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表(1 / 1)

B淋巴细胞/B细胞:一种由骨髓干细胞发育而来,在血液中循环并在淋巴结中发育成熟的抗体生成细胞。

CD4:一种表达T细胞辅助性功能的T细胞表面分子。

CD8:一种表达T细胞毒性(杀伤性)功能的T细胞表面分子。

c-myc基因:一种与数种癌症(包括伯基特淋巴瘤)相关的癌基因。

EB病毒:一种导致腺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并且与多种人肿瘤相关的病毒。这种病毒以其发现者——科学家安东尼·爱泼斯坦和伊冯·巴尔命名。

JC病毒:一种引起脑部退行性病变的多瘤病毒。该病毒从一位患者体内首次分离获得,并以该例患者姓名的首字母命名。

RNA干扰:将互补(干扰)小RNA分子与RNA链结合,从而控制基因表达的机制。这种机制也称为基因沉默,其目的在于抵御微生物和寄生物的侵袭。

SARS冠状病毒:引起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病因。冠状病毒科因具有冠状结构而得名。

TT病毒:一种普遍存在但最近才被描述的病毒。它以最初分离出它的人类宿主的姓名首字母命名,目前尚未发现致病性。

T淋巴细胞/T细胞:通过生成必要的特异性细胞介导免疫应答来控制病毒感染的淋巴细胞类型。见辅助性、毒性(杀伤性)、记忆和调节性T细胞。

阿昔洛韦:一种对某些疱疹病毒有抑制作用的药物。该药物主要用于预防或治疗**和口腔疱疹及带状疱疹。

埃博拉病毒:引起埃博拉病毒病的丝状病毒(来自拉丁语filum,意即“丝线”,指代这些病毒的丝状结构)。因为扎伊尔(Zaire)的亚布库(Yambuku)村附近的埃博拉河(Ebola River)是最早报道的埃博拉病毒病暴发地,所以该病毒以此地命名。

癌基因:一种能将正常细胞转化为肿瘤细胞的基因。

艾柯病毒:人类肠道致细胞病变孤儿病毒——一种小RNA病毒。这样命名的原因在于该病毒在首次分离时与任何已知疾病均无关。但我们现在知道,这种病毒会引起结膜炎和流感样发热性疾病。

