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园林、园区、圆融……(2)(1 / 1)

我的天堂 何建明 674 字 1个月前

在苏州的诸多园林中,千灯小镇的“顾半街”实在排不上号,可见苏州古城内的那些气派豪华、雅致精美、人见人爱的大园林是何等的辉煌绚丽!

苏州的园林如画、似谜、胜仙境。

苏州园林里传出的声音,有读书声,有教诲声,有议天下大事声,有碎言细语的闺怨声,有棋盘桌牌声……那声声语语渗透了文与雅、恬与淡。

园林带给我们的视觉感观是精美与雅致的风物。

园林带给我们的思想意识是深邃与完美的文化。

在吴江名镇同里有两座园林让我久久回味:一座具有200年历史的“退思园”,另一座是当代建就的“静思园”。

先说“退思园”和它的深义。

吴江同里这个名字的来历也很有味道。身处苏州腹地的同里,自古就是“民丰物阜,商贩骈集,百工之事咸兴,园池亭榭,声伎歌舞,冠绝一时”的一方富土,故名曰“富土”。宋、元、明三朝,同里均为吴中巨镇。宋代有闲情逸致之官人,说富土太招人,干脆将其拆之:富字上去一点,中横断,故而“富土”成了现在的“同里”。

不管如何拆“富”,同里依然富甲吴中。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想进同里一般还必须通过舟楫方可。四面环水的富甲之地,成了富绅避乱的好去处、各业劳动人民谋生发展的宝地,当然也有朝廷落职、退休之官到此安家隐居。同里便在这种情形下越发兴旺昌盛,出了一个状元,42名进士和90多个举人。读书人和官人一多,小镇就更加繁荣富强。同里距苏州古城只三四十里路,落户此地的有钱人和文人墨客少不了学学苏州城里人的生活方式,于是造景修园便成了同里的一大特点。同里造园林,需要特别一提的是这里有个名叫计成的中国造园巨匠。计成生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他所著的《园冶》,是中国造园学的经典著作,不但影响中国,且传播到日本及西方。同里有这么一位造园大师,那么苏州园林的兴盛之风和艺术风格就不一定是同里人学苏州城里人,而可能是苏州城里人学同里人了。

在众多大大小小的私人园林中,退思园无疑是同里镇上最大也是最完美的一座“集江南古建筑之大成”的经典之作。

这座占地仅九亩八分的园林,布局独特,亭、台、楼、阁、廊、坊、桥、榭、厅、堂、房、轩,一应齐全,并以池为中心。若站在全园主景退思草堂前环顾四周,各个景点犹如一幅舒展自如、恬澹静谧的山水长卷。如向池中击掌,一池锦鳞便会应声而来,真是奇妙无比。而且园子的整体构造也打破了一般园林那种前宅后园的常规,它左为宅,中为庭,右为园。园子的主人据说是清光绪年间安徽兵备道任兰生,此人为武将,在安徽凤阳当官时宦囊充盈,就开始在同里老家建花园,以备晚年享用。园子尚未完工,慈禧就让他捻军。在战场上,任兰生不忍心杀尽捻军,结果慈禧知道后问他罪。罢官后的任兰生从此看透红尘。他的好友左宗棠送来一副对联:种竹养鱼安乐法,读书织布吉祥声。任兰生干脆将后来完工的花园叫做“退思园”。

退思园:退而思过。

退思园:退而思进。

退思园:由退思进,因忙得闲。

退思园:退而思进,进不言功;老骥伏枥,永不停步。

这便是同里退思园留给后人的财产,充满了不甘、不屈和以退为进的韬略。想想细声软语的苏州人在历史和现实里所创造的惊天动地伟业的过程中所凸显的精神,岂不是与这种貌似消极、形似无声无息、实则积极主动、轰轰烈烈的处世哲学一脉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