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河道(1 / 1)

异世明皇 半介过客 2147 字 8个月前

第七十章 河道当周亮工说皇上是暴君时,心里马上就后悔了。

可话已经说了出口,他暗思这回自己小命休矣。

在旁忍耐了许久的黄道周,他好容易抓住机会,自然跳出来一声大喝。

“放肆,尔不过一小小举人,敢出言辱骂天子,其罪当诛!皇上,请治这狂生大不敬之罪!”我没想到会被人当面骂作暴君,自己辛辛苦苦的治理国家三年多,也希望是天下人认可的明君,不曾想在这些读书人眼里我倒成了桀纣之主,心里不由得大怒。

“朕是桀纣之君,便轮不到你说话,朕不辞辛苦千里南巡,难道是为了享乐?!朕南抚海寇,北御女真,这是昏君所为?!朕苦心为百姓改制,你们倒好,不替朕谋划,还一心阻挠。

是不是要等满洲打进关内,亡了国你们才开心?!朝廷要你们这些人有什么用,明亡后各个都去做了满清的走狗!。

枉你身为举人,这书都白读了。”

堂上的人显然都给皇帝的话吓呆了,前面的一段还明白,后面居然讲到明亡,满清入关便是面面相觑!众人见皇上发脾气哪还敢吭声,全部战战兢兢的跪在地上听皇上训斥。

我发泄一通后,看到他们都跪下不敢说话,陡然发觉自己说过火了。

气氛正尴尬时,伶俐的方正华赶忙换了杯新茶过来,我顺手接过喝了一口,平复下波动的情绪。

“你们都起来吧,别在这跪着了!”“谢皇上!”堂下的周亮工见皇上居然没有发落他,也不知是惊还是喜,两脚发软险些站不住。

正当他死里逃生后,讪讪的不知道做什么的时候。

只听见皇上问道:“周亮工,你既然是举人,也是朝廷的候选官员,找人家的不是,讲得头头是道。

那朕问你,要是你来做这个巡抚,你又当如何?”“自是保民为国。”

周亮工低声答道。

“你如何保民为国?”周亮工见皇上没有发落他,心里恢复了点底气。

“这…至少不会像巡抚大人一样,无视百姓性命。

可以放榜招粜百姓修堤,向富户征集捐银。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根本就无需刀兵相逼。”

在旁的黄道周不禁冷笑了一声,我知道他的心思,这周亮工还是书生气重,清谈而不务实。

“想法还不错。

但你知道实情吗?知道河南藩库还有多少存银?修筑大堤又要多少银子?当时河南藩库不过只有二十万石的粮食,朕问你无钱无粮如何招粜百姓?田赋改制,富户们也要交纳田税,他们怎肯再捐银修堤,否则黄道周也不会严逼?!修黄河大堤是大事,半点都延误不得,没有足够的钱粮有几个百姓会愿意到堤上出力。

一旦大堤被冲垮,最终受害的还是百姓,那时死人的话就不是现在区区万人,而是几十万几百万。

河南改制不单是你河南一地之事,你也看过明刊吧,河南首先施行改制,多少人都在看着。

要是河南改制出了问题,朕的国策便施行不下去。

不用雷霆手段,如何能把河南的问题迅速解决?你倒是说给朕听听!”一番话周亮工听得是张口结舌,很多事情他确实没有想到。

他这三年不断听到河堤上有百姓死亡,很多相熟的同窗家中被强征税,甚至还有的给捉到了府衙上枷。

他便以为这是黄道周巡抚肆意妄为,中饱私囊。

那曾想这里面还有这么多的问题。

但事已至此,府衙外还有上千名的生员等着,便不能轻易回头,他支支吾吾一阵后才道:“虽然巡抚大人筑堤为民,但无异于饮鸩取渴。

每年河堤越筑越高,春汛过后,河道淤泥囤积,来年来不及浚通又仍旧筑堤。

如此耗费民力难道也可取吗?”我听了他的话心里一动,难道这家伙会治水?问道:“你晓得治水?”周亮工想起这些论点并非自己的所发,为了强辩才说了出来,不由脸上一红,道:“回…皇上,这是学生好友湖州举子潘若水所言,潘若水家学渊博,其祖父乃万历朝的太子太保,曾四次出任总理河道(官名,明代主持治河的最高官员),负责治理黄河、运河将近十年之久。