艾滋病:以反复机会性感染为特征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阶段。

艾滋病病毒:引起艾滋病的一类逆转录病毒。人类迄今受到的感染包括HIV-1型毒株(M/N/O/P)以及HIV-2型,这些病毒均来自非洲灵长类动物。

奥司他韦(达菲):一种有效对抗流行性感冒病毒的抗病毒药。这种药物能阻断病毒的神经氨酸酶的活性,从而防止被感染的细胞释出新病毒。

白细胞介素-2:一种T细胞生长和存活所必需的细胞因子。

胞间连丝:植物细胞壁上允许分子在相邻细胞间转运的微小通道。

暴露后接种疫苗:发生感染后为了预防或改善感染症状而注射的疫苗。

鼻病毒:引起普通感冒的病毒,是一种小RNA病毒。

扁平上皮:覆盖体表并形成皮肤和某些内表面的多层结构,包括口腔、咽喉、食管和**。

病毒:一种只能在活细胞内复制的微小感染原。“病毒”一词源于拉丁语,意即“一种有毒或有害物质”。

病毒包膜:包裹在病毒外的一层疏松膜。这层膜来源于细胞物质。

病毒圈:环境中存在的庞大的病毒群落。

病毒设定值:潜伏期或持续感染期内血液中的病毒保持的稳定水平。

病毒适应性:病毒与同一病毒类中的其他毒株竞争的能力。

病毒血症:血液中存在病毒。

病毒载量:血液中的病毒含量的测量值。

病原体:指导致疾病的生物。

博卡病毒:一种细小病毒,其名称源于已知的该病毒的两种宿主——牛和狗(即牛科动物和犬科动物)。最近确认该病毒可导致儿童罹患呼吸道疾病。

产毒性噬菌体:含毒素基因并会杀灭被其感染的细菌的噬菌体(见噬菌体)。

程序性细胞死亡:见细胞凋亡。

虫媒病毒:一种以昆虫作为媒介传播给人类并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病毒。

重组疫苗:由病毒的亚单位制成的合成疫苗。它可能是蛋白质或基因组序列。

唇疱疹:一种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通常出现在面部嘴唇周围的皮损。

达菲:见奥司他韦。

大流行:在不同大陆上同时发生的流行病。

单核细胞:成长为组织巨噬细胞的循环免疫细胞。

单克隆抗体:通过培养克隆性B淋巴细胞制成的单特异性抗体。这种抗体用作鉴别病毒感染和实施免疫治疗的试剂。

登革热病毒:指一种会导致登革热的黄病毒。登革热会使骨头、关节和肌肉产生剧烈疼痛,也往往被俗称为“断骨热”。

骶神经节:位于骶区脊髓旁的一连串神经节或神经细胞体的一部分。

地区性:常见于特定的地理区域或种群。

电子显微镜:利用电子束来代替可见光的显微镜。它能将物体放大100 000倍以上。

动物流行病:指动物间的大流行。

毒力:根据微生物侵入和破坏组织以及杀灭宿主的能力表现出的致病性程度。

毒素:细菌分泌的一种可溶性化学毒物,但会在高温下被破坏。

多形核白细胞:一种因具有形态多变的多叶核而得名的白细胞,也可称为粒细胞。作为抵抗细菌感染的免疫攻击的一部分,这些细胞所含颗粒体中包含抗菌物质。它们会被吸引至感染部位并死亡,从而在该部位形成脓性物质。

泛种论:指生命存在于全宇宙,并且微生物曾伴随彗星散播至地球的理论。该词来源于希腊语pan(意即“全部”)和spermia(意即“种子”)。

非典型性肺炎:由非细菌因素诱发的肺组织炎症。

分子钟:一种通过测量两个基因组之间的分子差异来评估基因组间进化距离的方法。

浮游动物:浮游生物中的无脊椎动物。

浮游生物:漂浮在海洋中的微观生命形式。

浮游植物:海洋中位于海洋食物链底层的微生植物。

辅助性T细胞:一种携带CD4标志物并且辅助其他淋巴细胞亚群产生免疫应答的T淋巴细胞。

肝硬化:因毒素或病毒而形成肝脏瘢痕,并导致肝衰竭。

干扰素:具有抗病毒作用的细胞因子家族。

宫颈上皮内瘤变:局限于表面上皮的宫颈癌前病变。

古细菌:生命的三大领域之一,另外两大领域分别为细菌和真核生物。

核苷:与糖分子结合的碱基,如胞嘧啶。核苷可在细胞中通过磷酸化形成核苷酸,而核苷酸是DNA和RNA的基本组成单位。

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 RNA):自然界中存在的两种天然核酸之一,另一种是DNA。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由RNA构成。

核糖体: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

亨德拉病毒:一种最初被命名为马麻疹病毒的副黏病毒。该病毒于1994年在澳大利亚亨德拉引起人马共患的致命呼吸道感染暴发,因此以该地区命名。

瘊:多发于手脚处的皮肤增生。

呼吸道合胞病毒:造成儿童呼吸道疾病的病因之一。感染这种病毒会导致细胞膜融合并形成合胞体,该病毒因此得名。

黄病毒:包括黄热病毒在内的一种虫媒病毒科,其名称来源于拉丁语flavus,意即“黄色”。

黄疸:皮肤和结膜因肝脏疾病所致的黄染。

黄曲霉毒素B1:一种由黄曲霉菌产生的毒素。

黄热病毒:一种通过蚊子传播的黄病毒,由它引起的黄热病症状特征为发热和黄疸。

霍乱弧菌:引起霍乱的细菌。

机会性感染:因宿主的免疫应答受到抑制而引起的感染。

肌痛性脑脊髓炎(Myalgia encephalomyelitis,ME):见慢性疲劳综合征。

基孔肯雅病毒:一种通过蚊虫进行传播的虫媒病毒,会导致类似流感且伴有严重关节疼痛的基孔肯雅热。这种疼痛可能持续数年并造成畸形,“基孔肯雅”意即“身体向上弯曲”。

基因:染色体的一部分(通常为DNA),编码一个特定的蛋白质。

基因失调:特异性基因的表达失控。

基因组:生物的遗传物质。

吉兰-巴雷综合征:一种可导致肌无力甚至瘫痪的罕见的自体免疫疾病。

急性逆转录病毒综合征:因艾滋病病毒的原发感染引起的综合征,其特征为连续2~6周出现全身乏力、发热、咽痛、淋巴结肿大和皮疹。

记忆T细胞:一种会受到特异性抗原刺激,并在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时快速作出应答的长龄B淋巴细胞或T淋巴细胞。

