裕了起来,为什么就不能去享受封建社会那些帝王将相和财主们所能够享受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呢?这就是我有了钱后想做的一件事。”

陈金根让我解开了第二个疑惑。

“同里有退思园,那是一代旧臣任兰生罢官后回故里建的一座园林。其取名‘退思’,意有‘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当然也含有教诲后代‘退而思进’的意思,但更多的还是明哲保身。有人建议我给园林取名为‘进思园’。进与退固然对称而具有鲜明的互照与对比,但似乎‘进’字少了些园林应有的雅和苏州人的文化内涵。‘静思’二字是费孝通老先生的主意。他建议用‘静思’,并说:富而思进,静以致远;这既是一个成功企业家必须具备的,而且也是全体富裕了的苏州人民所需要的精神境界。于是‘静思园’就这样产生了。”

富而思进,静以致远。说得多好!这就是苏州人独有的文化“专利”。她可以升华为政通人和、经济繁荣、文化复兴的时代标志,彰显乐观向上、锐意创新、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和开放、开拓、开明、不拘一格的现代意识。

“苏州人性格中的圆融、包容等看似静境、貌似保守的精神形态,其实骨子里是一种强烈而炽热的追求、向上、发力和最终为了成功的彻底张扬与燃烧……”我将这总结和提炼式的话讲给一个苏州农民听,讲给一个将自己创业获得的十亿元财富全部花在建一座有形建筑与无形家园的当代苏州人听。“对对,我就是想这样表达的!”陈金根频频点头,笑着握住我的手,说,“到底是文化人。”

其实真正的哲学家和文化人属于陈金根这样的人。苏州人几乎个个都是哲学家,他们的为人处世便体现了这样一种哲学。

由同里的退思园和静思园,我忽而想起屹立在金鸡湖畔的那一尊异常独特的造型建筑,它的名字叫“圆融”。

它是苏州工业园区的象征——这尊钢铁巨形雕塑,是一个旋转般的圆扇形但中间又有一个正方形的窗孔的造型,充满了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与交流的象形,同时又有强烈的优美动感,寓意苏州的开放和与世界对接的时代景象。霞光下的“圆融”,似一团火焰,似一瓣心叶:这火焰是苏州人民在复兴地区和中华民族伟大事业中所燃烧的**与智慧,这心叶是对祖国和自己家园的那片真挚而赤诚的感情。

“圆融”,又像一颗鲜红的血滴,又如一粒晶莹的汗珠,但细细看去,她更似我父老乡亲那座崇文、融和、创新、致远的心灵家园与精神世界……

“圆融其实是一种心境,一种胸怀。有了它,才能致远,才能太平,才能永恒。”这是三年前我在探访苏州寒山寺时,方丈秋爽所说的话。当时这位高僧并不知道我要为苏州写书。我出于对父老乡亲们常挂在口头上的“圆融”二字的词义探究,顺手将它写在手心底请教同桌邻坐的方丈,他如此道来。

方丈说得好。圆融其实就是一种心境,一种胸怀。

苏州人对圆融格外偏爱,是因为他们的传统文化和现实追求中深深渗透了这种心境与胸怀,而正是这种心境和胸怀,使得苏州这块富足之地蒸蒸日上,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着……

当你到苏州大地上走一走、看一看后,也许你还能找到某些不足,但你不能不承认你的心是那样的激动和欣喜的,因为你能在这里看到一个国家和民族是如何在短短的时间里实现了我们期望中的那种现代化和人民的那种幸福生活,你也能在这里看到一个依靠自己智慧和能力的地区是如何把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运用到本土建设之中,并转换为自己的特色与创新,你还能在这里看到人类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其实就在我们人类自己的无限创造之中——只要我们善于融古铸今、融和通达、融新求进,我们理想中的人间天堂是一定会有的,而且一定是美丽无比!

