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兵部渎职“你什么意思?!”常炎林没有想到这个时候黄得功居然不听将令,几乎大声喝道!黄得功面色不改道:“末将没有别的意思,只是不能出兵。”
常炎林这时才想起徐子文那日说的话,不禁脸上露出一丝杀意:“你虽是皇上钦封的总兵,但现在本总督帐下听用,你敢抗命?!”军中将令为大,军令中第一条便是不遵将令者杀!开国公这么说,意思就很明显,只要你黄得功不听令行事,我就将你押出辕门斩了!帐中其他的将领心中满是担心,他们大多是勇士营的,上边两个一个是老上司,一个是现任上司。
一旦争斗起来他们又听谁的呢?!但黄得功并没有在意常炎林话语中的威胁,仍旧道:“大人所言极是,末将是皇上钦封的总兵,本该听大人的差遣。
但总督大人的将令虽大,可也没有皇命大。
末将率师来大同前,皇上曾给予末将口谕。
只要末将守城应战,不许末将主动杀敌。
是以末将只好违了大人的将令!”黄得功的一番话让所有人都惊讶了半天,没想到皇上居然给了他旨意。
常炎林疑惑的向徐子文望了一眼,想询问下这是怎么回事?徐子文也是心中纳闷,黄得功不是贪生怕死之人,用不着以皇命为借口。
何况假传旨意是杀头的罪名,黄得功再傻也不会拿自己的命来开玩笑。
可皇上为什么会给这样的口谕给黄得功呢?皇上在给他们的诏书中也没有提及此事,而偏偏单独给了黄得功一人!难道皇上是怕黄得功血气方刚,才刻意告诫他!嗯,一定是这样。
皇上见蒙古人势大,才特意强调让黄得功守住城池先。
徐子文既然想到这口谕是真有此事,便暗暗向常炎林摇摇头。
常炎林心中明白,便呵呵一笑道:“既然黄老弟有圣上的旨意在身,那本督也不好多说了。
只是现今用粮草诱敌乃一大良策,若能在此击败林丹汗,便可解决我大明数十年的北国边患。
这样放林丹汗回去,委实可惜了!黄老弟,你说是不是?”此话一出,帐内剑拔弩张的氛围即时缓和下来,大家都松了口气!常炎林说的道理黄得功心里也明白,可有皇命在身由不得他自己作主!他躬身道:“总督大人的为国之心,末将明白。
末将建议,总督大人何不发六百里加急上奏皇上,有了皇上的旨意,末将第一个接下差事。”
徐子文道:“嗯,这算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只希望蒙古人不要退得太快!”常炎林问道:“那折子走兵部还是直接密折上奏?”徐子文想了一下道:“以我之见,直接密奏的好!咱们把这里的事详细上奏给皇上,再者,兵士们抢了代王府的粮食,多少也要给皇上交代一声。
不要让人先回奏说大同士兵毫无军纪,悍然骚扰地方。”
常炎林一锤定音道:“那好,这事就交给二弟了,只待皇上旨意一来,咱们就动手!”帐内众将都轰然答应!大明的驿站经过崇祯二年整顿后,已经从地方剥离出来,直接交由兵部管理。
来往的奏折地方各级官员不得干预,驿站的用度也由户部统一发放。
这样做虽然有些繁琐,但确保了大明的信息渠道畅通无阻。
是以大同的密折很快由驿站快马送往京师。
文华殿内,我正跟群工商议南方建粮仓的事情,刚将事情定下来,就有侍卫报大同有紧急奏折到。
我心里咯噔一声,暗道大事不好!这个时候,若是林丹汗退兵,其他各处必早有捷报传来,现在却是大同自己送六百里加急过来,难道是常炎林他们支持不住了?!不可能吧!虽然我心里焦急,但没有在大臣们面前表现出来。
我故作镇定的宣道:“传上来!”声音刚由值门侍卫传下去,就有一个太监气喘吁吁的跑进殿来,方正华马上下去将折子递了上来给我。
殿内安静得没有丁点声音,大臣们都紧张的望着我手上的这份奏折。
我摊开略微看了下,心里顿时松了口气。
原来是要请旨诱敌林丹汗,我扬扬手里的奏折道:“嗯,这是开国公跟定国公两人的联名奏折。
他们不负朕望,已经守住了大同城,现在特来请旨进剿。
各位臣工以为如何啊?”这虽不是捷报,但也算件喜事。
按例,大臣们少不了歌功颂德的,只是我不喜欢这一套,所以他们不敢出声,只是静静的等待我说下文。
首辅韩鑛出班道:“皇上遽然言及此事,臣等尚不知悉大同情况,不敢贸然进言。
还请皇上宣示奏折,大臣们才好参详!”“嗯!”我顺手将奏折给了方正华,方正华摊开奏折念了起来。
听着这份奏折,心里不禁多了份自得。
还好我先给了黄得功一份口谕,不然只怕到手上的就是真正的捷报了。
常炎林跟徐子文两人,一文一武,我是相信他们的实力,对付林丹汗应该不成问题。