寄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表或体内,并从寄主处摄取养分的生物。

间皮瘤:一种因吸入石棉诱发的间皮细胞肿瘤。

减毒活疫苗:一种含有非致病性微生物、在诱导免疫的同时避免患病的疫苗制剂。

碱基对:构成遗传密码“字母”的核苷酸对。在DNA中,腺嘌呤(A)与胸腺嘧啶(T)配对,胞嘧啶(C)与鸟嘌呤(G)配对。

接种:该术语最初指通过感染少量天花来诱导产生免疫性,以避免天花病毒引起的严重疾病的技术,现用于表示注射任何传染性物质。

结膜炎:眼睛表面上皮(结膜)发炎。

进化树:见系统发育树。

巨噬细胞:一种位于组织内,通过产生细胞因子来激发免疫应答的移动免疫细胞。巨噬细胞吞噬并分解异物和坏死物质,其名称含义为“胃口巨大”。

巨细胞包涵体病:由巨细胞病毒引起的先天性或后天性感染症。被感染的婴儿可能出现发育迟缓、耳聋、凝血不良以及肝、肺、心脏和大脑发炎等症状。

聚合酶链反应:一种将单个DNA序列扩增数千至数百万倍的技术。

卡波西肉瘤疱疹病毒:一种引起卡波西肉瘤的疱疹病毒(也被称为人类疱疹病毒8),该肿瘤以首次描述它的医生的名字命名。

抗体:由B淋巴细胞分泌,在血液和体液中循环,并且能结合并中和特异性抗原的分子。

抗原:一种可诱发体内免疫应答的外来物质,通常是蛋白质。

抗原性漂移:指病毒(如流感病毒)基因组发生突变。这些突变缓慢积累,最终使变异后的病毒克服了针对其亲代病毒产生的免疫应答。

抗原性转变:病毒(如流感病毒)基因组因基因重配发生重大遗传变化,从而产生一种大流行毒株。

壳粒:病毒衣壳的蛋白亚基。

蓝舌病病毒:通过蠓虫传播的环状病毒属病毒,会引起反刍动物的感染。

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生细菌。曾被称为蓝藻。

朗格汉斯细胞:在皮肤中和其他体表部位发现的巨噬细胞。

裂谷热病毒:一种通过蚊子叮咬在人类和反刍动物之间传播的虫媒病毒。这种病毒会引起裂谷热,其表现出的病情通常比较轻微,但也可能导致肝肾疾病以及出血并发症。

裂解性噬菌体:感染并杀伤细菌的噬菌体。

淋巴细胞:包含多种功能亚群,并以此调控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白细胞(参见B细胞、T细胞、辅助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记忆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

淋球菌:一种性传播细菌,也被称为淋病奈瑟球菌。

流感病毒:见流行性感冒病毒。

流行:某个社区或地区内短时间出现大量病例。

流行性感冒病毒:一种引起流感流行和大流行的正黏病毒。这种疾病在15世纪被命名为“流行性感冒”,因为当时的人们认为流感由邪恶的超自然影响力引起。

轮状病毒:一类造成婴幼儿肠胃炎的病毒。该名称来源于拉丁语rota,意即“车轮”,表示其具有轮状结构。

滤过性病原体:最初形容病毒的术语,即“滤孔孔径足以截留细菌的过滤器也无法滤过的感染原”。

马立克氏病病毒:一种引起鸡肿瘤病的疱疹病毒。约瑟夫·马立克(Jozef Marek)于1907年描述了这种疾病,因而该病毒以他命名。

慢性疲劳综合征:一种在无其他临床症状的情况下持续严重疲劳6个月以上的疾病,也称作肌痛性脑脊髓炎。

梅毒螺旋体:导致梅毒的螺旋体细菌。

媒介:病毒在宿主间的转运方式,例如昆虫。该术语也用于表示将遗传物质转移至细胞或生物体内的人工手段,例如提供作为疫苗的“外源”DNA的腺病毒载体。

免疫记忆:免疫系统“记得”曾接触的传染性生物并防止受到其进一步攻击的能力。该功能通过记忆T细胞介导。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一种对最常用的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的细菌。这是医院感染领域的难题。

