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田埂上点燃的熊熊烽火(3)(1 / 1)

我的天堂 何建明 692 字 8个月前

我父亲还是另一个眼镜厂的厂长,工人以男性青年为主,因为办厂,我父亲成了当时的“红人”,十里八乡的人都知道他的大名。最主要的是,这两个厂子的收入很丰厚,父亲所在的“先锋大队”真正成了常熟乃至苏州一带的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先锋大队。父亲说的“吴仁宝都来取过经”讲的就是这个时候。

苏州乡镇企业蓬勃发展的时候,我已经离开老家,踏上了从军的征途。四五年后当我第一次探亲回到故乡时,中国已经进入了全面的改革开放年代。80年代之后的苏州,我虽在异乡,却常常能听说关于故乡的一件件令人激动的事:比如第一支农民乐队(后来有人将其搬上了电影银幕),比如第一个“亿元村”,比如第一所农民幼儿园等等,这在当时都是能上《人民日报》的大新闻哩!而这样的新闻在我们苏州地区,几乎年年可以涌现出一大箩筐……

苏州乡镇企业的发展,走的是集体经济的富裕之路;集体富裕了,各种有利于农村、农业、农民的“三农”新鲜事便层出不穷。

那时,苏州的广大农村,可以说“无村不厂,无村不工”。三五个人也可以成一厂,几十人、几百人的厂子同样随处可见。

听“苏州老乡”讲,乡镇企业搞得最早最好的要算江阴和无锡人,“他们那里起步最早,而且会用人——用那些过去下放到农村的城里人,用这些亲戚和朋友在城里厂子里工作的关系来武装自己。”

这是什么意思?

有人向我解释:在解放初期的城市工商业改造和60年代国家困难时期,曾经有二三十万上海、无锡、苏州的城市居民下放到了苏州地区的广大农村。这些人虽然户口在农村,但他们与城市始终联在一起。当苏州的“乡下人”开始想办些小厂而缺少技术和物资时,这些人派上了大用场。他们出面回城向自己在国营企业的亲戚朋友张一下口,问题就基本能解决。苏州地区的社队企业起初的业务,都是为本地农民的日常生活或农业生产服务的“小五金”和农具加工等,后来开始做赚钱生意,帮助城里的一些企业加工辅助配件,赚些薄利。没有技术,他们就请城里的工程师利用星期天和节假日到乡下来帮助指导,这一来一回,就把城乡联在一起。

老乡热情好客,每当城里老师傅过来,总要备好一些农副产品,比如上海人爱吃的鸡毛菜、家养鸡,还有河里的螺蛳、活鲜鱼、螃蟹等等,待师傅回城的时候,就让其带回去。师傅们很乐于接受这种“等价交换”,他们一方面利用星期天节假日到稻谷飘香、空气清新的乡下换换环境,同时又能为家人带回一些新鲜的食品,很是高兴。有的干脆连工钱都不拿,一来一回,就像走亲戚似的,跟苏州农民关系处得特别好。农民也高兴,一是在师傅们的帮助下办起了厂,二是学会了技术,并且没花多少成本,生产出来的产品又可以直接交给城里的大厂子,赚的是实实在在、没啥风险的现钱。

“星期天工程师”就是苏州老乡叫出来的,曾经在改革开放初期风靡一时,促使苏州乡镇企业获得快速提升和空前发展。

这种“星期天工程师”从另一个方面又大大促进了城乡关系和商品交易。

吴江的一位如今已是“亿万富翁”的老板告诉我,他的电缆厂开始就是靠上海“星期天师傅”帮忙搞起来的村办企业,后来越搞越大,技术要求和人才要求也高了,以前上海那几个帮助他创业的“星期天师傅”干脆辞掉了上海的铁饭碗,跑到乡下当了他的工程师。“二十多年过去了,有的上海师傅还在我厂子里办了退休手续,有的今天还在我厂里,他们中间还有第二代人在我这里工作,甚至连家都安在吴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