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太原(1 / 1)

异世明皇 半介过客 2069 字 8个月前

第六十八章 太原过了平原府,一路挨着一县一县到太原,发现程豫所言不虚。

每个府县都或多或少的有这些问题,田赋不够就拿其他的加税来补。

他们各个也是左右为难,丈量出田亩数越多,心里越是害怕,因为按照这新丈量的数字来缴税,根本就缴不齐。

这些新的税田,不仅有从官绅那记录来的,还有很多是无主之田。

耕农早就逃荒去了,而且大部分都是集体逃荒,这如何收税?甚至还有些乡坤地主私下卖地抛荒,使得形势更加紧张。

对于义仓等乐捐更是无能为力,这些乡坤行事都没犯着国法,官员就是有心拿他们也没有借口,况且他们还有子弟在朝为官。

想想还真是头大,就算是我这个皇帝也不能朝令夕改的去惩治那些乡坤,更不用说那些小小的地方官。

对于这些只能到了太原,跟巡抚袁继咸商量下方略。

山西的巡抚袁继咸是傅山的老师,做官清廉,为人耿直,敢于谏言,因得罪权贵魏忠贤之流,被贬为山西提学。

等我登基后,看了吏部档案调他做了山西巡抚,由他主持山西的田赋改制。

他们接到旨意圣驾要到太原,当日率着文武官员在离城十里处迎接。

因为太原是大府,所有随行兵马都进驻了城内。

三营兵士一路护卫,风餐露宿的,颇有些劳顿。

就是我和秀儿坐在銮驾里每日行路也觉得颠簸不堪。

行宫是匆忙备下的,设在贡院,袁继咸知道皇上赶路劳累,到了第二天才过来求见。

经过一晚的休息,我感觉精神恢复了不少。

正在洗刷的时候方正华就过来禀报说山西巡抚,布政使等一批官员都在外候着。

我洗了把脸,然后对外头道:“让他们在外面等一会儿,这里屋子小了,朕出去见他们。”

秀儿接过绸巾,在木盆里洗了洗道:“他们倒是急了,皇上连饭都还没吃。

我看啊,他们是来找皇上撞木钟,好让自己日子好过点。”

我整了整领子,道:“秀儿,是不是看了各县的那些情况,以为他们办事不力?这事一时讲不清。

等下你煲点米粥让方正华送过来。

你就不要出来了。”

“秀儿知道了。”

等我从贡院主殿出来,方正华一声‘皇上驾到’,下面几十个官员劈劈啪啪的跪了一地,由巡抚袁继咸带着山呼万岁。

“好了,起来吧。

谷刚,给大人们那些条凳过来,这里空旷,朕就在这和你们讨论下山西的改制情况!”很快谷刚搬来贡院考试用的凳子,山西官员们按着品秩坐着,我也在张太师椅坐下,旁边的摆着张八仙桌,方正华端来碗茶侍侯。

我清了清喉咙道:“朕从京师一路到太原,就是担心你们这田赋,卫所改制出什么问题。

山西靠近京畿,田地也不甚肥沃,北边接着蒙古,向来是四战之地。

朕不希望这出什么乱子,你们尽力办好差。

这边的卫所,朕也去看了,还不错,都井然有序。

先前朕派卢象升在山西剿匪,他就做得很好。

齐容,你当时在卢象升手下做副将吧。”

官员中一个武将站了起来,身上的盔甲铿锵有声,回奏道:“正是微臣!”“你也做得不错,山西的卫所给整治得很有精神,你这都指挥使还称职。

不过接下来还得努力,要确保山西的安定。”

“微臣明白,臣粉身碎骨也要保山西不受流民之乱。”

“你坐下,你也知我大明内政不稳在于流民。

朕问你,如果山西境内流民四起,几十万人闹事,齐容,凭你三万多人马,如何保得山西不乱?”齐容没有想到皇上会问得如此刁钻,竟是答不出来,一时脸胀的通红。

我看他这爽朗汉子居然给几句话憋得说不出话来,不想给他难堪,便继续说道:“你也别难为情,要真是山西流民四起,那也不是你的错。

百姓们要是有的吃,有的穿又怎么作流民?!朕这次来便是和在座的各位商量,如何使山西生产得以恢复,怎么遏制住流民乱窜。

如今啊,百姓为了逃税不愿再种田,都逃荒去了。

你们要加大宣传朝廷的旨意,可以不妨也来个什么‘千金立柱’的带头效应。

朝廷的政策是好的,你们别唱歪了。”

“臣等不敢。”

下面的官员连声应道。

我知道他们都有难处,接着说:“山西的情况,我一路来都了解,也明白你们的难处。

你们最重要的是把流民安置回乡,重新种地。

所缺的种子,耕牛官府想想办法,大同有马市,可以换些马来耕种。

至于银子的问题,朕在平原府就想着,把多收的留给你们,今年这次山西交给朝廷的索性就先减半,余下的用来恢复生产。

山西商人暂时就不要重赋了,伤了根基不好,耕牛引进还要靠他们。

李觉斯,你可要把这农耕搞好。”

李觉斯是新任的山西布政使,听到皇上点名便起身道:“臣知道这田赋是大明第一赋税,皇上给山西减税,臣便是不吃不喝也要让百姓种上地。”

“呵呵,不吃不喝,那你怎么给百姓办事!你们的心思朕也明白。”

我正说着,方正华引着几个侍卫把我的早膳给端了上来。

方正华边盛粥还边说上了:“秀儿姑娘吩咐,说是让皇上早点吃,乘热可以暖暖身子。

秀儿姑娘还说皇上议事一时停不下来,少不得要到了晌午,让皇上多吃点。”

