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前言《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
在晚清时候,是一件耸动朝野、家喻户晓的大案。
流传下来的小说、戏曲、弹词、宝卷,为数很多。
本书选用的小说两种,一是黄南丁氏所著,一是灵岩樵子所著。
书中人物的名字、情节的繁简,虽有所不同,而对案情的交代,却大同小异。
之所以选用两种,主要是让读者比较其中的差异,增加阅读的兴味。
这个号称晚清四大奇案的桃色案件之所以如此引人注目,是有其原因的。
特别是对于今天的读者,更有许多耐人寻味之处。
为什么这样说呢?第一层的理由,是这个案件所展示的,是晚清风俗民情的一幅风情画卷,是当时苏杭一带社会的缩影。
通过故事,我们既看了生活在底层的老百姓的清苦生活,又看到了中、上层统治阶级的腐败。
如书中的葛小大,一个豆腐店的小伙计,如何在生活中苦苦挣扎。
而小白菜也不过是动乱社会的牺牲品,才成了豆腐店伙计的童养媳。
她在知县公子的引诱、逼迫下,终于成了一个悲剧性的人物。
书中描写的水乡小镇。
镇上坐茶馆的人们,混迹在药店的无耻的地痞,为了求免瘟疫而举行的盂兰会,都生动、真实的展现了社会的本来落后面貌。
第二层的理由,是透过案情,看到了晚清的腐败政治,看到了清朝行将溃败的势头。
一宗人命案,犯案便是知县大人的儿子,不能明正典刑,却可以明目张胆的请来师爷,出谋划策,移花接木,将其正犯硬塞给杨乃武。
那些权势者的哲学是:“天大的案子,只要地大的银子”,便可颠倒黑白。
正因为“有钱能使鬼推磨”,所以知府也好,巡抚也好,都可以买通。
药号老板的伪证也可买嘱。
小白菜的供词也可威胁利诱。
总之,故事透漏的官场黑幕,令人发指!巡抚衙门的一个门丁,都可以狐假虎威,敲诈勒索。
公堂上用刑,也可以买通,“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以至于主审官明明知道冤枉,但因为已收了贿金,只好维持原判。
再看那监牢里的情形。
你想探监吗?拿钱来!你想不受痛苦吗?拿钱来。
凡此种种,可以看出晚清的官员,贪赃枉法,已经是遍地开花了。
其中也有几个清廉的,可惜太少太少了。
书中不是有个幕府,坚持此案疑点很多,要主持正道,却被他的主公拒绝,一气之下,拂袖而去。
杨乃武的胞姊上京告状,不是又遇上了侠女吗?杨乃武的同学,不是也出面打抱不平吗?但是,这些都难以挽回清朝的没落,所以说,这部小说,也可说是晚清时代的一面镜子,一曲挽歌。
第三层理由,是故事离奇,曲曲折折,迂迂回回。
通过千难万险,终于由于最高层人物的干预,方才云开雾散,使读者扬眉吐气,就是表现得不太好的小白菜,也仍然引起人们的同情。
以至慈禧太后在她的手板心上写上一个“赦”字,免了一刀之苦。
也为她的朝廷略略涂上一层油彩。
《杨乃武与小白菜》一书是有教育意义的,它毕竟是惩恶劝善的。
清王朝是完蛋了,这是清朝统治者自己为自己掘下的坟墓。
所留下的是诸如此类的故事和令人深思的教训。
聪明的读者,定会品出书中的告诫——一鸣扫描,雪儿校对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