只是现在时机不对,这个林丹汗我还要好好留着。
所以出战的奏议我自然是不会准的,让林丹汗安安份份的退回草原就是他们的功劳。
不少大臣一边听着常炎林他们的计划,一边点头。
不曾想,接着却念出一件令大臣们变色的事情:开国公的人居然敢抢代王府的粮食。
这代王可是本朝太祖时候封下的藩国,地位尊崇。
抢劫王府,按大明律例可都是死罪。
尽管开国公他们不知情,可管教不严的罪名是跑不了的。
偏他们又是守卫大同的柱石,等下皇上问话,怎么处置才妥当呢?!刑部尚书张致发开始头头转了,其他大臣也在相互交耳。
“盖因道路遇阻,户部军粮尚未按时交割,将士浴血奋战一天一夜,饥寒交加,故……”方正华念着念着也觉得不对劲,就停下来望着我。
我见大臣们着急,心中不禁暗笑。
尽管都是宗亲,但我对这些藩王实在没有什么好感。
各个都是霸占一个地方作威作福,府中的钱财富可敌国也不见他们拿出点银子来救济地方。
若不是我跟他们这些王爷有约在先,少不了拿他们几个来开刀。
“嗯,怎么不念了?”“皇上,这……”方正华为难的望了下朝堂上的大臣。
“你们是指有士兵抢粮的事情吧!朕相信开国公他们不会徇私。
民以食为天!何况将士们还守着边疆,若不吃饭哪能守卫他代王的封国。
这件事虽罪已致死,但情有可原。
咱们还是先听听开国公他们后面怎么说的?”“遵旨!”方正华继续念道:“故向代王府借粮三万石。
抢粮军士共八百三十一人,原本当斩,念此时乃用人之际,悉数充为死士做饵诱敌,大战后无论生死皆免其罪。
臣领三边总督,致使王府遭劫,臣等有失察之罪,请皇上降旨惩罚。
又及,无论是否诱敌,大同城内已缺衣少粮;现今东南道路崎岖南行,陕西又遭逢动乱。
微臣以为,当务之急请皇上着户部……”“等等!”我陡然听得不对劲,便道:“你再把前一句念一遍!”“现今东南道路崎岖南行,陕西又遭逢动乱,微……”我立马打断道:“陕西动乱?怎么朕不知道!你们知道嘛?!”见我语气严厉,下边的大臣都不敢出来应话!兵部尚书王永光硬着头皮站出来回道:“臣等不知,可能奏折还在路上!”听了他这话,我顿时大怒:“陕西出了动乱,大同这么远都知道。
现在开国公的折子上到了朕手里,杨鹤他们的折子了?难道这么大的事情,杨鹤他们敢不报上来!什么还在路上!昏聩!”众大臣见我发火,全都跪了下来。
“跪着有什么用,还不给朕带人去查,看杨鹤他们的折子在哪!”王永光马上带着人跌跌撞撞的跑出去了,下边的臣子大气都不敢多出的跪着。
我看着这群跪着的大臣,心里的气就不打一处来。
我登基伊始就注重陕西的局势,尽量的缓和,就是不想那里成为点燃大明内乱的火药桶。
这班大臣我一向优待他们,我提他们的俸禄,改善他们的待遇,没想到把我交代的国策全然不当一回事,难怪历史上的崇祯会垮台!真是文臣尽皆可杀!就这样,满朝的大臣黑压压的跪着。
我重新看了下开国公的奏折,总算里边没有讲到陕西动乱到了什么地步。
若是真的有大乱,徐子文管着延绥,应该也有所举动。
想到这里,我心里镇定不少。
看着下边战战兢兢的臣子,心中一软,便冷然道:“都起来吧!”“谢皇上恩典!”过了两刻钟,王永光捧着两份奏折连滚带爬的跑了进来。
我不待他说话,就道:“快点拿上来!”方正华忙小跑着下了殿阶去取奏折,我接过方正华手中的折子一看,两份奏折,一份是杨鹤的,另一份却是周遇吉的。
摊开一看,我当时就心凉了。
陕西去年十一月,延安庆阳地区就大雪不止,受灾百姓多得十来万。
陕西原本就还不足以自给,哪来粮食赈灾。
偏此时蒙古人来袭,所有粮食都先供应大同守军,致使灾情延漫。
结果安塞有马匪高迎祥,率众蛊惑百姓,最终闹了起来。
现在已经攻占了安塞县,号称闯王!两份奏折禀报的情况都差不多,只是处理的方法就完全不同。
杨鹤认为,应该以安抚为主,不应用武力解决;周遇吉则主张剿灭群匪。
两人相持不下,竟然开始攻讦起来。
高迎祥可是崇祯朝前期的流贼主力,我怎么可能轻易放过他。
还好事前把李自成调了进三营,否则又多一个对手。
这个高迎祥绝不能留,得让周遇吉乘他还没有发展起来之前,赶快斩草除根!我心意一动,就想着马上下旨,我还没有说出口,就听着殿外有侍卫跑进来道:“启禀皇上,陕西有急奏!”怎么会这么巧?!看来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刚看完一份急报,陕西又来一份。