尼帕病毒:一种与亨德拉病毒相关的副黏病毒。这种病毒以果蝠作为天然宿主并传播感染,它可能造成其他动物患病,包括引起人类脑炎。该病毒首次分离自一位来自马来西亚尼帕(Nipah)村的患者,因此以该地命名。

泥盆纪:距今4.16亿至3.59亿年的地质时期,属于古生代的一部分。此名称源自英国德文郡(the county of Devon),因最早研究的泥盆纪岩石就在该地。

拟菌病毒:一种新近发现的病毒,它最初因体积过大而被误认为是一种细菌。其名称来源于“模拟微生物的病毒”(microbe-mimicking virus)。

逆转录病毒:一种含艾滋病病毒在内的病毒科。这种病毒可以将RNA逆转录成DNA并整合至宿主基因组,因此得名。

逆转录酶:逆转录病毒将其RNA基因组逆转录成DNA所必须使用的酶。

牛瘟病毒:一种与麻疹病毒相关,且同属于麻疹病毒属的病毒。牛瘟即一种由病毒引起的反刍动物致死性疾病,现已在全球范围内被消灭。

诺如病毒:一种引起急性肠胃炎暴发的杯状病毒。该病毒曾在美国诺瓦克镇暴发,此后一度被称为诺瓦克病原体,直至2002年才被简称为诺如病毒。

疱疹病毒:DNA病毒科之一,其中包括引起唇疱疹、水痘和带状疱疹的病毒。“疱疹”(herpes)一词源于希腊语herpeton,意即“蛇样爬行”,可能因为带状疱疹皮损具有蔓延特征。

前病毒:已整合至宿主基因组的病毒序列。

潜伏期:从感染到出现症状之间的时间。

潜伏性感染:病毒感染的细胞中极少出现甚至没有病毒蛋白表达。这是疱疹病毒感染的典型特征,病毒可通过这种感染长期潜伏。

趋化因子受体5:一种作为艾滋病病毒进入细胞的主要辅助受体的细胞表面分子。

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构成,并且载有基因的线状结构。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

染色体易位:指遗传物质从一条染色体错误地转移至另一条染色体,导致染色体异常。

人痘接种:见种痘。

人畜共患病:来源于动物的人类传染病。

人畜共患病病毒:从动物宿主传染给人类的病毒。

**状瘤病毒:一种引发上皮肿瘤的病毒科,如疣和瘊等良性肿瘤,以及宫颈、阴茎和头颈部的恶性肿瘤。

腮腺:脸颊内分泌唾液的两侧腺体。腮腺炎通常会引起腮腺红肿。

三叉神经节:位于颅底的第五颅神经的双侧神经节。

杀伤性T细胞:见细胞毒性T细胞。

神经氨酸酶:流行性感冒病毒粒子表面存在的一种可破坏神经氨酸(唾液酸)的酶。它属于与细胞结合的流感病毒受体的一部分,并诱导感染宿主产生免疫应答。

施马伦贝格病毒:一种感染畜牛的新现虫媒病毒。这种病毒通过蚊蠓传播,通常造成亚临床感染,但妊娠动物感染后可致胎儿畸形。

嗜极微生物:能在极端环境条件下生存的一类单细胞生物。

噬藻体:一种感染蓝细菌的病毒。

炭疽杆菌:一种引起炭疽(因病变处呈焦黑色而得名)的细菌。

天花:由重型天花病毒引起的严重急性感染。其主要症状为皮肤出现痘疱。

调节性T细胞:通过分泌抑制细胞因子来控制免疫应答水平的T细胞。

突变:产生可遗传变异并传给后代的遗传变化。

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 DNA):一种可携带所有生物〔核糖核酸(RNA)病毒除外〕的遗传物质的自我复制分子。

微生物:涵盖所有微小生物的通用术语,其中包括病毒、细菌、古细菌和单细胞寄生物。

卫生假说:指在儿童时期接触的感染原较少,则易患过敏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病的理论。