……

2009年3月于北京完稿

后记:我的、你的、我们的……

后记:我的、你的、我们的……

关于故乡这块土地上的文章,是我最不敢动笔的,因为不仅这里有太多的文人雅士和高人令我生畏,更主要的原因是有我的父母和亲属及诸多朋友们在,我怕写出的东西让他们感到“不是那么回事”,如果这样,我是彻底完了,报告文学遇到这种评价就没有比这更无光的了。

三年前父亲突然去世,令我悲痛不已,一夜之间突然感到自己被推到了生命的最前沿——这种恐惧过去从未有过,那是因为前面有父亲站着。现在不是了,我成为了家族的男人里最需要承担责任的人,我因此一下感到肩上的和心理的沉重:我们活着还能有多久?活着应该干些什么?我似乎发现自己变成得“成熟”——其实是心灵上的衰老……

就在这个时候,我的学长和兄长、苏州市委宣传部长徐国强受苏州市委的委托要我完成一部“苏州改革开放发展史”的报告文学创作。对这样的要求和任务我无法拒绝:我是报告文学作家,我是苏州人。之后的时间里,是我断断续续的采访和写作、断断续续的写作和采访,一直拖到现在。可我感觉这个时间还是不够,远远不够。除了我自己单位的工作经常身不由己之外,故乡这块美丽的土地上在我离家30多年里所发生的变化太大、太多了!以我利用工作之余和节假日去接触和采访、匆匆忙忙地感受和创作,怎么可能把她的巨变、把她的经验和把她的伟大之处写到位呢?为这,我时常忐忑不安。好在我是苏州的儿子,在父老乡亲们面前,做得不好和欠缺的地方他们都会谅解的。

如果不是因为时间和工作的关系,我知道我能把这部关于故乡的书写得更好些。这与尊重客观事实无关——可以保证的是在本作品中丝毫没有这方面的问题,我担忧的是我的父老乡亲们在改革开放的30年里创造的经验和伟大成果不要因为我的功夫和精力不足而受到影响,倘若真是这样,我岂不成为罪人?然而我想向世人和父老乡亲们要说的是,创作本书的整个过程,我是非常和极端认真的,投入的感情和严肃性也是少有的。因为我不希望自己的作品缺乏客观性、造成某些负面东西。可以用“完全公平”四个字来这样形容苏州走过的这30年和今天她所取得的成就:苏州真的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最具地区特色的发展模式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典范。她今天的全面小康社会的形态正是我们中国人未来十年、二十年之后所要实现的目标!苏州是人间天堂,改革开放30年后的苏州,更是人间美丽的天堂。她是我的天堂,也是你的天堂,是我们所有中国人的天堂!

苏州人和苏州发展到今天所给我们提供的经验和发展模式及其所铸造的“苏州精神”,几乎可以成为我们当代中国的民族精神与国家发展模式和发展经验,难道不是吗?因此我感受到创作此书的动力和自豪感。我应该明白清楚地告诉世人:尽管我用了洋洋近50万文字来纪录苏州的30年改革开放发展史,写了那么多正面的东西,但并不意味着苏州现在没有问题和缺点。然而我想对大家要说的是,有人看到和看出的苏州的问题,其实苏州人也是看到和看出的,这些问题和不足是它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难以逾越的转型时期必须面临和面对的客观问题,而苏州人正是能够在高高扬起“发展是硬道理”的旗帜同时,又紧紧握住科学发展理念,坚持实事求是和以人为本,善于在寻找自己的不足之中追求更高更完美的奋斗目标。也正是他们特别注重又好又快地发展经济、努力推进社会全面进步、在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下功夫,所以才有了今天超越一般地区和一般城市的发展速度及人民美好幸福的生活。

苏州是我的故乡,我的母亲。我相信她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呵护与帮助下,会更加美丽和健康。我也相信,苏州的经验和创造精神会在中国大地上遍地开花、结果。

在此,特别感谢江苏省委宣传部、苏州市委宣传部和江苏省作协及张家港、昆山、常熟、吴江、太仓等地领导及宣传部门领导同志的帮助和支持,感谢范小青、缪学为、杨守松、王茜、倪彦、丁晓原、老铁、袁文龙、李芳红、姚文蕾等文友和乡友的帮助和支持。也特别感谢江苏教育出版社同行们对本书出版所做的大量认真负责的工作,尤其是责任编辑章俊弟同志。

何建明2009年4月于北京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