我努力使自己尽量平静。
“呈上来!”很快,值门的太监立刻把一份奏章恭恭敬敬的递了上来。
这份奏折是周遇吉单独上的,奏折上说安塞流贼一个月间四处骚扰附近州县,延安府渐成乱象。
同时商南县有名叫张献忠的,带领十八寨的土匪反了。
周遇吉为此特地请旨剿匪!看到这份奏折我彻底无语了,上天居然让两个对大明极度有威胁的人物同时出现,这不是玩我吗!张献忠不是在米脂县造反的吗?怎么跑到商南?商南县又是什么地方?看来历史上不少东西都发生了改变,这个张献忠能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还很难预料。
就算他象历史上那般祸害四川,那也有得受!我得赶快有所动作才行!我扫了一眼殿内的大臣,却发现王永光还跪在堂下。
我心中又不由恼怒了起来:这第一份奏报,居然是一个月前的,也就是说陕西发来的奏折在兵部放了一个月。
要不是我问起,恐怕还不知要放多久。
我寒声问道:“这奏折是在哪找到的?怎么现在就找到了!你这个兵部尚书是怎么当的?!你知不知道这奏折有多重要,这关系到我大明的天下!”说到最后我忍不住拍案而起,所有的大臣又跪下听我训斥!“朕登基以来,辽东,陕西,海贸是朕的三大国策,你们食君之禄,难道就不能替朕分忧吗?!”我把三份奏折往堂下一丢,喝道:“方正华你来念,让他们知道陕西发生了什么事!”方正华连忙小心翼翼的把奏章捡起来,然后把三份奏折都念了一遍。
王永光面如死灰的跪在堂下,只是一个劲的磕头请罪。
我现在十分不待见他,皱着眉头道:“你这兵部尚书做成这样,跪在这有什么用!下去先给朕查清楚,陕西的奏折怎么会放了一个月都没人知道,查明再来回奏!渎职者,朕一定严惩不怠!下去!”“罪臣遵旨!”王永光颤巍巍的退了出去。
张惟贤出言道:“微臣请皇上息怒,此时陕西已经出现动乱,臣以为要尽快善后才是!”总算有个合心意的人!我点点头道:“英国公有何奏议?”“微臣以为,商南,安塞两县地处陕西南北,为了避免流贼互相照应,应该分兵两路讨伐。”
我点了点头道:“嗯,不过陕西只有周遇吉善战,还得再找一人才是!”“皇上,微臣以为,周总兵现在西安,兵贵神速!商南地处三省交界,若是不小心让流贼四处乱窜,恐遗祸给其他各省。
故,臣以为应该先行讨伐张献忠。”
看来这个张惟贤还是提拔对了,若孙承宗在此,所提的意见也不过如此!我示意他继续,张惟贤略一思考说道:“安塞靠近延绥,西面有宁夏各卫,南面是西安。
所以高迎祥虽然起事,但也不足虑。
只要遣一总兵由东面进兵便可瓮中捉鳖。”
“好!周遇吉立即剿除张献忠,那安塞那边又派谁人去好呢?”现在大同也有战事,开国公他们是调不开,就是卢象升也要守在宣府,曹文诏又去了朝鲜。
我手上能用的大将已经全派出去了,难不成又要用三营前去?!张惟贤道:“皇上,微臣保奏一人,若不能胜,臣甘愿领罪!”“何人?”“微臣保举辽东车右营都司,现任山海关协守左良玉前去平叛。
左良玉虽目不知书,但武艺超群,又多智谋,甚得士卒军心,每战都多有斩获。
臣以为可以封其为副将,领一卫人马前去平叛。”
“左良玉?”我心里嘀咕着:这也是位列明史中的人物,但说白了他就是明末的一个大军阀。
若非他争权夺利率兵反戈一击,也许南明也不会这么快垮台。
这样拥兵跋扈的人还要用嘛?!“正是!臣以为此人乃将才也!”“好吧,就让他率本部人马前去安塞,一应用度由杨鹤负责供给。
朕要最快得到捷报!”毕竟我不是原来的崇祯,左良玉只怕还跋扈不起来。
现在放着人才不用,那就实在是浪费了。
“微臣遵旨!”“记着,发给他们的旨意中,告诉他们:高迎祥,张献忠二人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不得擅自应允他们投降,尽一切可能在陕西剿杀他们!”“是!”张惟贤虽不明白我为什么要这样做,但他不敢问我,只是低头应道。
今天的朝会实在太郁闷,我看了一眼还跪在地上的大臣们,冷冰冰的说道:“今日朝议到此,粮仓的事情就按原先说的办。
朕养着你们为官,就是要你们替大明做事。
今后若再有这奏折之事,朕必不轻饶。
兵科给事史可法,呆会代朕去看看兵部的事查成什么样子,有了眉目就来回报。
“史可法连声应旨!我转身就回了内宫,后边的太监忙喊着:“退朝”!异世明皇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