系统发育树:显示了物种之间进化关系的分支图。

细胞病变:使用特定类型的病毒侵染培养细胞而引起的细胞损伤。

细胞凋亡:受控制的细胞死亡。该词来源于希腊语,由apo(脱离)和ptosis(凋落)组合而成,意即“脱落”。它也被称为程序性细胞死亡。

细胞毒性T细胞(杀伤性T细胞):一种能杀伤病毒感染的细胞的T淋巴细胞。这种细胞通常带有CD8标志物。

细胞核:来源于拉丁语nuculeus,意即“核”,指一种包含真核细胞中的染色体的膜结合细胞器。

细胞器:细胞核、线粒体或核糖体等亚细胞结构。

细胞因子:一种调节免疫应答的可溶性化学信使。

细胞因子风暴:免疫系统受到过度刺激后不当释放大量的细胞因子。

细胞质:细胞中位于细胞核周围且包含细胞器的部分。

细菌:细菌域中的单细胞微生物。

线粒体:负责进行呼吸作用和产生能量的细胞器。人们认为线粒体起源于变形菌。

腺病毒:首次从人腺样体中分离得到,从而以此命名的脱氧核糖核酸病毒。腺病毒会引起呼吸道和眼部感染,并在实验性基因治疗中用作DNA序列载体。

腺热:见EB病毒(EBV)。

小头畸形:导致大脑发育迟缓的先天性颅骨短小。

哮吼:儿童的喉部和气管通常因副流感病毒或呼吸道合胞病毒导致感染,从而引起剧烈咳嗽。

协同进化:在两个物种之间发生的通常对双方均有利的联合进化。

胸苷激酶:一种存在于大多数哺乳动物细胞中,催化脱氧胸苷磷酸化的酶。脱氧胸苷磷酸化是合成DNA的基本过程之一。有些病毒会编码一种病毒胸苷激酶,而某些抗病毒药(如阿昔洛韦)必须被其磷酸化后方可发挥疗效。

血凝素:一种作为病毒受体并诱发免疫应答的流行性感冒病毒表面蛋白。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一种因脑组织受到麻疹病毒持久性感染而导致的罕见的致命性后果。

烟草花叶病毒:一种烟草花叶病毒属〔取自toba(烟草)和mo(花叶病)〕病毒,因其在被感染植株的叶子上形成斑驳的图案而得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一种病例病死率约为10%的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衣壳:包被病毒遗传物质的蛋白质外壳。

遗传物质:见DNA和RNA。

乙型肝炎病毒:诱发慢性肝病和肝癌的主要病因。这种DNA病毒属于嗜肝DNA病毒科(hepadnavirus family)。

疫苗:从一种传染性生物体内提取并被引入另一机体内,在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的同时避免患病的物质。

疣:由一种**状瘤病毒引起的良性皮肤肿瘤。

原癌基因:存在于细胞基因组中,被病毒转导的癌基因。

原发感染:由生物首次感染个体而导致的疾病,以免疫球蛋白M抗体应答为特征。

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或细胞器,且通常为单细胞形态的生物,包括所有细菌和古细菌。

原生汤:指天然产生并诞生了最初的生命的化学物质混合物。

再活化:指重新开始复制处于潜伏性感染状态的病毒。

真核生物:指核生物领域的成员,囊括细菌和古细菌之外的所有生物。

整合:将一个DNA序列并入另一条DNA链的过程。该过程是逆转录病毒生命周期中的关键步骤。

整合酶:促使逆转录病毒前病毒整合至宿主DNA的酶。

指示病例:向种群的所有其他成员传播疾病的首个传染病例。

中东呼吸综合征:一种类似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新发急性呼吸系统疾病。该疾病流行于中东国家,被认为通过骆驼传播给人类。中东呼吸综合征由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引起。

肿瘤抑制基因:负性调控细胞分裂的基因。有几种肿瘤病毒会使这些基因失活,从而促进细胞增殖。

种痘:指接种天花“痘痂”,从而在诱导产生免疫性的同时避免因天花引起的严重疾病。这也被称为人痘接种。

粥样斑块:导致血管变窄并引起血管堵塞的动脉内壁脂肪沉积。

专性寄生物:完全依赖其他生命形式生存的生物,如病毒。

转导:病毒获得细胞基因。

转化:正常细胞转变成恶性细胞。

准种:相互之间密切相关,并在竞争更强的病毒适应性的同时快速突变的一类病毒。

自身免疫病:由于免疫细胞或抗体与正常身体结构发生免疫反应并破坏正常身体结构,从而引起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