潘若水秉承家学对治理水利见解独到。

曾对黄河一线沿途考察,所言真知灼见。

巡抚治水之策根本就不对。”

“他现在可在开封?”“他察看河图到开封,与学生一起击鼓上万言书,现就在府衙外。

皇上宣来一问便知!”我对方正华道:“去宣潘若水进来,看看是不是真的见解独到?”进来的潘若水二十余岁,中等个子,穿着麻衣,背个包袱。

可能晒得多,皮肤有些黝黑。

他这身打扮,不似个举人倒像个走南串北商贩。

他求实的态度让我对他产生了几分好感。

“朕听周亮工说你会治水,是吗?”潘若水有些惶恐:“学生只是从祖父的遗著中学得一些治水心得,自己也曾到各处考察过,相互印证下略有些见解。

没有实际治理过,不敢说会治河。”

“嗯,懂得进退这很好,去年山东大水,你可到过那,可知是何原因引起。”

因我讲到的都是治水的事情,潘若水没有了原先的拘谨,开始侃侃而言:“大水之后,学生一路赶去。

去年山东济南一带溃堤是内外交迫所至,外因是当时三四月,突然连日大雨,使河水上涨,内因是,黄河改道后,原有的旧道水位不高以至年久失修,陈年的淤泥未清,两岸堤防也高者日卑,厚者日薄,是以大水降至,却无从防御。”

“分析得有道理,那对于治理黄河,你有什么看法?”潘若水略一沉吟,便道:“从汉代贾让的“治河三策”、王景的“河汴分流”,到学生祖父的“束水攻沙”,分流与筑堤历来是治河争论的重点。

由于黄河是条地上悬河,加之古有大禹治水,所以自古以来“分流杀势”之议甚盛。

他们认为,黄河源远流长,洪水时期,波涛汹涌,下游河道过洪能力小,常常漫溢为患,“利不当与水争,智不当于与水斗”,只有采取分流的办法,才能杀水势除水患。

这些分流论者,只知“分则势小,合则势大”,却忽视了黄河多沙的特质。

由于黄河多沙,水分则势弱,从而导致泥沙沉积,河道淤塞。

如太祖初黄河在南岸分流入淮,到嘉靖年间,各支河都已淤塞。

有的支河是随开随淤,终未疏通。

这些论点在学生祖父的《河防一览》早有论断,学生也以为合流筑堤是长治之策。”

讲到这,潘若水舔了舔嘴唇,看到堂上的人都在听他说,便接着道:“学生祖父治理河道十年,治得黄河的多支分流“归于一槽”,至清河会淮入海。

使京杭大运河畅通。

学生以为除此之外,需得上中游蓄水拦沙,固定下游中水位河槽,整治河口。

上游地段探察可蓄水地带,作为洪水之际的缓冲,下游则加固加高加窄河堤,以水攻沙。

堤防之上以草为先,尔后在远处植树,其中甘陕一带最为紧要。

黄河之沙全来自此处,只要无沙之河,便可分流减势。

学生以为上游种树植草效果虽缓但功在千秋。”

我点了点头,这跟后世的方法治水方法差不多,看来这潘若水还有些本事。

可惜这个时代不能修筑什么水坝,要是在我手里可以黄河治理得来个什么百年一遇,那我便是千古一帝了。

“学生以为,与其在江淮一带苦苦治理,不如让黄河归于旧道。

一来黄河夺淮入海,使得淮河一带四处水溢难于治理;二来合着漕运有五百里为黄淮相交,水急冲沙则不利于行船,过缓则淤泥集结;三则山东地处干旱,统一治理后,黄河过境可使山东不致旱涝无常;四则我大明祖陵也无被浸灌之忧;五则山东旧道可以统一建堤,如今大水过后,水位已低,施工比在黄淮方便。