方正华说话声音不大,但当时院子里一片安静,官员不曾出声,是以下面的人都听了个清楚。

我心里有些恼怒,在这个时候居然来打断议论政事。

偏自己还真觉得自己肚子饿了,特别是空腹喝了茶后。

这粥还是要吃的,不过火气就发不出来了,只好自我解嘲的笑道:“民以食为天,朕尚未用早膳,你们有什么事就回奏,朕先听着。”

袁继咸干咳了一声,首先启奏道:“启禀皇上,臣以为皇上对于商贾过于宽仁,这商贾倒卖货物,抬高物价,使得百姓更是雪上加霜。

山西每年除自留二十万石左右的粮食,其余都要换成白银,官府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白银折现,百姓只能卖给商家,这些贾人便乘机压低粮价,然后到城内高价抛售。

臣以为需得严厉打击。”

“嗯,袁爱卿有什么建议?”我一边吃粥一边问到。

“臣以为目前只有朝廷发明诏,核定粮价,使奸商无机可乘。”

“这样吧,就由你们巡抚发文,明令商贾,按官府收粮价来算。

胆敢违者,自然是要没收家产。

这粮食是生存之根本,自然容不得任何人乱来。

至于售出价,你们合计合计,市税三十取一,加上各种成本,你们定出来的价格让商家有些盈利便是了。

对于守法的贾人,还是要支持的。

少数的奸商,就一定要加以打击。

还有什么事你们继续说。”

话说完,官员们都你看我,我看你,在等人说话,最后还是李觉斯出面道:“皇上,山西各衙门,以及六府四十二县有近半的官员给按察使参了,还有不少给御史弹劾,就是微臣也被以‘虚报’被山西道御史参奏。

臣等都是忠心为皇上办事,丈量土地总数是上来了,可田赋却不能按数收到,臣等也是没有别的办法。

请皇上明察!”那位按察使处境倒是很尴尬,他见到不合法制之事自然要参奏,否则便是渎职,可也得罪了不少人。

如今很多同僚都对他不满,搞得他周身不安。

我看在眼里,把手中的碗筷放了下来,想了想便道:“你们是来找朕求情吧!你们既然是忠心为国,就该把实情报上来。

这样也不会给御史们找到借口弹劾。

可你们是想着作出政绩,来讨好朕,才弄得遭御史弹劾!山西按察使做得很好,做官就是要行得正。

对于这次被参的官员,朕就不追查了,你们要的旨意恩典朕全给了,以后不要搞些虚假的东西上报。

有什么难处可以报上来,贪污受贿那是国法不容。

你们要实实在在的做好,给其他省份的官员做个榜样。

朕是信任你们才在山西试行田赋改制,做得好,以后你们还要派到别的地方去主持大局,明白吗?别给朕丢脸啊!”官员们都在细心的体会皇上的一番话,心里又是羞愧又是欢喜。

虽然给皇上训斥了,但皇上说得如此体己,把他们当作自己人一样,心里不由得一热,都躬身道:“臣等誓死不负皇恩。”

山西观察使受到皇上亲口表彰,心里也是觉得大受鼓舞。

至于皇上免除追究,那是恩自上出,何况他心里也明白同僚的难处,就没有再坚持。

我见事情得以解决,心里甚是畅快。

三两下吃完粥,就跟着官员商量一些招粜耕农的的细节问题。

这次接见一直讲到午时方结束,到最后我一再强调:“对于抛荒的田地,这样吧,只要不耕种又无人缴税的,便宣布归公。

然后由官府发放给要田地种粮的人,种子农具可以先由官府出,耕牛不够,就先合着用。

你们没什么意见吧,那就按朕和你们议定的实行。”

“皇上如此安排最好,也不怕人有意抛荒田地来为难臣等。”

“好,今天就议到这吧,你们有什么事情再过来回报,朕会在这多呆几天,太原也是座有名的古城,朕第一次来要好好看看。

你们就别跟着了,现在快开春,那么多事情等着你们去办,朕的安全有护卫,你们不用操心。”

众官员见皇上下旨安排,便不好再劝谏,毕竟春耕是件大事。

我心里搁着的几件事顺利议完章程,便在太原尽情地游玩起来。

像崇善寺,天龙山石窟,晋祠,我都尚未到过,秀儿是难得我有空陪她游玩,也很有精神。

边走边看,一行人紧走慢行的就离开了太原,继续往南。

太原的一干官员,先前就没有给跟着,等銮驾出了太原府,才得到侍卫传信,说皇上已经离开太原南去了,搞得一群官员只能在南城门口遥拜。

皇帝出巡自在,可京师里的刘鸿训忙得不行。

因为皇上一离京,马上就有很多奏折上来。

其他的都好说,可许多御史和下面言官递上来关于弹劾山西,浙江,广东,福建几省官员徇私舞弊,妄加关税,蒙蔽圣聪的奏折却连接不断。

皇上离京的时候,已经交代除了军情,其他都由内阁商量处置,这个烫手的山羊芋头刘鸿训也只好接下来。

这日刘鸿训便在内阁大堂召集其他内阁大臣来商讨这件事。

刘鸿训把捧着的折子放在桌上,开口道:“各位,这些都是近几日弹劾改制田赋省份官员的奏折,大家看看,如何处置!商量个章程出来,皇上离京前,既然把政事托付给我们内阁大臣,总要把事情处理好。”

其他大臣闻言都从桌上的一堆折子中拿了一份来看,一时间都静默不语。

其他大臣的养气功夫都很是到家,看着折子脸上没有丝毫的波动,只有贺逢圣忍不住看了一封又换一封。

刘鸿训虽然心里也焦急,可没有表露出来,他细细的打量其他大臣的反应,思虑如何应付这一关。

异世明皇跳至