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年的传统(1 / 1)

兵者不祥 刘鹤 625 字 2个月前

其实,这种看起来有点儿逗的斗殴方式是俄罗斯民族的一种传统,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更有上千年之久。这也正是我们看这个视频的时候,一边对着画面和字幕发笑,一边又对其严守规则(不持凶器、人数相等、到困惑的原因。

这种有一定规则的群殴活动历史相当悠久,至少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东斯拉夫人信仰多神教时庆祝春耕开犁的节日——谢肉节。在俄罗斯民族接受来自拜占庭帝国的东正教信仰之后,这一异教节日并没有随之消亡,而是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和东正教信仰进行了融合,成为东正教大斋期[46]之前的一个重要节日。

因为过完谢肉节就会进入长达40天不能吃肉喝酒、唱歌跳舞的苦日子,因此,俄罗斯人往往在谢肉节期间大吃大喝,尽情娱乐,以补偿即将开始的斋月里腹部的空虚和精神上的无聊。俗话说,吃撑了就会找刺激,除了暴饮暴食和烧稻草人,精力充沛的年轻人还格外喜欢拳斗这一娱乐项目。东正教僧侣涅斯托尔于公元11世纪第一次在《往年纪事》中描绘了俄罗斯人的斗殴传统。

古代罗斯人的谢肉节拳斗活动。

只要双方都同意就可以开战,战斗方式是一对一单挑

一般认为,拳斗这一娱乐项目是统治者基辅罗斯人[47]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带入俄罗斯的。当时,年轻的小伙子们吃饱喝足后常聚集在村子中央的空地上,或是市镇重心的小广场上,互相以拳击的方式殴打对方。这种拳斗最初是单挑性质的,两个年轻人看对眼了就可以来一场。这种打斗有一系列朴素的规则:彼此打斗时不能心怀仇恨;不能持械;不能追打倒地者;一方认输或受伤后不能追打;对于打斗中发生的不可意料的伤亡,互不追究;在谢肉节的最后一天(这一天所有人要互相原谅对方)之前,所有的恩怨都应当了结。

通常,小伙子们互相打斗时都有长者围观,他们一方面负责评判拳手技术的高低,一方面主持公道和维护规则。姑娘们则在一旁边喝麦酒和蜜酒边为拳手鼓劲加油,或者在最勇猛的拳手中寻找心上人,简直就像我们现代人看终极格斗冠军赛(UFC)一样开心,有时候他们还会焚烧一些稻草人助兴。

尽管有这么一套野蛮但合理的规矩,然而,拳脚无眼,年复一年的谢肉节拳斗活动还是造成了一些不可避免的伤亡。东正教会从一开始就强烈反对这一带有异教色彩的庆祝仪式。从公元11世纪开始,东正教会就威胁说要把参加拳斗者从教会中开除,并且拒绝将在拳斗活动中不幸牺牲的倒霉蛋葬入教会墓地(这意味着死者得不到上帝的宽恕,无法上天堂)。

这些严酷的压迫和惩罚吓不倒勇敢的俄罗斯人,他们以大无畏的英雄主义气概顶住了教会的封建压迫,坚持把拳斗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开展了下去,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拳斗还从以前简单的男子单打发展出了男子双打和男子团体对打等新的项目。其中,男团项目尤其受欢迎,因为群殴比单挑对打斗者的要求更高,不但讲究勇猛,更讲究同一团队成员相互配合的默契程度,以及阵形和策略,这比单挑有意思多了,也更具有观赏性。因此,(最晚)在蒙古入侵之前,谢肉节的保留节目就从单挑变成了群殴,并且在莫斯科公国统治区域及其周边相当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