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指肝脏炎症,它可能由多种病毒以及酒精和对乙酰氨基酚药物等有毒化学物质引起。肝脏是一个巨大且备用产能充足的器官,所以人们常常会忽视其轻微炎症。肝脏受损程度加深的主要指征是皮肤变黄(又称黄疸),并且通常在眼白处最明显。
EB病毒和单纯疱疹等数种病毒均可引起肝炎,并造成全身感染。但对其他病毒而言,因为肝脏是其进行复制的主要部位,所以尽管属于截然不同的病毒科,它们也被合称为“肝炎病毒”。迄今人们已发现了五种人肝炎病毒,它们分别被命名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除丁型肝炎病毒外,其他四种病毒都会造成隐性感染或轻度和自限性临床肝炎,但也可能导致暴发性肝炎——换言之,可能导致急性肝衰竭。除非紧急采取肝移植措施,否则急性肝衰竭通常足以致命。
甲型和戊型肝炎病毒经粪口途径传播,会导致“传染性黄疸”流行,在卫生条件较恶劣的地区,大部分儿童在幼年就会受到感染。虽然这种疾病可能持续较长时间,但通常最终会痊愈,而且体内不会继续存在该病毒。与之相反,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在原发感染后可能依然存在,并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丁型肝炎病毒也称为三角洲病毒,它是一种特殊的缺陷性人类病毒,必须在乙型肝炎病毒的辅助下进行传播。具体而言,丁型肝炎病毒粒子由一个被自身蛋白质包覆的RNA基因组构成,被整个包裹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中,由该抗原充当其进出肝细胞的受体。因此,这种病毒只能在已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的细胞中复制,并制造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丁型肝炎病毒既可能随乙型肝炎病毒一同传播,又可能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但无论在哪种情况下,丁型肝炎病毒均易加重肝损伤并加速慢性肝病发作,从而加重感染。
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污染传播。在20世纪70年代,通过对献血者进行血液常规检测排除了大部分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源后,丙型肝炎病毒就成了最常见的导致输血后病毒性肝炎的原因。通过对血液和血液制品进行筛查,人们在1989年检测出了丙型肝炎病毒,此后最常见的传播途径就成了静脉注射吸毒者共用的针头。大约10%的携带者母亲将病毒传给了新生儿,但家庭接触和性接触的传播风险并未增加。
目前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约有1.7亿人,虽然世界各地均有感染病例,但显现出明显的地理差异。美国、北欧和澳大利亚的感染率为1%~2%,而南欧、中欧、日本和部分中东地区的感染率高达5%。埃及达到了创纪录的20%,该国曾在20世纪60年代推行过一项寄生虫病(血吸虫病)治疗计划,但使用的非无菌针头在无意中助长了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
仅四分之一左右的原发性丙型肝炎患者出现肝炎症状,但无论有无症状,约80%的急性丙型肝炎病例会发展为慢性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病毒可通过多种方法躲避人体的免疫系统。作为一种RNA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具有与艾滋病病毒相似的快速变异性,同时凭借其极高的复制率在感染者体内产生一系列微小的遗传变异体,这些变异体被称为准种。部分变异体设法规避了免疫T细胞和针对该病毒产生的抗体,然后这些突变体大量繁殖,直到产生免疫应答。此时,另一种病毒变异体又将占据主流。这种免疫驱动的进化将无限循环,使宿主的免疫系统持续失效。
丙型肝炎病毒还会阻断受感染细胞内的抗病毒机制,阻止生成干扰素等细胞因子,以免缩短丙型肝炎病毒在肝脏内的传播时间,从而规避宿主的免疫系统。这种病毒还会诱导调节性T细胞,通过这种细胞来抑制抗丙型肝炎病毒免疫系统的激活。
目前尚未查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因肝细胞中复制的病毒直接引起肝损伤,还是因免疫病理机制所致,但无论是哪种机制,所有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均出现了持续的肝损伤病征,其中许多人甚至并不知道自己已被感染。高达70%的患者由此发展为慢性活动性肝炎或肝硬化。
目前尚未研制出预防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疫苗,而且目前全球约3%的人口已感染了该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已成为当前西方国家中最常见的肝衰竭病因和肝移植指征。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也与肝癌的发展有关(见第8章)。在乙型肝炎病毒发病率因献血者血液筛查和最新的疫苗接种计划而下降的国家,丙型肝炎病毒成为引发肝肿瘤的主要风险因素。
乙型肝炎病毒首次现身于1964年。人们在一名澳大利亚土著的血液中偶然发现了它的踪迹,经证实,该病毒是导致输血相关肝炎的主因。这种病毒传染性极强,其携带者的血液和体液中含有较高病毒载量。该病毒通过密切接触传播,特别是性传播,母婴传播,医疗器械(牙钻和注射针头等)及家用器具(剃须刀和牙刷等)的血液污染传播,以及通过文身、人体穿孔和针灸传播,静脉注射吸毒者和男同性恋者面临的感染风险极高。
全球约有3.5亿人携带乙型肝炎病毒,并且有迹象表明更多人曾受到感染。该病毒的流行率因地理差异而不同,在东南亚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流行率最高。
与其他肝炎病毒感染相似,原发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通常为隐性感染,大部分健康成人可在六个月内清除体内的病毒。仅1%~5%的成人患者会终身携带病毒,这可能会导致肝损伤、肝硬化或晚年的肝癌。大多数持续感染者是在生命早期感染的,特别是婴儿在出生时由已被感染的母体感染。因为免疫系统未发育成熟,除非在出生时予以及时治疗,否则90%以上被感染的围产儿病情会持续恶化。在每毫升血液中,乙型肝炎病毒有超过1000万个DNA拷贝数,所以传播给其他儿童的情况时有发生。
自从推广了血液和血液制品筛查后,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水平有所降低。此外,1982年问世的疫苗成功打破了某些以母婴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的国家的不良循环。但乙型肝炎病毒仍然是全球面临的重大问题,因为在病情带来致命后果前,许多携带者甚至不知道自己已被感染。已有多种控制感染的抗病毒药(见第9章)面世,并且有必要对所有高危人群进行筛查,这将有助于早期鉴别和治疗携带者,以便对未感染的人群接种疫苗,防止其受到感染。
持久性病毒是具有良好适应能力的寄生物,其生活方式与宿主之间保持着复杂的平衡。大部分持久性病毒会在宿主的一生中保持良性状态,但这种平衡偶尔也会被打破,从而导致疾病(包括癌症)。我们将在第8章研究与病毒相关的癌症发展的幕后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