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企业经营者们会以一种近乎宗教的情怀去打磨产品,任何一种服务性产品做到极致都被称为“道”,例如茶道、花道,一旦你从事了这一行业,即便你是为他人提供服务,你还是会获得大师般的崇敬。
今天的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正遇到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节点,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从“平台为王”到“内容为王”,从追求数量到追求质量,从追求规模到追求品位,从普及到提高。
此前的中国,谁会搭平台,谁就能发财,最典型的莫过于房地产老板,用几个亿把地一圈,忽悠两个概念,等着地价涨十倍,套现走人。那时,几乎没有人愿意下真功夫去提高平台的附加值,因为吹糠见米,赚钱太容易了。20年前,我们帮那些地产老板做策划的时候,房地产还有些含金量。那时候,老板们不懂规划,不懂设计,不懂园林,不懂营销,不懂广告,不懂物业管理,不懂经营活动,要手把手地教。之后,内地的这些“学生”渐渐超过了香港,甚至超过了美国。但遗憾的是,由于钱赚得太快,上了台阶后,大多就不再愿意投资内容,而只是不断快速复制平台了。
这些年来,我一直深有感受:中国的变革和进步,必须有危机。日子好过,“好人变坏人”;日子难过,“坏人变好人”。中国所谓的十大房地产首富,现在有几个不是在顺水推舟,有几个还在不断开拓?而真正属于他们的创新,都是出自未成名之时,出自生死攸关之时,出自被人轻看之时,出自练功将死之时。
记得20年前我们研究中国的水疗,那时条件有限,一边看电影《虎口脱险》,一边琢磨什么是土耳其浴。20年后,借助市场经济的力量,中国的水疗无论是规模还是服务,都已做到了世界第一。如果这时还慕名去土耳其考察,你就会发现即使最正宗的皇家洗浴也远落后于中国。我们国家有个特点,只要条件允许,环境适宜,就不愁没有奇迹发生。但中国在追求数量、追求“高大上”的同时,产品质量屡屡出现问题。这方面得好好向日本学习。
大家知道,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经济非理性繁荣,大量企业追求短期利益,热衷于投机活动,泡沫经济在股票交易市场和土地交易市场表现得尤为明显,甚至产生了“土地不会贬值”的神话。到90年代初,泡沫开始破裂,千万亿日元瞬间消失,日本经济受到重创,很多企业破产或倒闭。这时候人们发现,那些在泡沫期间所谓的大企业全部倒闭了,那些挣大钱、快钱的企业也无一幸免,反而是那些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做实业的企业家平稳地渡过了危机。于是日本的企业家开始重新反思自己以前的贪欲和企业的经营模式,认识到追求不可持续、短期的利益是不可取的,没有实业支撑的多元化经营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注定要失败的。
以日本关西的京都为例,所有中国人来到这里,都会感叹“真正的唐朝”不在中国,而在日本。京都之美,不用多说,处处浸透着禅意之美、和风之美,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规划和设计,街道狭窄而井然有序,环境一尘不染,民居优雅、幽静,堪称日本的乡愁,日本人的心灵故乡。
但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日本很多的大企业也是从京都起步的,京都是有着一千三百多年历史的古都,因此京都的企业家都感到非常自豪。在京都不管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的老板,都有个共同的心理,他们都不愿意去模仿别人,抄袭和模仿在他们看来是非常可耻的行为,他们坚持产品的原创性,就是一定要做出有特色的产品,一定要和竞争对手的产品有所不同。
日本大约四百五十万家中小企业中,超过十万家百年以上的老店企业成为中小企业的台柱,由几十万“职人”作为其主要构成。所谓“职人”,就是那些一辈子只专注一件事的人。京都这种百年老店就有一千多家,职人精神在京都体现得淋漓尽致。那些当时为皇室和贵族提供日常生活用品的手工艺人,涉及织染、陶器、涂漆、五金、和纸等各个方面,职人从上一代传承技艺,一生以“目无旁视”的专注精神从事其职,完善技艺,然后再传承给下一代职人。
在这种精神的影响下,追求极致成了日本企业的一大特点。日本的企业经营者们会以一种近乎宗教的情怀去打磨产品,任何一种服务性产品做到极致都被称为“道”,例如茶道、花道,一旦你从事了这一行业,即便你是为他人提供服务,你还是会获得大师般的崇敬。
东京有一家做精工仪器的公司,我去看这家工厂时,老板首先给我看他们精工做的蜜蜂、蝴蝶、蚂蚁,最后他告诉我,他们也为苹果手机生产零部件,小产品,大产业,产值一亿五千万,已经是第七代传人了,儿子是从东京大学毕业的。他们心安理得,心平气和,不像中国人动不动就学李嘉诚,只想着暴发,他们一百年代代相传,子承父业,而且成就感很强,且精益求精。在东京,还有一个号称“寿司之神”的寿司店,已经有近一百年的历史。吃一顿就得花了近万元,1个寿司售价相当于人民币1000元,还要提前两三个月预订。吃完以后别人问我值不值,我说太值得了。因为我吃的90%是他们的精神、记忆、历史,是他们对餐饮近乎神灵般的崇敬及只专供给他们的原料。在现场,你还可以亲眼看到他们怎么炮制米,怎么用醋来拌好,怎么选鱼,他们选了以后,当场做好给你,含着他手的温度放到你的嘴里,这种感觉,1000元根本不贵。
反观中国,很多旅游开发者还没有从惯性里走出来,追求的是短、平、快。没人愿意用三年五载雕琢一个产品,做酒店的恨不得开一百家连锁,做凉茶的恨不得有一千家分号,卖米粉的也恨不得马上上市。尽管第一个往往会传出口碑,但它们的第五个、第十个往往就会完蛋。殊不知,这是因为它们违背了旅游市场的基本规则,就好像第一个产品端出来也许是一锅煲了许久的好汤,但第二锅、第三锅就是刚放下食料,就给端来上桌,无味也就成了必然。
总之,在这个吃饱了撑的时代降临之时,我们要把握住趋势,好好“玩”出新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