但不足之处在于,倘若改道后,黄河便少了洪泽湖这一缓冲湖,下游全靠流速冲沙,再就是当徐州以南运河水量不足时,运河得不到黄河水的补济,需要另外引水。

这就是学生的一点浅见!”归还旧道?这些东西听来有些道理,但实际如何就很难讲了。

目前治理黄河虽急但也不是首要的事情,再者国库根本就没有那么多银子给总理河道来治。

这个潘若水要留下,他现在还年轻,过得十几年,经验也够了,国库充盈了再来办。

“听了你一番话,看来不让你治水倒是埋没了你。

要是你在前两回科考就把这些写出来,朕至少让你进二甲前十。

现在这样吧,朝廷一时也拿不出银子大治黄河,只要在这十几年内不要出现大的决口便是你们的功劳。

潘若水,你以后就在黄道周手下当差,专门负责制定治理黄河方略,就先把开封一段整治好,练出经验了再到总理河道张国维那当差。

若上天能了朕心愿,到时便数省一起统一治理。

你看怎样?”“学生谨遵圣命!”我转眼看到旁边的周亮工欲言又止,便道:“周亮工,你既然不知治理艰难,这样吧,你们几个上书的人都到黄巡抚手下当差,看下这一省之治是不是你们所想的这么简单。

今天的事情就算揭过了,大家都是为民,以后便和睦相处。

朕不喜臣子为私利而相互攻讦,但喜为国事而辩。

黄爱卿已是开府建牙的大员,自然不会和你们这些举子一般见识。

你们不用多心,黄爱卿,你以为如何?”黄道周虽然心里不舒服,但皇上已经开口他也不好回绝,而且黄道周对这个潘若水也很有兴趣,这几年他对治水花了不少心思,可他手下并没有出色的人选。

如今皇上把潘若水调给他,正和他的心意。

“微臣谨遵皇上旨意。

臣也念他们为民上书,皇上公断后,臣岂能再有私怨!”“好吧,你们这些举子下去先,把外面的生员也遣散了,周亮工,朕费口舌和你说这么多,希望你能好自为之。”

周亮工此番没有达到他们的目的,但是皇上已经发话,他也不敢再回。

毕竟很多事情他没有想到,这次他想着他们几个可以实际参与办差,看下这黄巡抚到底如何施政再做缓图。

他带着举子行完礼便叩头出去了!黄道周看到举子们出去,心里有些不解便道:“皇上……”“是不是很奇怪朕会跟个举子说这么多政事?也诧异朕会放过一个冒犯君威的狂生?!朕来告诉你,实行新政虽然需要独断专行,但也不能忽视那些阻力。

这些生员都是大明未来的官员,他们代表了一部分人的看法。

朕跟他们说这么多并且安排到你手下,是要他们明白新政的好处和难处。

等他们明白了,以他们的影响自然可以说服士林中人,得到他们的支持也可以避免那些守旧的势力拿他们当枪使。

朕放过周亮工也是两权相害取其轻,你以后也要多注意,不要一味的得罪人,回旋下也许事情还容易办点。

朕离得远了,有些事当面好讲,远了也容易出问题。”

“皇上,微臣明白了。”

巡府外的生员在周亮工等人的说动下都散去了,事情得以解决,我心里也是一阵轻快。

第二天便接见了开封附近州府的官员,这回只是例行的接见,也是履行当初的诺言,对河南巡抚衙门改制的有功之臣作了嘉奖。

艾万年这个都指挥使暂时不好提他的官,只好封其家人,把他的一个儿子封为千户,正妻封为诰命夫人。

奖赏一番后,勉励他们继续治理好河南。

几天以后,河南的事情告一段落,在一片颂扬声中,我们一行人便离了开封府。

异世明皇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